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惰性
惰性,随生而来,人皆有之。战而胜之,则人勤奋,向上,朝气十足;反之,则懒散,堕落,暮气有余。国人如惰性十足,则国断无生机,百事难成;政党、团体内如惰性充斥,则该政党、团体诸事休矣;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其惰性不除,则该部门该单位事事难成;一个家庭,其成员如惰性缠身,此家庭则绝无生气,长此以往,必家运衰落,好景不长。
惰性十足,其劣根性亦然。一种劣习,甚至是违法的劣习,非得采取非常措施,是难以遏制、以至彻底纠正的。就说动物保护吧,你有法律法规,可他就是要捕杀,连杀头也无所畏惧。只有采取非常措施,收缴各种猎枪,才可大刹其风。再如非典预防吧,尽管人命关天,他偏不按政府要求办事,只有查办一批,做几个样子,掉几顶乌纱、杀鸡骇猴,他才肯照章办事、乖乖就范。还有交通安全,尽管生命至关重要,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置若罔闻,酒后驾车,甚而兜风,完全置各种交通法规于不顾。其结果,轻则致人伤残,经济破产,法律制裁,重则伤人性命,车毁人亡。虽悔不该当初,然为时已晚矣!就是这违法的偷税漏税,国人的技巧也毫不逊色!常变着法儿偷税漏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后,再看看遍布城乡的网吧,哪家的门口不挂“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幌子,可哪家网吧不是靠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赚钱?互联网有关条例中明文规定每天零时到凌晨八时不准营业,可哪家网吧不是通宵达旦?你说执法检查吧,哪家网吧没有与执法检查部门有关人员相通,哪家不会及时得到有关检查的信息?
说国人惰性十足,未免有些不敬人情,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但只说是极少数人的劣行,似乎又不切实际,这概念范畴到底有多大,是全部,是大部,还是为数不多?
鲁迅先生当年在批判国人的劣根性及愚昧无知时曾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人用以制造枪炮子弹防御敌人、侵略他国。可中国人用来制造各种花炮,每逢初一、十五鸣放以敬神或取乐。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外国人用来航海,测定方向,可中国人制造罗盘针葬坟看风水……单说放炮吧,时至今日,中国人做什么都要放炮,这已成习惯。开店要放炮,单位开会要放炮,生孩子要放炮,生个男孩更要放炮。搬房子要放炮,买台家电也要放炮。真不知这盖个鸡窝、下个鸡蛋还要不要放炮。文革末凤翔县成立革命委员会,当然得庆祝一下,花炮是凤翔人的特产,放花是凤翔人的专利。放架花时不料有人在县体育场外打响了机关枪,以至造成震惊中华的3·31踩踏惨案。开店营业鸣放鞭炮,为的是图个吉利,也许从此生意就红火了,似乎经营的产品质量可以全然不顾。至于这埋人看风水的罗盘针吗,现在的用处并不亚于当年。前些年某报不也载有个县委书记曾请阴阳先生在县委大院看风水,趋吉避凶,以提高该县官员的升迁速度么?
国家要强大,社会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不改革是不行的。国人如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墨守成规、惯于走老路,那永远也不会有出路的。其实人是很容易形成和保持惰性的,其劣根性一旦形成,改变起来也非易事。辛亥革命成功了,不也还有那么些人奴性十足,跪在娃娃皇帝面前高呼万岁么!改革开放那阵子,不也有许多人千方百计抵制,唯恐丢掉自己的既得利益么?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不也有人求稳怕乱,想开历史的倒车么?最早进行的农业改革,中央派员深入农村调查,意在推进土地联产承包制,然调查组几次三番得出的结论不也是“生产队集体经营好”,“中国几千年土地私有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呀”。但农村改革最终还是排除各种阻力铺开并顺利进行,亿万农民终从改革中获得实惠,并破天荒吃饱肚子解决了温饱,邓小平功不可没,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看来,要改革就得向国人的惰性开战,向国人的劣根性开战!难啊,实在难啊!可国人终于取得了成功。惰性啊惰性,劣行啊劣行,你什么时候才从华夏大地上消失,你什么时候才不阻滞国人前进的步伐?
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可说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华夏大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也从中受益良多。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必须坚持下去。改革必须进行下去,相信也一定能取得成功。尽管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会有潜流,会有暗礁,会有险滩,更会有污泥浊水夹杂其中,但历史的前进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却步的,改革的洪流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那些夹杂着的污泥浊水,最终也必将被荡涤净尽!
