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查看更多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而“吃相”不仅关乎礼仪,更与健康紧密相关。《黄帝内经》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含胸驼背、低头吃饭等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胃肠蠕动不畅,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痛或消化不良。吃饭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避免给肠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吃饭看手机,增加肩颈和肠胃负担
不少人喜欢“看剧下饭”,低头看手机时,头部前倾、肩膀上耸、含胸驼背等会让肩颈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引发酸痛和疲劳。研究表明,当头部低至60度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达34.4公斤,会增加颈椎间盘的压力,加速退变,诱发颈椎问题。
吃饭玩手机还会分散注意力,可能不自觉地增加进食量,或对食物的咀嚼不充分,增加胃的负担。同时玩手机时大脑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导致胃肠道血液供应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胃病。
含胸吃饭,影响消化
许多人喜欢坐在沙发或矮凳上用餐,容易导致含胸驼背,使躯干弯曲,腹腔内脏受到压迫,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这种姿势还可能压迫腹主动脉,减少胃部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削弱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进食过快,加重胃负担
一项涉及我国4000多人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九成人每顿饭的用餐时间仅十几分钟,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部,加重胃负担。未细嚼的食物体积较大,在吞咽时容易卡住食管,严重时可能引发窒息;隐匿于未细嚼食物中的鱼刺、骨头等异物,误吞后可能划伤食道或胃黏膜。
总趁热吃,烫伤食道黏膜
人们常说“吃饭要趁热”,但过烫的食物对身体并不友好。食管黏膜非常娇嫩,适宜温度范围为10℃至40℃,食物或热饮一旦超过65℃,就可能对黏膜造成烫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超过65℃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食道黏膜会因反复受损导致“异型性”细胞增多,增加恶变的风险。
规范姿势,保护颈椎
坐姿:用餐时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不要交叉双腿或跷二郎腿,不仅减少颈椎压力,还有助于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餐桌高度:餐桌高度应适中,以确保用餐时保持自然、放松的姿势,有助于食物的顺畅咀嚼和吞咽,还可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餐桌造成颈部和肩部肌肉紧张。
餐具使用:使用餐具需注意手腕和前臂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避免手腕过度弯曲。就餐时应“以碗就口”,即端起碗将饭菜送至嘴边,而不是“以口就碗”,避免颈椎过度屈伸,减轻肩颈负担。
细嚼慢咽
咀嚼次数:每一口食物咀嚼20至30次,直到食物变成易于吞咽的糊状。这不仅有助于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还能减轻胃肠负担。
进食速度:放慢进食速度,不要急于吞咽,确保每一口食物都有足够的时间被咀嚼。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不仅有助于唾液中的消化酶能开始分解食物,启动消化过程,还能减少胃肠消化负担,提高营养吸收效率。
食物分量:将食物分成小口,避免一次性放入口中过多的食物,这有助于更好地咀嚼。
温度适宜
刚出锅的热菜或热粥,建议上桌后先晾5至10分钟,或用手感受温度高低。如饭菜温度在70℃以上,正常人端住盘子1至2秒就会感到烫手;如能端住并稳稳拿住,说明温度在50℃以下,适合食用。
规律进食,按时一日三餐是脾胃调养的关键。早餐要吃好,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提出:早餐食物量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至30%,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一份营养早餐应注重摄入优质蛋白、优质脂类、多维多矿、植物营养素、膳食纤维、益生菌,能提供一天所需的能量,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晚餐在睡前3至4小时吃完,过晚进食会增加胃的负担,影响消化。不要在睡前吃夜宵,特别是油腻、辛辣或难消化的食物。
补充小麦低聚肽,保护胃黏膜
小麦低聚肽内含胃黏膜细胞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谷氨酰胺,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层,选择含小麦低聚肽和岩藻多糖的护胃营养补剂,养胃健胃。
摄入膳食纤维,维持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被称为“肠胃守护者”,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帮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还能减少代谢废物对肠胃的损伤。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每日应摄入25至30克膳食纤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摄入量仅为10.9克。除了摄入黑米、燕麦、芋头等粗粮,以及水果蔬菜等,还可选择含有低聚果糖,添加益生元的高含量天然膳食纤维咀嚼片,促进胃蠕动,减轻胃的负担。
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能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长,抑制有害菌繁殖,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稳定,还能通过与肠道受体结合,激活免疫调节机制,增强机体抵御病菌侵袭的能力。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数量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婴儿时期高达98%,青少年时期保持在40%左右,中年时期降到10%,60岁以后仅存5%或更少。选择含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专利菌株,达到100亿以上活菌数量,且经过实验验证的益生菌,不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排便能力,还可以营造健康的肠胃环境,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为全身健康打好基础。
补充优质蛋白,修复胃黏膜
蛋白质是修复胃黏膜的重要营养成分,能在修复过程提供必需的氨基酸,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增强胃壁的保护功能。
成人每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大约为55至65克,65岁以上的老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更高,女性推荐摄入62克/天,男性推荐摄入72克/天。为满足身体的蛋白质需求,选择优质蛋白来源非常重要,大豆、鸡蛋、牛奶、鱼肉、虾肉、鸡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等都是优质蛋白来源。选择以大豆、小麦、豌豆等多种植物蛋白为原料、大豆分离蛋白PDCAAS=1、不含乳糖和胆固醇的植物蛋白粉,多管齐下补足蛋白质。
互动问答:
您吃饭时看手机吗?
时间久了会不舒服吗?
留言告诉安利君吧~
参考资料:
[1] 李爽.吃饭坏习惯,可得改一改[J].工友,2020,(11):58.
[2] 少吃饭多吃菜的习惯好吗[J].现代食品,2016,(09):88.
[3] 10条饮食习惯使你更健康[J].求医问药,2012,(06):61-62.
[4] 燕声.吃饭看手机会长胖[N].保健时报,2024-07-11(009).DOI:10.28034/n.cnki.nbjsb.2024.000185.
[5] 刘凤斌.吃饭要避开这些不良习惯[J].决策探索(上),2019,(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