共价有机框架(COF)作为一类新型的、结构明确、功能灵活的晶体材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COF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由于三维构建块的缺乏,三维共价有机框架(3D COF) 的发展较为限制,用于构建 3D COF的单体连接位点一直限制在4、6、8 和 12。在本研究中,作者合成了一种 16-c 结构单元,即CzTPN-16CHO,然后通过席夫碱反应将其与两个线性二氨基连接体(4,4'-联苯二胺 (BD) 和 2,2'-联吡啶-5,5'-二胺 (Bpy))缩合,从而合成两个具有 sqc 拓扑的高度结晶3D COF(CzBD COF 和 CzBpy COF)(图 1)。本研究首次提出以(16, 2)-c网络为基础,构建了基于16-c结构单元的COF。
图1.基于16-c结构单元的[16 + 2] 3D COF 的合成和结构。
3D COF 的设计和合成
作者提出了一种分层扩展策略来合成16-c 单体(图 2)。然后以苯胺为调节剂,在溶剂热条件下缩合合成两个[16 + 2] COF,即CzBD COF 和 CzBpy COF。通过粉末 X 射线衍射 (PXRD) 结合理论结构模拟对两种 COF 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两种 COF 的结晶性,并且未观察到单体峰。在此框架中,具有 16 个醛基的 CzTPN 单元提供16个连接位点,线性单体BD 和 Bpy提供2个位点,形成(16, 2) 连接网络(图 1)。
图 2. 合成16-c单体的分层扩展策略和 CzTPN-16CHO 的合成步骤。
CzBD COF 和 CzBpy COF 的 Rietveld精修结果与实验PXRD 衍射图谱非常吻合,分别收敛到 Rp = 4.33%/Rwp = 5.66% 和 Rp = 5.43%/Rwp = 7.36%,表明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图 3a、b)。13C 固态核磁共振 (ssNMR) 光谱证明了COF结构单元的形成和连通性(图 3c、d)。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 光谱中 1623 cm−1 处出现的新峰可归属于亚胺键的伸缩振动(图 3e、f)。以上结果证实了COF的成功形成。
图 3. CzBD COF 和CzBpy COF 的结构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表征了 CzBD COF 和 CzBpy COF 的形貌,结果表明,CzBpy COF 的晶体尺寸分布约为2 至 10 μm,CzBD COF 的晶体尺寸分布约为1 至 3 μm(图 4a)。随后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图 4b),晶格条纹间距(∼3.6 Å)与 CzBpy COF 中的 (001) 晶格平面相对应,这表明了 CzTPN 片段相邻层之间的距离。通过N2 吸附等温线计算出 CzBpy COF 的BET比表面积为 1099.2 m2 /g,CzBD COF 的比表面积为 1030.3 m2 /g(图 4c、d)。
COF的光物理和光催化特性
作者设计了一种光敏剂,通过将 Ni(II) 中心配位到CzTPN COF,合成了Ni催化中心偶联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作者将 CzBpy COF 与 NiCl2·6H2O混合24 h,得到 Ni@CzBpy COF。接下来作者通过固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瞬态光电流响应评估所得 COF 的光电特性。紫外可见吸收结果表明,CzBpy COF 和 CzBD COF 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吸收(图 4e),而由于Ni 的配位使电子离域程度增加,Ni@CzBpy COF 表现出比 CzBpy COF 更强的吸收强度 。Ni 的加入使 Ni@CzBpy COF 中的带隙 (Eg) 降低至 1.98 eV(图 4e,插图),表明它是光催化剂的良好选择。瞬态光电流响应强度可以观察到Ni@CzBpy COF 的光响应强度最高(图 4f),这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光诱导电子分离和传输效率。这些结果均表明,Ni@ CzBpy COF 具有良好的光捕获能力、电荷分离和传输特性。
图 4. CzBpy COF 的 (a) SEM 和 (b) HR-TEM 图像;(c) CzBpy COF 和 (d) CzBD COF 的 N2 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e) CzBD COF、CzBpy COF 和 Ni@CzBpy COF 的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 (f) 瞬态光电流响应。
