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的
千变万化
威海市环翠区望岛幼儿园
中七班课程故事
课程起源
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了,小朋友们在生活区里,切菜、挖菜、做饭、洗菜……玩的不亦乐乎。子毅突然大声地喊:“老师,快看,我挖到一个大蒜”,小朋友们听到声音,纷纷围了上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里怎么会有大蒜呢?”“蒜”成为了孩子们热议的话题!
同时,幼儿还对消防演练和海蛎子感兴趣,通过级部审议结合生成课9+1原则,我们确定了三个主题方向“大蒜”“海蛎子”“消防”。
随后,幼儿对三个主题方向进行了投票,“大蒜”17票,“消防”5票,“海蛎子”2票,根据投票结果,我们达成一致,确定以“大蒜”为主题开展生成活动。
大蒜获胜
主题脉络
主题确定后,老师与小朋友围绕大蒜展开了讨论,关于大蒜,你知道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你想做什么?
欣然:“大蒜是怎样长大的?”
家豪:“我想做有关大蒜的美食。”
紫源:“我想种大蒜。”
慕林:“我想做有关大蒜的手工。”
针对幼儿的讨论,我们开始了探索大蒜的旅程。在师幼的共同讨论下,我们梳理了初步的课程网络图。
活动一:探蒜之迷
初识大蒜
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很多大蒜头。通过观察和讨论,初步了解了大蒜的外形特征,知道一头大蒜里面有很多瓣蒜。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探索活动。
“大蒜摸上去硬硬的,上面有一层白色的膜。”
“大蒜的蒜瓣像一个弯弯的月亮。”
“大蒜的底部像头发。”
“大蒜的味道很难闻。”
“一头大蒜有很多很多小的。”
“大蒜有的发了绿芽,有的没发芽。”
大蒜的秘密
在观察大蒜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疑问……
问题一:每头蒜为什么有一个把啊?
问题二:蒜为什么有皮呢?
问题三:蒜瓣底下为什么会有硬硬的东西呢?
我们通过视频、图片一起来寻找答案。
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大蒜外面包着一层层外衣,里面有许多个小瓣蒜组成。最下面的是根,长出来的是叶。大蒜一般为4-15个瓣蒜。
孩子们感叹:“原来大蒜身上有这么多秘密呀!”
大蒜的结构
家豪:“我发现大蒜颜色不一样,有白色的,还有紫色的。”
鹏宇:“大蒜有的是一个,还有的上面有很多瓣。”
通过调查,原来大蒜的种类有好几种,只有单独一个的是独头蒜,还有一些是紫皮蒜、白皮蒜、多瓣蒜,还有一种黑蒜。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亚伦:“老师,为什么大蒜那么辣,大人还是喜欢吃呢?”
禹涵:“因为大蒜有很多功效。”
张檬:“大蒜可以做调料的。”
晟浩:“大蒜可以杀掉细菌,不会生病。”
大蒜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看一看大蒜还有什么本领吧!
小贴士
强力杀菌,预防感冒。
排毒清肠,预防胃肠道疾病。
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防治肿瘤和癌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抗疲劳的作用。
“原来大蒜对我们有这么多好处,那以后可不能嫌弃大蒜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对感兴趣的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去了解大蒜、发现大蒜的结构以及种类的不同。并能将自己的观察表达清楚,连续地说出来。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大蒜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剥蒜大比拼
紫源:“老师,我在家里帮妈妈剥过大蒜,特别难剥。”
艺菲:“我也剥过,味道还特别难闻。”
仁俊:“剥完大蒜手上都是大蒜味,手上辣辣的。”
语墨:“大蒜的味道特别辣眼睛。”
亚伦:“我没有剥过大蒜,我特别想剥。”
小手剥一剥
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来一场剥蒜大比拼吧。
限时5分钟,孩子们开始比拼,看看谁剥的最多?
小手数一数
小朋友们都想知道自己剥了多少瓣蒜,谁剥的最多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我们比一比
大蒜真的是太难剥了,我才剥了1瓣。
我们剥了6瓣大蒜,我发现发了芽的大蒜会比没发芽的好剥。
我们剥了4瓣。
唉呀,大蒜真的太难剥了,怎么一瓣也没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感知大蒜,通过点数的方式学习了点数物品并说出总数。
活动三:蒜皮大变身
语墨:“我们剥下来的大蒜皮,该怎么办呢?
