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脆弱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也易受到低骨量的影响。数据显示,我国40至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32.9%,50岁后人群甚至接近50%,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从出生到约35岁,人体骨量因“存入”多于“支出”,使得“骨银行”不断增长,骨骼也越来越强壮。35岁以后,骨量开始流失,“支出”逐渐超过“存入”,导致之前储存的骨量被透支,当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现象。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显微镜下,骨质疏松的骨骼呈现蜂窝状,孔隙较正常健康骨骼更大,孔隙越多,骨骼就越脆弱,骨折的风险随之增加。
骨质疏松也称“静悄悄的流行病”,初期往往没症状,但骨量却在慢慢流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骨质疏松有以下表现:
腰背疼痛
疼痛常发生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会加重。
驼背、身高变矮
脊椎骨质大量流失,支撑力越来越弱,造成驼背、身高变矮。发展到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此外,腰椎压缩性骨折,严重可影响腹部脏器功能,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日常生活中受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最易发生在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部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显微镜下,骨质疏松的骨骼呈现蜂窝状,孔隙较正常健康骨骼更大,孔隙越多,骨骼就越脆弱,骨折的风险随之增加。
缺乏运动,易导致骨密度降低
研究表明,肌肉质量越高,骨密度越高,强壮的肌肉可以为骨骼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肌肉收缩会对骨骼施加压力,成骨细胞会做出反应,促进新骨生成,增加骨密度。如长期不运动,骨质对钙的需求和利用也会减少,随着骨钙的流失,骨密度也会降低。
抽烟酗酒,影响钙吸收
过量饮酒会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导致骨骼获取所需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吸烟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钙吸收,增加尿液中的钙排泄,降低体内钙水平。
吃太多盐,会加速钙流失
研究显示,高钠摄入会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每排出300毫克钠会同时排出20至30毫克钙,影响骨代谢过程。
过度防晒,影响钙的吸收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生活中过度防晒,易造成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吸收。
保证钙摄入:减缓骨量流失
钙是构建和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矿物质,人体中99%的钙都储存在骨骼中。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人体增加骨量,减缓骨流失,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奶类、大豆及其制品、深绿色叶菜都含有较多的钙,当膳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建议选择纯度高、杂质少、来自天然矿物的碳酸钙补充剂。
保证维生素D摄入:促进钙吸收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支持骨骼生长,降低钙质流失,有效保护骨骼健康。缺乏维生素D会造成骨头硬度降低,形成“软骨症”。
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蘑菇等,也可通过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或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建议选择无添加剂、无合成色素、无防腐剂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剂,巩固钙吸收。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骨骼有机质合成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促进骨骼内有机质合成,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帮助预防骨质疏松。《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18至64岁的成年女性每日所需蛋白质大约为55克,成年男性每日所需蛋白质大约为65克,优质蛋白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至50%。65岁以上老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更高,女性62克/天,男性72克/天,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
日常应增加豆腐、豆浆、黄豆等豆类食品的摄入,若饮食摄入蛋白不足,推荐以大豆、小麦、豌豆等多种植物蛋白为原料、大豆分离蛋白PDCAAS=1的大豆蛋白粉,更易被人体吸收,且不含乳糖和胆固醇,是补充优质蛋白的良好选择。
补充氨糖:修复关节软骨
氨糖全称为D-氨基葡萄糖,又称葡萄糖胺,可修复和保护损伤的关节软骨,促进软骨再生,恢复关节正常的生理和运动功能。
氨糖少量存在于动物软骨、气管和甲壳类动物的贝壳中。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可选择葡萄糖胺补充剂,挑选含有从天然深海海虾中提取的优质葡萄糖胺,有助刺激关键软骨组织更生及润滑关节。
坚持运动,保持骨骼健康
运动是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人体骨骼处于动态代谢过程中,运动刺激能够加速骨骼重建,加强钙利用。推荐中速步行、跑步和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尤其是适当的负重和受力运动,有助于骨骼重建,修复微损伤,降低骨折风险,提升骨骼强度。
推荐老年人进行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运动,如太极拳、平衡操、八段锦等,负荷小、能量消耗低,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和外伤。
定期筛查,预防骨质疏松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骨骼疼痛、身高缩短或驼背等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骨密度,以确定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以下三类人群的骨质疏松风险更高,应及早进行骨密度检查: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下降,绝经后5至10年内发病风险增加;
高龄老人特别是大于65岁的女性和大于70岁的男性。因为胃肠功能减退、不注意饮食等,容易营养不良,再加上体内性激素紊乱、合并多种慢性病,易出现骨质疏松。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母亲、外婆等母系亲属患有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更高一些。
互动问答:
您平时注重骨骼健康吗?
您知道哪些养护骨骼的办法?
留言告诉安利君吧~
参考资料:
[1]Walowski, C.O., Herpich, C., Enderle, J. et al. Determinants of bone mass in older adults with normal- and overweight derived from the crosstalk with muscle and adipose tissue. Sci Rep 13, 5030 (2023).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章振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71-1691.
[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 》
[4] 杨俊贤,李青南.高钠摄入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03):30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