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赵烈烈俨然成了当家婆娘。她种麦子、种玉米、种辣椒。地里出产的粮食买了走亲戚、行情、纳礼。她对张家的家门户族都很热心。隔壁邻家谁家有事她都去帮忙。亲戚们谁家娶媳妇嫁女子做满月她都张罗着置买礼物。张家的家门子人都认可了赵烈烈。亲戚们也对她的勤劳和周到赞不绝口。唯一不满意她的人就是张延庆。赵烈烈的脾气大,遇事爱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和脾气暴躁的张延庆对吃对打。刚开始几年,赵烈烈不高兴了就是提着包袱回老家。回去几天,气消了,张延庆去接回来。后来,赵烈烈不高兴了就是蒙头盖被子睡觉。自己不吃不喝也不给张延庆做饭。张延庆实在忍不住,就只好给赵烈烈回话。赵烈烈在许多事情上也懂大理识大体。张延庆也就听从了她的话。在农事上,赵烈烈很上心。她不让地里荒芜着。张延庆不爱做庄稼活。总是在炮坊里做炮。两个人的意识总在两条道上跑。赵烈烈其实对张延庆是束手无策的。张延庆要做啥,非得做成不可,他认准的事情谁劝也不行。赵烈烈自己作务大棚,在土场窖里没黑没明地作务了一冬天。忽而一晃,就过年了,过了年,申家村的一些壮年都背着背包出去打工去了。娃娃们一上学,村子里变得格外寂静。只有女人们在村街上你看我,我看你,相互询问着这一年要干啥?
没有活干,白天的日子太漫长。没有活干就没有进项,日子就过得捉襟见肘,夫妻之间吵架的、婆婆媳妇闹仗的比比皆是。
赵烈烈地里的活路更多了。五亩闲地要平整出来,先要将地深翻一遍,再耙平整。去年秋收完就拉了几车的鸡粪撒上,那场大雪一下,土地就是黑黝黝的湿漉漉的了。
太阳刚从云层露了脸,给已经平坦平整的土地上洒下了一层金粉。太阳一出来,温和的春风也徐徐地吹拂起来。田里的麦苗儿像羞答答的女孩儿,摇摆着纤柔的身姿,在阳光下尽情舞蹈。村子里是宁静平静的。阳光下,鹅黄色的草叶儿铆足了精神头儿,不停地汲取阳光和露水,在努力地生长。赵烈烈在地里奔忙着。拖拉机在哒哒地响。一阵风吹来,拖拉机那黑色的浓烟被吹向了村子,在屋里待得发腻的女人们走出来,仔细聆听着机器的响动。她们羡慕赵烈烈有了新的营生。有的女人闲不住,就跑到土场窖里去看。西瓜行子要刨,要铺地膜,要搭建中型拱棚。两个人忙不过来,张延庆在地里发威,骂赵烈烈没事找事,非要种什么西瓜。赵烈烈知道张延庆从不干吃力活,一遇见出力流汗的事情就想撒腿跑。今天的事情他也跑不成了。五亩地的行子都让拖拉机给刨好了。地膜覆盖需要人力,张延庆见女人们下了土场的沟坡,欣喜地大喊:“哎,快来呀。你们都来。”
几个女人嘻嘻哈哈地下来了,就连平时最爱俏的黎平也来了。她们吆喝着:“张三疯,叫我们来干啥呀?”
张延庆听人叫他的外号,也不恼火,和女人们打趣着说:“叫你们挣票子哩。干不干?”
女人们笑着说:“有钱挣还不干?干啥活?”
张延庆说:“一天五十块钱。干一天结一天。咋样?”
女人们一听,干一天结一天,还给五十块,心里都高兴,不容分说就挽起袖子干起来。
铺地膜的活路要细心细致,来不得半点潦草。不过,再怎么细致,也比做花炮好干多了。地里的活路粗疏,不像绣花,只要耐下性子,不怕吃力流汗,就可以干好。六个女人,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蒙地膜,一个人苫土。地膜覆好后,再用脚将苫土踩实。
干了十天,地膜铺好了,中型拱棚也搭建好了,固定棚的拉线也拴在地头的水泥桩子上了。三月里的风呼呼地吹,地里的风无阻无碍地长驱直入,吹得塑料膜呼啦啦地响。生硬的风巴掌样拍打在人的脸上。女人们叫爹喊妈,不停地吆喝。有的人拿铁锨铲土,有的人拿砖头、木棍压住薄膜。塑料膜好像受了刺激的神经末梢,不停地战栗抖动。塑料膜的声音犹如冰雹下降,啪啪地响动着。赵烈烈急了,大叫:“笃娃他爸,笃娃他爸。你赶紧快点噻。”没有人回答。一个妇女说:“姨,你甭叫了,你再叫也没用。我叔在我们进地时,就已经开溜了。他说不定在哪里打麻将去了。”
赵烈烈一听,心里的气像煮熟了的醋醅子一样,咕嘟嘟地往外冒。她看着在地里忙手忙脚拉塑料膜、拽塑料膜的女人,将心里的气恼硬生生地咽了下去。她恨得咬牙切齿:“好你个张延庆,今晚上回来再跟你算账。”
第四十三章
五亩西瓜栽到地里了。赵烈烈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她一天到晚蓬头垢面,浇水,揭塑料膜,施肥,打药。瓜苗长势喜人,过了四月份,瓜蔓碧绿的棉毯一样覆盖了肥沃的土地。气温上升以后,塑料大棚也揭掉了,地里绿生生的一片。村上人都来看赵烈烈的瓜田。村委会主任蒲录庆将张延庆种西瓜的事情报告给了雍川镇。雍川镇又将西地命名为雍川镇科普示范基地,上报给县委。县委正组织举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雍川镇的西瓜科普示范基地成了雍川镇的样板工程。张延庆被请去宣讲科技致富经验。
张延庆又想成立西甜瓜专业种植协会。他忘记了自家地里的西瓜等待浇水、掐尖、打杈,也忘记了赵烈烈对他的冷言冷语。他去了一趟县委,找到县科协。科协的领导给他说了成立协会的相关事宜。他又忙着找二儿子张乃娃。乃娃师范院校毕业后在雍北镇中心小学教书。他平时不回来,偶尔回来一次也是打个转身。张延庆将成立协会的事情给张乃娃一说。乃娃说:“这个事情好。爸,你好好干,干事情就要干个名堂。种西瓜效益好的话,可以带动村里其他人种植。申家村再也不要做什么花炮了,那条路子走不下去了。”