仁俊立马说道:“可以做手工。”
张檬:“可以在蒜皮上画画。”
慕林:“可以用蒜皮做粘贴画,就像我们之前弄过的蛋皮粘贴画一样。”
大家纷纷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我们进行了蒜皮粘贴画的活动。
老师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简笔画,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图片,进行蒜皮装饰。
瞧!蒜皮变变变,变成了小绵羊、变成了荷花。
“原来大蒜不仅可以做菜,蒜皮还可以做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探索和创造。通过蒜皮粘贴画,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其手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引导幼儿多发现、多探索生活中事物可利用的多样性。
活动四:水培大蒜
清晨入园时,紫源带了两盆大蒜,这些大蒜和我们之前看到的大蒜是不一样,孩子们十分好奇。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一起进行了观察,孩子们发现:
“这些大蒜长了绿色的苗。”
“蒜苗可以剪下来炒菜吃的。”
“大蒜底部还长了一些白色的根。”
原来这是水培的大蒜,孩子们也想尝试水培大蒜。
水培大蒜是怎样种植的呢?
亚伦:“需要一个塑料瓶或者一个透明杯子。”
和洋:“塑料瓶子太大了,我们需要剪掉一半,然后就可以放大蒜了。”
最后,孩子们总结出水培大蒜的方法,首先准备一个塑料瓶,然后把大蒜放进瓶子里,大蒜的根部朝下,最后倒一些水,水培大蒜就成功了。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塑料瓶、透明杯子和大蒜,“水培大蒜”开始了!
自主选择大蒜进行种植
把大蒜装进瓶子里,有的小朋友直接一头放进去,有的小朋友选择了一瓣一瓣的大蒜,还有的把蒜皮剥下来放进去。
根据自己的想法往瓶子里加一些水,有的加了很多,有的加了很少。
水培大蒜完成了,一起期待蒜宝宝长大吧!
我的小标志
一次观察大蒜的过程中,峻瑜说:“老师,我跟好几个小朋友的瓶子都一样,都分不清了。”
艺菲:“是呀,我跟张瑾瑜的就分不清了。”
老师:“那怎么办呀,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吧!”
孩子们经过讨论,决定给自己的大蒜做一个小标志。
做什么样的小标志呢!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开启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设计。
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志。
把标志贴到自己的瓶子上。
“这样我们就不会搞混了。”
我会做记录
大蒜的生长需要精心打理,在等待过程中,孩子们每天都会跑去看看自己的蒜宝宝有没有变化。
“老师,我们是不是该给蒜宝宝换水了。”
“老师,我的蒜宝宝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呀。”
发现水变少了,及时给蒜宝宝浇水,并及时记录生长变化。
蒜宝宝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蒜宝宝的生长过程。
本次活动,孩子们从讨论水培大蒜的方法、制作水培大蒜,以及给大蒜做标志,再到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实践感知、观察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种植经验。孩子们置身在水培大蒜的活动中充满探究欲望,培养了仔细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做事认真负责、专注持久,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五:妮妮的蒜苗
一天,孩子们在给蒜宝宝浇水的时候
乐乐大声地说:“老师,我的大蒜烂掉了。”
霖霖也说:“老师,我的大蒜里面都有味道了。”
这时,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发现了问题,都来寻求老师的帮助。
于是,我们通过绘本《妮妮的蒜苗》,给孩子们介绍了水培大蒜的方法以及蒜苗的生长变化,唤醒孩子们的原有经验。他们知道了,在给大蒜浇水的时候,水不能加的太多了,而且每天要有充足的阳光、空气。
读完绘本,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大家知道不能给蒜宝宝加太多水,不能淹没了蒜宝宝,水量最好是到蒜宝宝根部的位置,这样蒜宝宝才不会烂掉、发臭。
孩子们纷纷跑去拯救蒜宝宝,这次在加水的时候小心翼翼,观察水的位置,希望蒜宝宝健康长大。
有的蒜宝宝可没那么幸运了,没办法拯救了,孩子们也没有放弃,通过绘本获取了新的经验,选择重新挑战再次水培,等待蒜宝宝发芽。
经过孩子们的细心照料,蒜宝宝发芽了,孩子们兴奋极了······
“哇,真的长出绿芽了。”
“我们很快可以炒蒜苗了。”
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幼儿在水培大蒜之后,遇到问题主动寻求帮助,积极寻找答案,最终在绘本阅读中梳理新经验将问题解决。
活动六:种植大蒜
五一假期回来,子勤说:“姥姥地里种的大蒜。”他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也想体验在土里种大蒜。
大蒜怎么种呢?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班级课程的开展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于是,我们以亲子调查问卷的方式,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种植大蒜的方法。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调查问卷,分享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霖霖说:“蒜可以种在土里面。”
和洋说:“种大蒜前,需要先用铲子松松土。”
宸汐说:“种完大蒜后,要给大蒜浇水。”
峻瑜说:“大蒜可以一整个种,也可以一瓣一瓣的种。”
梓宸说:“大蒜要把皮剥了种,也可以不剥皮种。”
于是,我们把大蒜进行了分类,剥了皮的蒜放在一个盒子里,没剥皮的放在一个盒子里。在分类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有的蒜已经长出了绿芽,于是我们又将发了芽的蒜筛选出来。
基于幼儿对种植大蒜的前期经验,孩子们准备好了工具,铲子、浇水壶、大蒜,我们在幼儿园选择了一块种植田,开启了大蒜的种植。由于前期土地比较硬,所以我们先对土地进行了松土。
开始种植了,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播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蒜很快种好了。尽管孩子们手上沾满了泥土,但却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给大蒜浇水
大蒜在泥土里安了家,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阳光才能长大,孩子们准备好了浇水工具,每天带着水壶去给大蒜浇水,大蒜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慢慢长出了小蒜苗。
给大蒜除草
一天下午,孩子们去给大蒜浇水时,发现:“老师,蒜苗在长大,旁边的草也在长呀,都快比蒜苗高了。”
老师:“是呀,那怎么办呢?”
