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号,我开设了个人公众号,每天至少推送一篇,至今242天,没有间断,到今天一共获得15,000余朋友们的关注。个人体会,日更个人公众号有以下五个好处。
一是练习书面表达。
除了专业写作以外,平时较少进行书面表达,在微信上用文字聊天,其实仍然是口语表达。用比较长的篇幅,就一个主题进行系统的表达,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比较少
日更个人公众号,每天写1000字左右,就使得能够每天就不同主题练习书面表达。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书面表达有望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同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使自己的口头表达更加精确,更有体系,结构清晰,能够提高自己与人交流的效率。
二是促进审视自己的生活。
柏拉图的《对话录·阿波罗吉亚》记载,苏格拉底在面对死刑判决时,主张“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诚哉斯言。人和动物(暂且不讨论人是否动物的问题,以及“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问题)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人可以观察自己,审查自己。儒家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中外哲人都有类似的主张。不过相比之下,苏格拉底主张对生活进行全面审视,而儒家主要要求从道德方面进行审视。
日更个人公众号,就倒逼自己每天对自己经历的事进行全面反思,捕捉有价值的想法,进行提炼升华,得到一些更高的认识。如果不去反思日常生活,很多经历和想法就会像过眼云烟一样,随风而逝。把它记录下来。不适合公开着,诉诸日记本,适合公开者,就可以通过公众号与朋友们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记载一些值得记录的事情,而在诉诸文字的同时,自己就在对其进行审视,能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日积月累,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会持续深化。
三是积累工作成果。
日常反思的内容也包括工作方面的问题,通过反思可以使得自己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就一个小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可能在工作中能够用上。
作为宪法学人,会关注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篇一篇文字,就像是制作了一块一块小积木。在对同一主题进行系统思考的时候,就像搭积木一样,可以把这些文字调取出来,纳入初稿之中,而不用平地起高楼,一切从零开始。又如,我在公众号上发布的很多内容是对论文写作和研究生时间管理方面的思考。对这两个主题进行持续思考并形成文字,日积月累,假以时日,就会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一个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比较可观的工作成果。
四是方便与志同道合者交流。
个人公众号是一个公开的平台,相当于一个开放的朋友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潜在的志同道合者很方便地了解自己,并在三观接近、兴趣接近的情况下,进一步交流。三观不合者,则各走各的阳光道,互不干扰。
这方面,我在宪法案例分析教学方面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当初开设个人公众号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分享课程资源等方式,推动国内宪法案例分析教学。后来因为这方面内容不足以保持日更,而又为了保持热度,让大家继续关注宪法案例分析教学,才纳入了其他内容。自从我在公众号上推送相关内容以来,很多大学宪法教师与我产生了共鸣,取得了联系。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让各自都觉得在推进宪法案例分析教学上,我们并不是在单打独斗,而是在献身于一个共同的志业。
五是便于在更大范围分享一些建议和所得。
多年来我与自己的弟子在微信群中通过书面方式分享论文写作、时间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建议,得到了一些弟子们的认同。甚至,有一些弟子还会在宿舍、亲友之间进行二次传播。经过弟子们的建议,干脆把对弟子们的书面建议中的一部分,放在公众号上,则感兴趣者可以直接阅读,方便感兴趣的朋友们了解。正如我在《百日维……护公众号》中所言,一些朋友们告诉我他们采纳了我提出的一些建议,生活中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这一点也在一些朋友们的留言中得到了体现,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如果能够为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世界就会变得更好一些。世界变好了,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后代都好,大家都从中受益,善莫大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