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间”:在无限可能性中创造教育人生的意义

教育   2024-11-22 20:22   江苏  

1

“在之间”:抵及教师的心灵诗学

几乎所有的哲学命题都是简洁的,但意蕴丰富、宏大、深刻,具有审美性。“在之间”正是这样。

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诗歌作为他的呼吸、脾气、声音。他的梦想是在日常生活中,将启示的闪光延伸为持久的真理,因而他要《为激情辩护》。

他提出“在中间”即沉浸在生活常规中,不能忘记超越性;同样,在向神圣靠拢的同时,不能忽略普通、具体、特定的东西。其实,扎加耶夫斯基意图以此来定义“存在”:人要永远处于现实和超验之间的行走状态。

书的前言,景凯旋对“在之间”作了解读:如果“永远待在高处会变得疯狂,而永远待在低处又会变得厌倦”。他又说,“我们在这里读书思考、聚会讨论,然后又回到日常生活,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在之间’的存在,也是‘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的意义所在”。

其实,“在之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具有一致性。“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不是不偏不倚,而是要求得平衡,旨在关系的和谐,这是一种大智慧。教师离不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活,但要让日常、烦冗的生活有理想信念的照耀。我们常说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一种“在之间”的最佳的教师生存状态,也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生动演绎。

从“在之间”到“中庸之道”,不难看出人类轴心时代的智慧,文化交相辉映。如今,“在之间”迁移到教师发展中,是谓教师的心灵诗学。试想,教师“在之间”的生存状态,多么具有行走、向前、不停流动的审美境界!

2

“在之间”:在生活中创造意义

时空之宏阔,不在外面世界,而在内心。内心世界是教师的精神宇宙,只有改变内心世界才能改变外部世界,最终改变自己。“在之间”似意义澄明之境,厘清文化与教师心理、行动的关系。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傅国涌在《向古老而常新的抒情传统致敬》中说:“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文化从零开始”,而“诗是中华民族‘活着的传统’”,那些有幸在时间中存留下来的美好诗篇因美而幸存,并在那里等待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与它们相逢……正是这润物无声的等待成就了文明的代代相传——教师要用今天的行动,在回归的路上创造教育的未来。当传统经过时代实践和阐释,成为未来的时候,教师发展才会踏在通向明天的基石上。

  •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人不能离开现实,他必须站在田野里,但田野里的人必须有精神之问,在追问与寻找中成为“明天的我”。夏中义在文中阐释了这一关系:“‘精神之问’归根结底是须问人为何活着,能否按照理想的角色自期而活。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比今天更好的‘明天的我’。当‘明天的你’在此刻召唤你,你就要竭尽今天之努力,不苟且、不躲闪、不动摇地克服障碍,去接近明天的自己。”“精神之问”映射的是一种“士的精神”,只有真正“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时,理想才会来到你的身边。

  •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

中国教师一定要站在中国大地上,但又须走向世界,用人类的文明成果丰盈自己。倪闽景在文中说,“从世界看中国,站在世界看教育,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在中国’与‘在世界’”。他比较教育史上三对同时代人物:孔子与苏格拉底、郑和与哥伦布、徐光启与伽利略,“千年的发展中有机遇、有辉煌,也有遗憾,而这与教育深切相关”。教师应当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实现、提升自己,在想象中创造自己与教育的未来。

  • 在科技与人文之间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实施科教强国战略。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实施“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素养。一如夸美纽斯所说:“一切天生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科学离不开人文。书中言:“在技术文明下造就了马尔库塞意义上的‘单向度的人’”,当前我们也面临着现代性造成的一种“空心化”。人文精神好似拉住脱缰野马的缰绳,教师应该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搭起支架,让自己与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书中充溢着“在之间”的双轮飞转,互相激荡的情景与气象。如果作个小结,那便是坚持人的超越性,在生活中创造意义,丰富教师心灵,形成新的心智模式。

3

“在之间”:构建教师人生意义坐标

多元化的价值观让我们困惑甚至迷乱,需要我们进行价值澄清与选择。无限的可能性,并不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犹如森林里有天使,也有魔鬼一样,需要我们去审视。

《教育,在之间》为我们提供了“压舱石”:《士人与学人》——指明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生命之敞亮》——追求人生三重境界;《回归教育常识,培育完整的人》——探索并把握人发展的规律;《当下的审美重建》——以美育人,以美其身;《顺应人类积极天性,走向生命的“福流澎湃”》——在深度体验中,物我两忘,达至一种极致的幸福巅峰状态……正是在这些可能性空间,教师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坐标。

坐标的轴心是什么?离不开自己——我。但教育家精神启迪我们,要“心有大我”。我深以为,“大我”是儿童,是学生,“至诚报国”要从教好书、育好人开始。所以,立德树人是坐标的轴心。朱永新先生的那篇《儿童的哲学情怀像花儿一样需要阳光》,让我们再一次掂量出肩头沉甸甸的使命感;《让学生创造着成长》也在暗示我们,只有教师创造着进行教育,学生才能创造着成长。

读着《教育,在之间》,我又一次体悟到,在教师与教育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弘扬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因为,我们和教育家都“在之间”。

- END -

作者 | 成尚荣

来源 | 《優教育》第43期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延伸阅读 ——

回答2023:循美的阶梯,拾阶而上,以行动致敬美好教育 | 伊顿纪德·優教育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精彩回顾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精彩回顾

▲一方池塘:连接、互助、共生 |《優教育》第42期简报

▲重新想象未来学校 |《優教育》第41期简报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