作者首先在烷基三氟硼酸盐 (R-BF3K) 和芳基卤化物之间的 C(sp3 )−C(sp2 ) SM 交叉偶联中研究了 Ni@CzBpy COF 的光催化性能(图 5a)。在60 ℃氙灯照射下,将 4-溴苯甲腈 (1) 和苄基三氟硼酸钾 (2) 的 DMF 溶液在Ni@CzBpy COF 和2,6-二甲基吡啶存在下搅拌12 h,得到产率为78%的4-苄基苯并腈(3),随后进行对照实验来研究反应条件(图 5b)。结果表明,芳基卤化物的脱卤作用是由COFs中的CzTPN光诱导还原消除4-溴苯腈引起的。此外,CzBD COF也作为SM交叉偶联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进行研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NiCl2的情况下,产物产率为19%,远低于Ni@CzBpy COF的产率,这表明了二吡啶镍在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SM偶联的底物范围(图 5c)表明,各种芳基卤化物,包括溴化物、碘化物、氯化物,以及各种含有吸电子/给电子基团的烷基三氟硼酸盐均可以在该催化体系下进行转化,最高转化率为 98%,产率为 94%。
图 5. (a)Ni@CzBpy COF催化的三氟硼酸盐与芳基溴化物的SM 交叉偶联反应;(b) Ni@CzBpy COF 的合成和 SM 交叉偶联反应的对照实验;(c) SM 偶联的底物范围。
光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为了研究 Ni@CzBpy COF 作为 C(sp3 )−C(sp2 ) 交叉偶联反应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首先作者采用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 (TDDFT) 计算了 Ni@CzBpy COF 复合物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光诱导电子转移 (PET) 过程发生在光照下从 CzTPN 到 Ni-联吡啶。
基于此,作者提出光催化循环起始于光激发CzBpy COF(CzCOF)生成激发态CzCOF*,进而驱动两个单电子转移(SET)过程引发催化反应。如图6a所示,作者提出了可能的机制。图6b显示了芳基-BF3K亲核试剂在CzBpy位点降解生成芳基自由基的自由能曲线。在此过程中,CzBpy光激发生成CzBpy*是速率控制步骤(RDS)。随后,复合物发生氧化反应,Ar-BF3K脱去−BF3K生成Ar•,此步骤总能垒仅为14.4 kcal/mol,同时导致CzBpy*的能量降低约29.2 kcal/mol。随后作者进一步计算了Ni催化循环中氧化加成、自由基插入、还原消除和产物解离过程的自由能曲线(图6c)。
图6. (a) Ni@CzBpy COF 用于光氧化还原/Ni 双催化 C(sp3 )−C(sp2 )交叉偶联的机理;(b)计算得到芳基-BF3K在 CzBpy 位点上降解产生芳基自由基的自由能分布;(c) 计算的Ni 催化 C(sp3 )−C(sp2 ) 交叉偶联的自由能分布。
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分层扩展策略,设计出具有16个连接位点的构建块,并成功构建出两个(16,2)连接的COF。这一突破性成果使得COF单体的连接位点首次超过12,扩展了构建COF的单体库。Ni@CzBpy COF被用作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催化烷基三氟硼酸盐与芳基卤化物的C(sp3 )−C(sp2 )交叉偶联反应,达到最高转化率98%和产率94%。该催化体系对多种芳基卤化物(如溴化物、碘化物、氯化物)及含有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的烷基三氟硼酸盐适用。同时,通过DFT计算和自由能分布分析,探讨了Ni@CzBpy COF在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机制。此分层扩展策略有望应用于更高连接性的COF以及应用于光催化和电催化等特定领域的功能性COF。
文献详情
Title:3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16-Connectivity for Photocatalytic C(sp3)–C(sp2) Cross-Coupling
Authors:Meng Lu, Shuai-Bing Zhang, Run-Han Li, Long-Zhang Dong, Ming-Yi Yang, Pei Huang, Yu-Fei Liu, Ze-Hui Li, Han Zhang, Mi Zhang,* Shun-Li Li, and Ya-Qian Lan*
To be cited as: J. Am. Chem. Soc.2024, 146, 37, 25832–25840
DOI:10.1021/jacs.4c08951
通讯简介
湖南大学何清课题组
研究方向|超分子化学
Bigger Deeper Smarter Higher
投稿,荐稿,合作
4370154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