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可以甩__给大学生

汽车   2024-11-12 13:20   北京  

吃了几个星期的瓜,故事越来越精彩了

郑州和开封我都没去过,但许多和我一样并不关心潮流的人最近都知道了,有许多人——一开始是大学生,后来不止——从郑州骑车去开封玩儿🤔。


故事始于6.18四个妹子骑共享单车这么干了——实际上可能不止这四位,毕竟摄像头不会凭空出现,可能还有其他同行者,当然这不重要。


50多公里距离还不够家里——通县新院区打个来回,属于说远不远,说近也的确一点儿都不近的水平。


50公里从一个城市骑到另一个城市我没做过,因为从北京市区骑100公里还没出北京郊区😂……


但从这么多年骑车的记忆来看,我觉得挺酷。


共享单车跨越城市,比那种坐公交跨越若干城市更凶更勇猛,因为这是一种廉价的、并不好骑的、需要自己蹬才会走的人力交通工具。


开车三五小时都会疲乏,何况咣咣磴个小破车。


就很大学生,贫穷,活力四射,敢想敢干。我甚至想到了深夜从大学走十几公里回家的自己,没什么理由,我就是想试试——现在我肯定没这么NB了。



后来这样挑战的人越来越多了,就有人表示这是“跟风”,还有许多人对此持鄙夷态度(上面这张图里并没有鄙夷态度,只是为了说明“跟风”这个评论风向的存在)。


作为一种低经济成本、带有一定挑战性但不严酷的活动,跟风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可预见的。


大学生是喜欢跟风,因为跟风是绝大部分人类都很热衷的行为,他们自然会拥有这个共性。相较于囤积菊花清X、囤XXXX,我觉得骑50公里自行车是一种特别特别特别良性的跟风,


人家真去运动、真去挑战了嘛……


对此,开封菜…不是开封也持鼓励态度,推出了一系列免票活动,


原因挺明显,从天而降的流量可能意味着更好的旅游态势和宣传效果,想接住。


大学生是穷,但肯定比空气的消费能力高,还容易冲动消费,传播热情强。


吃得还多,别问我为啥知道🙄……


双向奔赴四个字都出来了对吧。


到11月初一切还挺和谐的,但后来故事越发精彩,也越发魔幻。


下面这条内容来自话题:

开封市民吐槽别来夜骑了




画风从欢迎你,


变成了欢迎

的。



首先不能否认肯定有人违反交规。不过有句港句,如今许多城市,路上的猖獗违章可以算司空见惯、日常得不能再日常了,北京也这样🙄。


布朗运动的行人,逆行飞奔的电驴,不会开还爱x玩儿的汽车。环境就是这么个环境。作为还不是太社会化的动物,大学生在这方面甚至算相对文明的群体。


第二,流量不是张嘴就能接住的。需要有对应的规划和措施。


既然事情起源于“共享单车跨城”,你又想吃这波流量,那么这些自行车🚲的停放、运送调度,就理应有应对方案。


理应有,



图片来自网络。


只想开馆子不想洗盘子,没有这种好事。


所以这事儿简单说就是预案不足,流量没接住🫴、接崩了、崩了一脸。


事情到这里大约还只是“营销出现了偏差”,还在逻辑范围内。


之后就更魔幻了。


那天看到了这条:


记得还有人晒出了“临时 口入证”,挺刺激,梦回2021,叮咚鸡叮咚鸡大狗大狗叫叫叫。


朋友说这还算温柔,没直接红,上一个的好像前途光明。



所以问题来了:有许多人骑车从郑州到开封,和口校有什么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吗?


至少我没看出来。


你当然可以说“口了就不能恶意骑车了”。但这是控制猪牛羊的逻辑,而不是人的,大学玩儿这种一刀切,只能说管理水平负分。


我们可以贴切地笑称自己是牛马,但不能真的把自己当🐷🐑🐮🐎。


但这种荒诞措施这次会有,将来一定也会有,因为事情肯定要从最软弱的环节入手。


在整个事件中。大学生是地位最低的一方,是最容易听话的一方,甚至还是软__的一部分,天命II脚羊👏。


那肯定拿这个环节下手,再宣传一波把Xxxxxxxxx扔到这个群体上去。


于是“想接流量结果水平不够砸了”就转变成了“恶意骑车活该被制裁”。


完美👌。


一边想吃你的流量,赚你的钱,还要抽你嘴巴,这买卖看起来真不错😁😁😁。


更魔幻的是还有人想说这和“资本blahblah”、“昂萨blahblah”、“帝xxx blahblah”相关。


那他们也真是够惨的,从超市抢鸡蛋到骑车去开封,整天就玩儿这些,还不如天痛院几位小老爷有能量。


之前还有人说这事儿出圈了,许多大人都在骑自行车跨城,我就说人是喜欢跟风的吧🙄……


一个有趣的开始,到一个荒诞的结局,生活可比电影魔幻多了,拍成这样未必能过审。



大家骑车注意安全。


(因为若干次发送失败,你会看到许多的修改痕迹,改了四次否则发不出来



PRND21的车
聊大车,聊小车,想聊什么聊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