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500字 丨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
一、
今天,恒生科技指数etf,正式突破10月8日高点。
是主流etf之中,第一个突破10月8日高点的。
恒生科技指数则是创下今年来的次高点。
仅次于10月7日。
10月7日,A股并未开盘。当港股依然开市。
而10月8日,A股开市之后,港股就开始稀里哗啦的下跌。10月9日,A股跟跌。
当日,上证指数重挫6.62%。
回想起10月7日那一天,我们并未休假。因为我们是有港股账户的,所以可以交易。
而那一天,我做了什么呢?
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港股这波是为了给A股开盘造势。
并且认为港股到了博傻区间,宣布清仓港股。
不过,我们再次建仓港股的时间,比预想的更早。我们去年11月开始了对于港股的重新建仓。而这次,资金量更大,并且体系性更强。
当时,我们清仓港股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叫做A-H溢价指数。
二、
这个指数反应的是,A股相对于港股的溢价。
近期走势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A-H溢价一般都在120%-150%之间。
去年以来,有三次溢价大幅度下行。
分别是:
1,24年5月快速下行。
下行的主要原因是,港股大涨,A股同步上涨,但港股上涨速度明显快于A股。
2,24年10月初快速下行。
下行主要原因是,港股大涨,而A股同期休市。
于是,在A股开市的前一天,溢价达到了最低点。当然,开市之后,港股快速暴跌,于是溢价迅速修正。
3,25年1月以来的快速下行。
下行的主要原因是,ai投资热潮。港股拥有ai核心标的,比如中芯国际h,阿里,小米等等。
其实1月中以来,A股同样上涨,知识A股上行速度落后于港股而已。
而这一次,港股的上行,和24年5月一样,同样依靠恒生科技指数。
只能说,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
当然,每一次上涨的具体原因都不相同。比如这一次,就是deepseek带来的宏大叙事。
至于这个叙事,到底应不应该相信?
对我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严格的按照操作纪律来进行交易。
所以,我们对港股的权益持仓,进行了必要的减仓。
三、
而港股,和这波A股的行情密切相关。
最相关的就是TMT板块。
给大家一个数据,截至今天,TMT板块占整个A股的成交占比为46.88%。
这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呢?
超过了去年12月的顶点,和23年6月的水平相当。距离23年4月,chatgpt横空出世,还有一丢丢距离。
成交额占比,是拥挤度指标中最重要的细分指标。
大家可以简单地认为,当下TMT板块的拥挤度程度仅次于23年4月。属于过度拥挤,但离天花板还有一点点空间。
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复盘一下23年4月的行情,和23年6月的行情。
有意思的是,当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同样也在4月中加入到了泛ai大军。腾讯阿里们,当时也收获了很多大阳线。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历史总是有无数相似之处。
四、
今天长线组合保持平稳,小幅度上涨。
但因为沪深300上涨更多,超额收益有所下降。
相对曲线如下:
A股仓位保持不变。票池已经确定,静待更有利时机。
港股方面,进一步的进行减仓。
包括把阿里从第二大重仓,降低为第四大重仓。以及强仓了一只被ds短线资金介入的长线持仓。
目前,港股仓位为:65%权益+10%美债+25%现金。
五、
总之:
1,恒生科技指数在ds旋风之下创下了10月7日以来的新高,A-h溢价指数下行到了相对低位,无论宏大叙事如何,都意味着港股的性价比进一步下降。
我们严格执行了操作纪律,对港股进行了一定的减仓。
2,当下,TMT整个行业成交额占比为46.88%,且连续4个交易日维持在45%以上。拥挤程度仅次于23年4月。属于过度拥挤,但离天花板还有一定的空间。
至于观察这波人工智能的退潮风向标,其实可以看一下比亚迪。比亚迪集中释放利好。如果资金愿意继续做多,那么空间将会被进一步打开。如果资金选择了高开之后跑路,那么距离第一波大规模退潮,以及非常接近。
ps:
本文提到的详细数据、一线资讯,以及持仓交易日志,均同步更新到知识星球"大佳和他的朋友们"。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
作者:皑(ai)大佳
特别通知:
今天下午的线上交流会顺利召开,感谢900+用户全程在线。
我们会在周二上传会议ppt以及相关会议纪要。
近日更新的文章:
1,《2025-2-10,股票市场专业复盘。》
2,《AI板块的拥挤度如何了?ds带来的题材旋风还有多久?》
3,《港股减仓公告:20%现金+70%股票+10%美债。》
赶快扫码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