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OG 球鞋爱好者的角度来说,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毕竟上一代的消费群体对着球鞋还是运动装配的认知,渐变到各种顶级娱乐明星的身份认证,现在这一波代言蔡徐坤的操作,到底卖点在哪里?故事在哪里?创意在哪里?
然而他的粉丝们全都在说,链接在哪里?
球鞋走到了现在,说是有了文化也正确,变成了新生代衣柜里必须要有的配件也没错,可是到头来的本质,都还是生意。
而这个越做越成熟同时也越分裂的生意,要出彩确实要对眼前的市场有着足够的认知,和自己品牌清晰的定位。“成熟与分裂”这两者并不是违和地存在,只是说明这现在的消费者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应该购买什么。如果再给予“成熟与分裂”多一点时间,就会酝酿成了“信仰”。
什么是“信仰”?就是从一个人开始注意到某种东西,然后被它吸引,深入了解后再决定用它来做人生的楷模,久而久之长年累积,就演变成了不可动摇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就是这个人的“信仰”。
你需要清楚的知道,“信仰”的出现只有好没有坏,每个人都喜欢“好”的东西,追随着它们算是股正能量的发生。有时候我们不了解也不认同某一股庞大“信仰”,仅仅只是我们对着它们,还没有足够的了解。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人有很多追随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他们的跟随者才知道,为什么 Travis Scott 的演唱会能够那么疯狂?为什么 YE 用一个「E」音符 就直接能让人尖叫流泪?这些都是我认可的信仰,未必是你认可的。
那么科比对着超越自己的执着,乔丹对着胜利的渴望,詹姆斯影响整个联盟的统治力,这些都是上一代球鞋爱好者认可的信仰,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虽然伟大,但同时也知道他们都是凡人,喜欢他们之余也某程度上原谅接受了他们生活中的瑕疵。
然而这些“信仰”的背后本质,其实也是“生意”的一部分。每一个信仰都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这些商业价值,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变现,而这些方式需要到多个品牌来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所以“信仰”和“生意”两者之间需要关系密切,才能有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我再说回 AVIA 蔡徐坤的合作。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两者都需要彼此,AVIA 需要巩固国内生意的盘子和快速破圈的商业策略,蔡徐坤需要有着更多品牌的深度合作,来丰富自己的偶像定位。
AVIA 选“对”了人,蔡徐坤选“对”了品牌,而这个“对”的指标,是品牌历史新高销售数据。
至于这合作会让人感到不太舒服,直觉地觉得这些都“不对”,主要原因还是新生代的“信仰”的脱离自己的“信仰”的认知,看不明白了。
其实,也要和你说,你会不会已经...不是品牌要投放的消费群体了?
我的上一篇文章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绪,认为球鞋文化不应该是这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信仰”,低谷时坚定不移,再把它做起来。
再喝了几杯酒,沉淀下来之后...
我再问问自己,那么那些没时间,等不及时运到来的品牌们呢?他们应该坐以待毙,怪自己存活在不对的时代?
Avia 和蔡徐坤的合作,仿佛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所以,也就有了这篇文章。
球鞋世界现在都处在“成熟与分裂”的混沌期,彼此都抓不到稳赢的方程式,阿迪达斯用上了陈冠希然而陈冠希却自己去找了 Jennie 来助力,彪马专注于 Rosé 仿佛找到了新方向,连耐克本来想用权志龙和 Travis Scott 来打造新生代的商业王国,却发觉他们也脱离不了经典鞋款的枷锁。
在这个时期,我们会看到运动品牌都敢于尝试各种可以延伸扩展的可能性,方能找到破局的前进道路,当然既然要破局,就要背负言论,就仅要看着未来的目标前进,不去理睬周遭的风风雨雨,就像耐克的广告说着,”胜利不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经典,也是这样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