张延庆一听,乃娃说得正合他的心意,就说:“成立协会的事情要许多文字材料呢,你知道,爸是个半文盲,弄这些事情不行。你给咱组织材料,有协会的章程、财务制度、会员制度、理事会名单、申请报告等。”他将在县科协拿到的那份文件递给张乃娃。张乃娃说:“爸,你先回去。给我妈多帮忙。我看你一天跑来跑去,我妈一个人在地里干。哪儿行呢?你回去,我这一周把这些材料给你弄齐。周末了我就回来了。”张延庆一听,儿子答应了,自己的烦恼也解决了,就兴冲冲地回到家,给赵烈烈帮忙浇水、做饭。
协会的文字材料弄齐备了,还要三万元的验资报告。他在县信用社办了账号,存进了三万元。验资报告有了,他又去了民政局。民政局管社团登记的干事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他是官二代,根本就不把张延庆放在眼里。他慢条斯理地审阅文件,慢条斯理地提出毛病,又让他在协会成立党组织。张延庆回来,在村上支部书记家里去了几次,书记敬满祥说:“成立西甜瓜协会是个好事情,成立临时党组织还是可以的,挂靠在村党支部这儿也行。”党支部的申请报告递到雍川镇党委,镇党委办公室干事王维新看了看他的材料,又打电话给申家村党支部书记敬满祥。敬满祥将村里务瓜的历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情况给王维新说了,把张延庆的基本情况也说了一遍。这边,王维新才说:“要和党委书记研究一下你们成立党组织的情况。”过了一周,张延庆又去了镇党委,找到王家强书记。王家强说:“成立协会是个好事。党委很支持。只要把事情办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走科技致富的路子,镇党委就大力支持。”张延庆也焦急,他的协会还未挂牌就浪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回到家里,赵烈烈的脸色很难看,饭也很难吃。眼看,西瓜就要上市了,协会还没有登记,批复还迟迟不下来。他心急火燎的。去了民政局,民政局那个小伙子又让他将西甜瓜协会挂靠在郭店镇西瓜协会名下。张延庆一听,心里就毛躁了。他出了门,去了另一间办公室凤山县民政局政秘股,问:“局长在哪儿?”办公室的小女孩问:“你找哪个局长?”
张延庆说:“管社团登记的局长。”
女孩子说:“哦,甘局长啊,他在东边第二个办公室。”
张延庆去了那个办公室。局长很年轻,见张延庆气喘吁吁地进来了,就问:“你有啥事?”
张延庆说:“局长,我成立个协会,想在民政局登记呢。你看,能不能给办一下?”
那个局长说:“行啊。你去社团登记办公室啊。怎么回事?”
张延庆就把他一连四次碰壁的情况给局长说了。局长拿起电话给股室打过去,过了一会儿,那个胖乎乎的染着黄头发的小伙子上来了。他一见张延庆在这儿,以为张延庆是主管局长的熟人,自己几次为难、设障碍拿大,这下完了。他的脸色唰地一下就变了,连忙拿出烟,给局长点上,又给张延庆点上。局长说:“小李,你快去给老张把证颁发了,再不要让他来回跑了。”
这一次,张延庆没有受到任何刁难就拿到了民办社团法人登记证。他心里高兴,就给二儿子打电话。张乃娃一听,很高兴,就说:“爸,国家有科普惠民政策呢,每年都表彰优秀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呢。政策好着呢,你好好干。说不定,咱还能干出点名堂呢。”
西瓜成熟了。张延庆忙着接待参观团。县上的参观团不停地来,一来,张延庆就拿着话筒给讲解一遍。走时,张延庆就摘一袋子西瓜给参观团的组织者。雍川镇政府的领导每次都要做现场报告,交流科普示范基地示范带动的经验,讲解成立专业技术协会的好处以及农技协在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说的人信心百倍,听的人心旌神摇。张延庆被县上领导表扬了一次又一次。他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劳碌以及赵烈烈的辛苦,也忘记了前一天晚上给赵烈烈发的毒誓:再不摘西瓜赠送给这些吃白食的。再不胡吹嘘,实实在在地作务庄稼。参观团的车队出发了,他拿着蛇皮袋子,往里装瓜。赵烈烈站在地头,一语不言。她敢怒而不敢言。她一个农村妇女,没见过大世面,在村上、镇上、县上干部面前她连头都不敢抬,更不用说发几句牢骚了。大队的车辆开远了,张延庆才听见了赵烈烈的哭声。他也为难,五亩西瓜,不停地应付着参观团,连一个西瓜也没时间卖,更不要说收入了。赵烈烈辛苦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虚假表扬。心里能不难受吗?张延庆再也没有一点兴致说他的示范基地了。他想起一个办法,在参观团来之前,就将瓜地浇灌一遍。进不了地,西瓜也就不再折损了,赵烈烈的辛苦也就保住了。想到了这个办法,张延庆不由得笑出了声。
J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