梦
梦,人皆有之,其内容令人眼花瞭乱。究其因,有时大脑皮层获取了异地异处的信息,以梦的形式显现,但却无法破译该信息,只能等日后印证了;有时是体内病灶病理刺激大脑皮层而进入梦境;有时是异物如寄生虫、肠道糟粕发岀的信息刺激大脑皮层而走进梦乡……由是观之,只要是梦,或多或少总携带有信息的基因。
生活中发生的事,是否也可称之为梦?它是梦,也不是梦……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姓氏做为个人符号的首要部分,作为家族的特别标志,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姓氏的确定性和不可随意更改性已显而易见。公安部门对户籍的法律化严格管理,各系统各行业对所属人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更要求姓名姓字必须书写正确。从另一角度讲,正确书写他人姓名姓字,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的自重。两人相见,总是问,“您贵姓,怎么写”,这就是尊重,这就是自重,这也是文明,体现了问话者有着不同寻常的高度修养。
《百家姓》着录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数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不衰、琅琅上口,老少妇孺皆知。况且,一个家族,一个人姓什么,他人是没有权利改变的,当然,也没有仼何权利去乱改乱写他人姓氏。
人为万物之灵,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人格,当一个人乱写他人姓名姓字的时候,且不要说为别人带来了什么危害,而他自己的人格也已荡然无存,他自己作人的价值又有多少呢?
这不是梦,也许有朝一日它会成为梦,但愿这个梦不会成为现实,因为梦总归是梦。
生活是美好的,对任何人都公平。生活中充满各种色彩,对任何人都不公平……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生活中不必有过高的要求,饭食宜清淡多样化,保证对各种营养素及微量元素之需求即可,无需豪奢;衣着干净大方舒适即可,无需艳丽刺目;住宅采光良好,宽敞明亮绿色环保即可,无需追求高楼大厦,豪华装修奢侈消费;乡村清净空气清新总比城市噪闹喧哗好,无需债台高筑赶时髦高消费进城与人争攀比。对他人不可过高要求,人无完人。无需议论他人非,更无需阿谀奉承位高之人。对人要多同情,对弱者更要多帮助,对有难者更不可幸灾乐祸、甚或嘲笑之。须知嘲笑他人者,必为生活所嘲笑。但对那些心理极不健康,以他人为敌,嫉妒心极强,到处惹是生非,欺负弱小之狂者一味忍让并不可取,必要时可迎头痛击之。吾日三省吾身,要常想自己的言行于他人、于环镜、于弱者是否有益,是否能为他人所接受。正确对待成绩,正确对待成功,决不可骄之、傲之。头总昂得很高的人,语言总是刻薄尖酸的人,是无异于盲人瞎马的。对老者,对长者,尚须尊重;对弱者,对穷困者,须要同情;对遭难着,不论何人,首先须有怜悯之心,尽力帮助之;对幼儿小儿,须关怀疼爱之,乐于与之嬉戏。一个见到别人的孩子总讨厌的人,一个只知自己的孩子乖巧的人,是一个心理极不健康的人。对小孩子甚或少儿的不良行为一味纵容的人,或不予指出不进行教育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
人群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不听广播,什么也不懂,愚昧无知,遇事乱说一通;或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或搬弄是非,搞小动作;或只顾自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或奸猾、或吝啬、或结帮议论他人;或小心眼,处处耍滑使刁;或嘴长话多好表现、尖酸刻薄、处处总想占便宜,只替自己打算;或嫉妒心极强,总希望别人不如自己。此等人皆鼠辈也,可知之、远之,必要时可适当开之,导之。其十分固顽劣恶者,亦可适当斥责教导之。至于极少数恶人,更应疏而远之。须知人恶人怕天不怕,报应只是迟早的事。对知识应穷究不舍,弄个明白清楚,可向各阶层人士请教学习。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问再多,也须常向他人学习。生活中应多做善事好事,多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和环境保护的事,多扶助同情年老弱小者,多积阴德。仁者寿,德者昌。仁德并举,总会泽及自己及后代子孙的。
作者简介
窦彦奎,男,字黑鹫,号雍山先生,宝鸡市凤翔区人,乡村退休教师,时为乡邻亲友疗伤医疾。编著有《百家抗癌谈》《窦氏文化研究》《雍山八景诗并叙》《雍山集》《雍山集续编》等书。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