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21-2024)授奖辞
(高亚斌博士 执笔)
创作奖
远村
远村的诗歌运用语词和意象的怪诞组合,造成一种彼此冲突和相互悖谬的诗歌情境。他企图与外物之间建立起审视和对抗的关系,但在这种对抗之中,又有着强烈的对话冲动。诗人只是以貌似对抗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进行了重新的发现和激活,由于在诗歌里渗透着反思和自省的气质,因而诗人与外物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平等和亲近。
曹有云
诗歌产生于诗人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萌动于对这个世界的惊奇。曹有云的诗歌是一种发现之语和惊奇之词,诗人在思与诗的边缘地带徘徊顾盼,在把思想浇筑为诗意的同时,也在刻意把诗意完形和雕镂为思想的模块。由于思考和思想的参与和介入,诗人让普通的事物具有了某种高贵的品性,从而找到了通向神性的隐秘通道。
西可
西可的诗歌中有一个叙述的声音,这个声音略显沧桑和滞重,却也由此成为诗人写作的一个基调和底色。诗人是平静和沉思的,弥漫在他的诗歌里的,是铭刻的过往记忆和时光的怀旧气息。诗人不追求诗歌语言和诗歌技巧上的翻新突破,他的诗歌保持了一种朴素本真的质地,却蕴含着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批评奖
徐敬亚
作为当代诗歌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徐敬亚早年的诗歌批评,就透露出对于诗歌现象的冷隽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批判意识。他具有诗人的敏锐洞察和良好语感,又具有学者的人文素养和批评自觉,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之外,还秉持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进入新世纪以来,徐敬亚既保持了青春年代“三个崛起”的锐气和锋芒,又显现出一种不易衰老的创作活力与激情,表现出持久的对时代和现实的回应能力。
罗小凤
罗小凤的诗歌批评建立在对当下诗歌创作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窥视,以及对于代表性诗人诗学主张的把握和审视上。她能够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做出诗学传统上的回溯,在眷顾诗歌史的同时,对诗歌创作的现状起到了针砭和启迪的作用。她试图对传统诗歌理论和现代诗学理念进行勾连会通和爬梳整理,为诗歌理论的现代性转化,为诗歌创作的根脉和发展找到一个坐标和方向。
子午
子午的诗歌批评从语言和文化的范畴出发,他把诗歌当作一种语言艺术,也把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人之存在的一种表征。他能够从诗歌文体的本体入手,又能够超乎诗歌文体之外,具有较为开阔和宏大的理论视野。他的诗歌批评具有一定的及物性和时效性,致力于对诗歌理论的宏观架构,在对诗歌的感性感受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着其自身的诗歌理念。
翻译奖
卓振英
卓振英的诗歌翻译从诗歌语言、诗歌形式和诗歌的意境内蕴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有益和有效的探索。卓振英努力寻求不同语言之间从外在的诗形到内在的诗意之间的对应和契合,实现了对古典语言的现代转换。诗歌的本质是诗意,卓振英尝试在不同时代、不同语言中传递着语言本身的诗意因素,完成了一次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之旅。
丁立群
对于诗歌翻译来说,语言只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好的翻译应当取其神而舍其形,得其意忘其言。丁立群的翻译在做到忠实于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越过语言和修辞的秩序和障碍,传递蕴蓄在诗歌中的丰厚神韵。她的翻译完成了一次语言的移栽和嫁接,实现了一次诗意的搬运和再生,让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中采撷诗歌的花叶,摘取诗歌甘美可口的果实。
钱志富
诗歌的翻译既挑战着译者的语言天赋,同时又挑战着他的审美趣味,关涉到对诗人和诗歌作品的筛选和择取。钱志富在诗歌翻译中有着自己的审美判断,并竭力把自己对语言的领悟,用诗歌的形式投射到另一种语言中。他的诗歌翻译既有着在诗歌审美上与诗人的自觉靠近,又有着在精神上与诗人的热切对话,体现出对原作在诗歌艺术、情感和价值上的肯定和认同。
贡献奖
王爱民
王爱民身兼诗人和诗歌编辑的双重身份,他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和编辑工作视为一种人生的修行。这是一种双重的修行,一是为了渡己,一是为了渡人。作为一个诗人,王爱民在自己的诗歌园地里勤勉劳作和奋力耕耘,播撒着生活的诗情种子,收获了一路的诗意芬芳。作为一个诗歌编辑,他甘心为人作嫁,发现好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作品,推动诗歌辇毂的不断前行。
月色江河
网络媒介出现后,微信成为一个重要的视听工具和交流方式。月色江河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新质媒介,由此他出版发行了《中国微信诗歌年鉴》,并发起成立了微信诗歌学会。借助微信这一传播手段,诗人们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平台中相逢和切磋,而普通读者也可以邂逅自己心仪的诗人和喜欢的诗歌,从而很好地找到了诗歌阅读与大众趣味之间的契合与关联,为一个时代的诗歌发展和文学风貌做出忠实的见证。
牧野