鹏宇:“昨天,我看到马爷爷在用锄头锄草,那我们也找一把锄头锄草吧!”
佳禹说:“爷爷用的那个太大我们用不了,我们干脆拔草吧。”
说干就干,孩子们一起努力,大蒜周围的杂草很快的被清理干净了。
给大蒜施肥
子毅说:“老师,我姥姥家的大蒜长得可高了,都能炒蒜苗,还能抽蒜苔了,可是我们的大蒜长得好慢呀。
晟浩:“大蒜需要水分和营养。
仁俊:“那是因为我们没给大蒜施肥,所以大蒜的长得慢。”
于是老师带领幼儿查阅书籍、观看视频,知道通过施肥可以让大蒜快快长高。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肥料,我们一起进行了观察。
霖霖:“肥料的包装不一样。”
德林:“有的肥料是粉末、有的是一粒一粒的。”
经过查阅资料,孩子们带的这些肥料,都是有机肥,能给大蒜带来营养。
开始给大蒜施肥了,孩子们分工合作,很快就完成了施肥的任务,期待大蒜长得更快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生活处处蕴含教育契机,小小的大蒜也有教育价值。通过种植大蒜,让孩子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亲历种植大蒜,能让孩子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懂得劳动的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的快乐。
主题反思
学习与发展
学习品质:在主题课程中,幼儿从认识大蒜,剥蒜大比拼,数大蒜,种大蒜等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水培大蒜的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困难,他们通过同伴间相互合作、协商,尝试多种方法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品质。此外,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蒜皮进行了蒜皮贴画的活动,幼儿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健康领域:幼儿在剥大蒜、蒜皮大变身的过程中,手部精细动作得以发展,在认识大蒜的活动中,幼儿了解到了吃大蒜的好处,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语言领域:幼儿的语言贯穿了整个活动,在种植大蒜时,幼儿通过亲子调查表和同伴分享种植大蒜的方法,在倾听绘本故事《妮妮的蒜苗》时,幼儿能够认真倾听故事和他人的分享,其倾听与理解能力得到发展。
社会领域:活动中,我们大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探究,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升。水培大蒜时,幼儿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解决问题,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科学领域:认识大蒜活动中,通过对比发现孩子们对大蒜的结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初步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在种植大蒜活动中,幼儿了解了水培和土培大蒜的方法,并亲身体验了种植的过程,感受种植的乐趣。
艺术领域:在蒜皮大变身活动中,幼儿用粘贴画的方式自由表现出心中的想法,幼儿初步的表现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总结与反思
优点:
1.主题贴近幼儿生活,追随幼儿兴趣。
大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与幼儿身边常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食物为主题,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调动多种感官,让幼儿更直观地参与活动。
2.教师角色定位灵活,支持幼儿活动深入开展。
当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活动时,教师则走到幼儿前面,及时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推动幼儿活动持续进行,当幼儿能够自主完成活动,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时,教师则走在幼儿身后,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继续探究。
不足:
1.教师对幼儿兴趣点的捕捉不敏感。
教师对幼儿有效的提问和回答没有进行及时记录,对幼儿兴趣捕捉不到位,没有抓住教育契机,追随幼儿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而影响活动向更深入开展。
2.主题延伸有待提高。
回顾班级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活动多聚焦在大组和小组活动中进行,没有充分利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进行进一步的活动延伸,导致幼儿活动形式单一且局限,影响幼儿经验巩固和新经验习得。
下一步改进:
1.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班级内及时进行课程审议,探究课程价值。
2.三位教师合理分工,把幼儿的活动过程完整的进行记录。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
最终课程地图
END
文编:徐萌 于玲玲 柴洪水
美编:于玲玲
审核:于泉
威海市环翠区望岛幼儿园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
园长室0631-5377507
园务室0631-5377506
招生电话、食品安全热线
0631-532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