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回去,真的觉得当时的耐克是幸运的,在品牌遇到了销售瓶颈的时候,接触到了庞大蓬勃的日本市场,多个二级球鞋商家都从美国搬运耐克的商品到日本市场然后卖着让人惊讶的二级售价(这也是因为 90 年代日本是处在经济高峰,有着庞大的消费能力), 耐克在深度了解后,知道日本有着无限的潜力,开始培育着日本市场。
以上说得这段话冥冥中造就了现在的局面,好的影响就是造「神」成功,沾上日本设计元素的鞋款得到全球的亲睐,让耐克找到了新蓝海新方向,用着东边的影响力继续为着品牌创造新鲜感,坏的影响就是耐克在当时体验到了稀缺性,热度炒作和二级市场的威力,不介意和二级市场大卖家 Chapter 合作,让他得以创立 atmos,哪来今天的局面。
那时候的耐克使用日本忍者的元素,做出了「忍者鞋」Air Rift,20 年后再用日本「禅」的元素推广了后来烂大街的 Rosherun,日本元素在球鞋市场上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推广伎俩,而且还屡试不爽。
这趋势看起来,有点无奈。
不可能我们做了那么久,现在却要做回 100 美金的球鞋市场。
这一次的薄底趋势有着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是运动品牌方推动的营销方向,有没有发觉到近期的新鞋款营销,都是以女生为主导?我的解读是,喜欢球鞋的男生群体,看不上目前的薄底鞋,而这些鞋款对于女生群体来说,她们觉得这些鞋款有着新鲜感,薄底鞋也更倾向于她们已经熟悉的平底鞋,对着这些鞋款,她们比男性群体更有购买欲。
真的是这样的,我真的很难想象到现在还有男生很执着地的想要购买一双鬼冢虎,这都是我们都看腻的鞋款了。
说到这里,可以明确地感觉到现在的球鞋市场已经不再是男性导向,更像是需要女生强大的购买力来支撑了。所以当薄底鞋款开始出现芭蕾舞鞋,柔道鞋,瑜伽鞋,都不要觉得奇怪了。可是换个角度来说,「薄底鞋」确实脱离了男性球鞋市场的传统审美,之前薄鞋底形态的鞋款都不在“球鞋”的范围内,所以当运动品牌方想要用女生来主导这个趋势,也是非常合理的。
我觉得这几年的热度炒作去到了巅峰,让每个球鞋爱好者都感到疲劳,疲劳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就是已经变不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创意,再来就是经历太多太热度炒作,买不到鞋子的感觉确实让人沮丧。现在的我们面对的是疯狂派对之后的沉寂时刻,找不到新方向的情况下,只能暂时被动性的配合市场。
很多年前我就写过,球鞋的趋势是自然酝酿出来的?还是品牌可以操控的?我可以断定的说,想要尝试去操作市场,就要有被市场背叛的可能性,所以品牌方对于趋势的掌握,还真的是个玄学,也是个双面刃,耐克栽了,阿迪不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