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快速崛起的 New Balance 确实需要从耐克那里学习更深层的粉丝营销,如何让受众群体持续有着购买商品的欲望需求,而不是要什么就给什么,这种“求仁得仁”的慷慨将会让生意增长更加困难。
想象一下,我很想拥有一双非常经典的美制 993,New Balance 出了元祖灰配色满足我了,而我又在想买几双看似经典可是有着不同气质的配色,Made Series 突然间也出了很多配色弥补了我长期的需求。
在短时间内买了不到 20 双自己“想要”的 New Balance,突然间有一种 “我买够了” 的感觉。
就…不再买了。阿Nel,公众号:阿Nel带你浪逼你延迟满足感的 Air Jordan 1 "Lost & Found"
自己喜好的审美是被影响的,还是自主性选择的?无论如何,这两者到最后都会形成消费,而消费的观念,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10 多岁的消费观大多数是填补需求(也因为预算有限),20 多岁则倾向追求群众认同感,30 多岁开始成熟,已经知道哪个是合适自己的,也会开始追求质量。
我说了那么长的篇幅,就是要说明,为什么近期 New Balance 会有让人“买够了”的感觉?那就是深度喜欢 New Balance 的受众群体,都是已经超过了 30 岁的成熟年轻人,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经济压力,消费也渐渐开始理智,购买球鞋的要求开始追求质量,不会因为时间而失去时尚性的鞋款。
这是我想象中的用户画像,他们愿意花大钱买双顶级鞋款,可是却不会把自己的鞋柜堆到满满的 New Balance。所以 New Balance 快速地填补这群粉丝的需求之后,销售瓶颈就来了。
从生意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几个月前耐克才说着 New Balance 的崛起让他们感觉到危机,怎么知道其实这只是昙花一现。
那么 New Balance其实需要做些什么呢?快速地扩展受众群体,积极地把品牌形象年轻化,说服 20 岁的年轻人来购买 New Balance 鞋款。要知道 20 多岁的年轻人是在摸索自己喜好的关键期,和没有生活压力让他们有着充足的预算,所以耐克的 AJ1,阿迪达斯的 YEEZY(暂过去式),都是他们的心头好。
New Balance 当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也用上了韩国潮流巨星 IU 来做品牌代言人,要针对性让年轻受众群体都会购买其鞋款。效果显著吗?确实还可以,可是却还支撑不到整个生意。
可能我是用着耐克的标准来衡量 New Balance 所以觉得这种变化有点慢,New Balance 本身也可能就是要用这种懒洋洋的节奏来对应市场。New Balance 可能认为,只要各个营销做到位,品牌年轻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真的是那么简单,没有危机吗?其实还是有的。
就像 Air Jordan 1 High OG 和 Air Jordan 1 Mid之间,是有鄙视链的存在的,耐克在生意的考量上,严格地控制 AJ1 的产量,再用着 AJ1 Mid 去冲业绩,长期下来很多球鞋爱好者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对着 Mid 开始宽容,对着 High 也不再那么执着,鄙视链虽然还在可是已经不碍事。
然而在 New Balance 里面,这种鄙视链的情况还是非常显著。市场上成功的 2002R 和 1906R 是个好的开始,成功引起 30 多岁粉丝的购买欲,可是 New Balance 如果要在休闲区域站稳脚跟,他们需要做得更多,让 20 多岁的消费群体也不抗拒时尚性的走量款。
是不是品牌经典的气质太显着,而造就了品牌难以吸引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
说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情。
会不会其实,New Balance 应该再来一次深度的内部头脑风暴,来探讨一下,New Balance 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运动品牌,未来的生意蓝图应该是如何?
是纯休闲,偏休闲,还是其实要兼顾运动?
可能我本身太怕 New Balance 想要做又做不好的态度(看看篮球品类和滑板品类),我真的认为New Balance 现在还在摸索中前进,还没确认未来走向。
我也怕,市场也没那么多耐性,等不到 New Balance 想清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