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却变得不一样了,大家都已经开始醒觉,都认为,球鞋...在整体搭配上,不应该是主角。
耐克在三年前用着饥饿营销炒作熊猫 Dunk,算是个一宗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Z世代对着球鞋一知半解的消费群体,都被营销洗脑变成无脑跟风的韭菜,稍微喜欢时尚的,都想要有一双熊猫 Dunk,这趋势让熊猫 Dunk 在这几年非常大火,在街上基本上都是随处可见的情况。
这当然是耐克要的商业成果,可是对着球鞋文化来说,这是好事吗?耐克这样做会导致市场有什么变动呢?
我试着把自己套入 Z 世代的小朋友们的想法里面,感受一下他们买熊猫 Dunk 的体验,我试着用第一视角把我自己的的感受说出来...
购买前...
“
尝试了几次之后,我放弃了官网,也知道了有得物这个平台,可是耐克官网 699 的鞋款,我真的不舍得用 2000 块的溢价来购买,所以我开始去耐克的实体店找这一双鞋子。
我找了几家耐克的店铺包括我当地的旗舰店,他们都说鞋子卖完了,叫我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发布消息,之后我知道了这双鞋子会每个月不定期地在耐克店铺发售,我就等下一个月,一大早就去排队。
等到了发售日,一大早我就去排队,我看到了店铺有着人山人海的鞋贩子,他们都看起来不像善类,然后也看到每个贩子都雇用了无数人来排队买鞋子,男女老少都有,我看到这种场面,快快溜回家了。
回家路上我再想着,既然这双鞋子困扰了我几个月,我就在「得物」买了它算了吧...
”
购买后...
“
买了鞋子后当然要穿上它,穿上它的时候确实挺夺人眼球,很多人都上来询问我如何买到这双鞋子,当我说了我在「得物」购买之后,就会问我用多少钱买下这双鞋子。坦白说这时候体验到一双鞋子带来的瞩目度,超过了我的认知。
当然也有遇到穿同款鞋的年轻朋友,有几次彼此都会讨论如何买到这双鞋子,有几次得知他们都是用原价卖下来的,我也只能尴尬地报以微笑面对。慢慢地察觉到原来鞋子的坑那么深,除了官方网站和直营店,还有官方发售球鞋店,倒卖球鞋店,倒卖平台,甚至莆田高仿。
再过了几个月后,上街撞鞋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让我开始感觉到了不自在,更不自在的是街上开始有人指着我脚上的鞋子议论纷纷,仿佛要把我归类成“韭菜群体”。
我不再穿这双鞋子了,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
如果认同我上面我写的,你就会认同其实购买熊猫 Dunk 之后的体验,并不是那么的“好”。背后只是赤裸裸的商业炒作,而对着球鞋文化来说,更像是个灾难的开始。
熊猫 Dunk 的趋势发生在这几年,像是个消费教训,也更像是打了激素的消费观念,让 Z 世代的消费群体知道什么是饥饿营销,什么是炒作溢价,一个疯狂盲目的购买决策所带来的体验会是怎样。
这都让他们醒觉。
他们已经清楚知道球鞋的本质是什么,它应该是我们日常穿着的搭配之一,而不是全身的瞩目焦点。当这醒觉的群体越来越多的时候,熊猫 Dunk 也就开始卖不动了。
之前喜欢球鞋的朋友们,要走到醒觉这条路可能需要个五年十年,熊猫 Dunk 的出现,让他们半年一年就走完了。
醒觉后会怎样,我们已经知道了,也看到了耐克的疲乏无力,更知道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那么容易地被忽悠了。
球鞋的新世界,要到了。
下一篇,再说阿迪达斯的 Sa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