牧野是诗歌场域里的一个甘于奉献的“诗歌义工”,他担任中华文艺网总编辑、朦胧诗社社长、《世界诗歌》副社长等职,还组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歌团队,为广大的诗歌爱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好的诗歌平台既是在甄选优秀的诗歌作品和寻找优秀的诗人,又是在对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不遗余力的宣传,从一个层面奋力地推动了诗歌事业的发展。
诗集奖
费一飞《一边走,一边爱》
正如《一边走,一边爱》的题中之义,“一边走,一边爱”象征了诗人在不同地理空间和职业身份之间自由穿行的动人情景,也表征了诗人在现实与诗意之间游移穿梭的人生境况。费一飞的诗歌散溢着一种温和的爱的光芒,这种爱的光芒经过了时间的浸润,显得优雅而从容。诗人的叙述清澈澄明,语词简洁干净,是对他人、对自我、对这个世界以及对爱本身做出的美好的阐释和注解。
周永《呐喊》
作为一个书法家和诗人,周永的诗集《呐喊》呈现出一种诗意之美和艺术气息。自古诗书画同源,古人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境界,对应于书法,周永的诗集《呐喊》应该是一部狂草之书,有着不甘沉沦和不愿从俗的桀骜之气。“呐喊”作为一种精神姿态,体现出来的是诗人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内在精神的飞扬,其笔墨的酣畅淋漓和力透纸背,历历可见。
王芬霞
《风从云中牵出了一匹马》
王芬霞的诗集《风从云中牵出了一匹马》,在对日常生活和人生情感的描摹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开阔的胸襟气度和豁朗情怀。诗人的诗歌语言是平淡质朴的,但其中渗透着一种哀而不伤、悲而不怨的中和之美,在踔厉奋发的昂扬之气之外,也流露出对于生活的无奈屈从和对于苦难的隐忍宽容。
新锐奖
周端庄
周端庄的诗歌有着女性的感性和细腻,着意于细节的凸显和幽微处的打开,诗歌语言隽永而清新,叙述理性而又飘逸不定。诗人善于在寂静中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辨析和倾诉自我内心的声音,使内在情绪与自然律动产生了谐和的共鸣和感应。诗人注目于一些微小的情绪与感动,她的诗歌只是一朵小小的花瓣,打开的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丰富世界。
阿仁
阿仁的诗歌有着沉思冥想的宁静品质,他努力捕捉自然景物和人的内心的那些不易察觉的波动,制造一种富有禅味的诗歌意境。诗人运用一些充满寓意和饱含隐喻的诗歌意象,并以俳句一样的短句形式,营构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禅悟境界。并且,诗人用交互错迕的画面叠加,赋予这个世界以颜色和质感,创设出了一种别有意味的诗意空间和禅意空间。
应文浩
应文浩的诗歌关注一些朴素卑微,同时也是清澈明亮的事物,使他的诗歌蕴涵和散发着神性的光芒。诗人喜欢围绕一个具体的诗歌场景展开描摹,来置放和呈现那些诗歌意象,并赋予这些诗歌意象以人格化的特征。借助这些诗歌事象和意象,诗人要传达出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谦恭姿态,以及对于天地万物的足够敬意,表现出一个诗人可贵的谦逊品格。
附录
第七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揭晓
在广大网络读者、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学者和七位评委的大力支持与精诚合作下,第七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21—2024)的评选工作,秉持“公开、公正”与“公众性、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历时一个月(2024年7月21日至2024年8月21日),于公元2024年8月22日正式揭晓。
按照既定的评选规则,经由七位评委两轮票决,创作奖、批评奖、翻译奖、贡献奖、诗集奖、新锐奖得票前三名,即为最终胜出者。
在此,特别感谢广大网络读者、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感谢所有评委严肃、认真、负责的评选工作。
以诗歌的名义,向第七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21—2024)的十八位得主,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中国当代诗歌奖(2021—2024)获奖名单
(按得票多少排序)
创作奖
远村、曹有云、西可
批评奖
徐敬亚、罗小凤、子午
翻译奖
卓振英、丁立群、钱志富
贡献奖
王爱民、月色江河、牧野
诗集奖
费一飞《一边走,一边爱》、周永《呐喊》、王芬霞《风从云中牵出了一匹马》
新锐奖
周端庄、阿仁、应文浩
(以姓氏笔画为序)
庄伟杰 《中文学刊》主编 博士 批评家 诗人
吴投文 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 批评家 诗人
杨志学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主编 博士 批评家 诗人
张智中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 翻译家 诗人
张 智 混语版《国际诗歌翻译》季刊总编 博士 诗人 翻译家
高亚斌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 批评家 诗人
唐 诗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主编 博士 诗人 批评家
评委会主任:唐 诗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辑委员会
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IPTRC)
混语版《国际诗歌翻译》杂志社
202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