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上汽、吉利起诉欧盟

科技   汽车   2025-01-24 17:51   北京  
1月23日,欧洲法院官网发布,比亚迪、上汽、吉利三家中国车企集团就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欧盟提起诉讼
24日,多家外媒消息发布,中国机电商会、宝马和特斯拉同样提出了诉讼
2023年10月,欧盟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开启双反调查。
2024年10月底,欧盟以反补贴为由,对中国车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关税(原税收比例10%),为期五年。
欧盟认为,中国政府过往数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使得中国车企的造车成本大幅降低,对欧洲汽车市场将造成巨大冲击
此后,中国车企、欧洲车企、中欧政府就加征税收一事进行了多次商谈,中国车企和政府表达了的坚定反对态度,多家欧洲车企对此也强烈抵触。
但关税加征依然未被否决。
23日,欧洲法院官网发布,比亚迪、吉利、上汽三家车企在卢森堡的欧盟普通法院(欧洲法院的下属法院)分别提起诉讼,对欧盟此前的反补贴关税加征提出抗议。
目前,诉讼内容仍未公开,路透社预计,以下三个方面将成为中国车企起诉的重点:一是,在欧盟的调查中,补贴的定义有问题,调查中扩大了政府补贴的外延;二是,计算补贴金额的方式存在漏洞;三是,中国政府补贴与中国电动车对欧洲汽车的损害不构成直接联系
在原定关税执行中,1月22日是申诉截止期,三家车企卡在申诉期终结的最后一天,提起诉讼。
欧盟官方表态,已了解相关案件,有70天的时间准备辩护,在欧盟普通法院中的案件,处理周期一般为18个月。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欧盟依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大进口国,占比达到30%以上
而在10月反补贴关税加征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新能源汽车10月同比下滑了近40%,11月再度下滑25%,12月止住下滑势头,但仅增长了8%。
关税加征阻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1月22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特雷莎·里韦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帮助陷入困境的欧洲汽车产业,促进电动汽车需求,计划在整个欧洲范围内推进发放补贴的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五年加征高额关税,显得可笑。


大块机器
认识汽车工业:知道是什么、理解为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