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北大学最新Science:脒基配体钝化钙钛矿

文摘   2024-11-22 19:07   北京  

表面钝化技术推动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功率转换效率(PCE)的快速提高。然而,最先进的表面钝化技术依赖于在光和热应力下容易脱质子的铵配体。

鉴于此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Mercouri G. Kanatzidis以及陈斌等人开发了一系列脒配体分子,这些配体因其共振效应增强的N-H键而受到关注,这些键可能抵抗脱质子,从而提高钙钛矿表面钝化层的热稳定性。

这一策略使得配体脱质子平衡常数降低了10倍以上,在85℃下经过光照老化后,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的保持率提高了两倍。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团队实现了反式PSCs的效率26.7%,第三方的认证准稳态PCE为26.3%。同时,器件的稳定性优异,在85℃下连续1100小时的连续1太阳光最大功率点操作后,PCE的保持率≥90%。

器件制备

         
前驱体溶液
自组装单层膜被用作空穴传输层(HTL):将2PACz和Me-4PACz以2:1的质量比在乙醇中混合,浓度为0.5 mg/mL。将含有5 mol% MAPbClCs₀.₀₅MA₀.₀₅FA₀.₉₀PbI₃钙钛矿前驱体溶解在DMF和DMSO混合溶剂(体积比为4:1)中,浓度为1.65 M。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并在使用前通过0.22 μm聚四氟乙烯(PTFE)膜过滤。

对于双分子铵后处理,将10 mM 3MTPAI和1.5 mM PDAI溶解在异丙醇/氯苯(体积比为1:1)溶剂中。对于双分子脒基后处理,将2.8 mM PDII和0.4 mM 4FBII或3MTPII溶解在异丙醇/氯苯(体积比为1:1)溶剂中。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并在使用前过滤。

太阳能电池制备

氟掺杂氧化锡(FTO)玻璃依次用洗涤剂、去离子水、丙酮和异丙醇在超声波浴中清洗15分钟,然后在空气中进行30分钟的紫外臭氧处理。
在氮气手套箱中,以4,500转/分钟(r.p.m.)的转速在基板上旋涂HTL,持续25秒,然后在100℃下退火10分钟。
钙钛矿薄膜经过过滤后,分别以1000 r.p.m.的转速旋涂10秒(加速度为200 r.p.m./s)和5000 r.p.m.的转速旋涂30秒(加速度为2000 r.p.m./s)。在最后10秒时,滴加150 μL甲苯作为反溶剂。然后,将薄膜在100℃下退火15分钟。
后处理溶液在4500 r.p.m.的转速下动态滴加(2秒内完成)到钙钛矿薄膜上,持续25秒,然后在100℃下退火5分钟。
接下来,在高真空度(约10^-7托)环境下,将30纳米厚的C60通过热蒸发的方式沉积到钙钛矿薄膜上。然后,将这些基底转移到原子层沉积(ALD)系统(Savannah)中,使用四(二甲基氨基)锡(IV)和水作为前驱体,在90℃下沉积20纳米厚的SnO

最后,在高真空度(约10-7 Torr)下,将140 nm的Cu热蒸发作为背电极。

图文概览

         

1 脒基配体的稳定性。A.本研究中使用的配体的分子结构。B. DFT计算得到的铵基配体及其相应脒基配体的N-H解离能(ED),以及通过0.05 N配体溶液与0.05 N NaOH滴定测得的酸解离常数(pKa)值。C.使用不同配体钝化的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对比。

2 脒基钝化层的稳定性。A.采用PDAI₂PDII₂处理的新鲜和老化钙钛矿薄膜的N 1s XPS深度剖析,以及采用4FBAI4FBII处理的新鲜和老化钙钛矿薄膜的F 1s深度剖析。白色表示最高强度,红色和蓝色表示最低强度。B. PDAI₂PDII₂4FBAI4FBII处理的新鲜和老化钙钛矿薄膜中C3H12N22C7H9FN⁺C3H10N42C7H8FN2ToF-SIMS分析结果。

3 脒基配体的钝化效果。A.不同配体处理的钙钛矿薄膜表面附近导带中的电子密度(n)。B.不同配体处理的钙钛矿薄膜的TRPL光谱。C.钙钛矿薄膜在有无C60沉积情况下的PLQYD.钙钛矿薄膜在无C60的情况下,经85°C50%相对湿度和光照老化前后的PLQY

4 器件性能。A.器件结构的截面SEM图像。B.对照组、PDAI₂/3MTPAIPDII₂/4FBII钝化器件的PCE统计数据。C.最佳PDII₂/4FBII钝化器件的J-V曲线。D. PDII₂/4FBII钝化器件的稳定输出效率。E.85°C50%相对湿度的空气中、1太阳光光照条件下,玻璃封装器件的最大功率点(MPP)稳定性追踪。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2091

【作者介绍】

杨熠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Mercouri G. Kanatzidis课题组博士后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解析,以及其在光电器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在Science (2)NatureNat. EnergyEnergy Environ. Sci.Nat. Commun.Adv. Energy Mater.Sci. Adv.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合作发表论文49引用次数超过3000H指数27拥有国际专利一项国内专利两项。担任Nat. EnergyNat. Nanotechnol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期刊审稿人。

陈昊: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21202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单结/多结钙钛矿基光伏器件,2023年实现了钙钛矿光伏器件准稳态认证效率世界纪录26.1%,并将1 cm2器件认证效率提升至25.2%先后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在Science (3)Nature (3)Nature Photon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 (3)等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担任Nat. EnergyNat. Rev. Mater.ACS PhotonicsMater. Today Electron.等期刊审稿人。

刘成: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Mercouri G. Kanatzidis课题组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光伏器件及辐射探测器。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Science (3)NatureNat. Energy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ngew. Chem. Int. Edit.Energy Environ. Sci.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拥有国际和国内专利各一项。担任Nat. Nanotechnol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it.等期刊审稿人。

徐健: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21202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利用理论计算、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方法,设计新型表界面分子和半导体材料,解决光电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关键问题。截至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7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28篇,包括Nat. Mater. (1)Nature (3)Science (5)Nat. Commun. (2)Nat. Energy (2)Nat. PhotonicsJ. Am. Chem. Soc. (2)ACS Energy Lett.Adv. Funct. Mater. (4)等。同时,担任Nature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Perovskite
本公众号为研究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本方向的最新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