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与美相遇,积淀生命中美的基因 | 《優教育》43期卷首

教育   2024-11-22 20:31   江苏  

在哲学家康德的美学观中,美来自直觉,凭据事物的完善使人内在舒适。这一判断类似东方的“终极关怀”,凭自然之魅滋养精神,思亘古不易的原初直观,照心性与物象间的节奏、感应,思与境偕,神与物游,天人合一……
审美心灵感应,区别逻辑思辨,却能感发心灵从审美往思辨转进,成为逻辑的起步。一个人如是那根“思想的芦草”,终会冲破藩篱,抵达人性深度、历史厚重与艺术广大,抵达美的本真与人的意义。
教育是唤醒心灵转向的艺术,在认知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美可以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如果说辨析真、善难免具有张力乃至锐利,那么,美比善与真都来得温婉,似乎上天因为体恤人,而将美镌印于真善之上,以克服入世的重负与丑陋,让人进入到“存在的恩惠”中。以美的标尺丈量教育,构建美育立校新路标,我有以下粗略领悟:
一者遵循教育的节律,借由审美自由中间态,助推感觉被动态,转进到思想意志、想象创造的主动态过程。
二者审美力、好趣味是理解力的组成部分,先使学子成为审美的人,得到美的乐趣,生成美的人生观。
三者美与善的领域紧邻,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关系亲密,学校美学情景需要美丽心灵来照料,当审美的移情作用延展了教育边际,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真实内化为学子精神底色。
四者课程中自觉附着美善的价值指向,构建知、情、意融贯,全人涵育的大美育课程范式。
五者学校以美育浸润行动,在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准备的情境中,让美成为动词,使得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美育意涵,激活日常审美化。
构建美育新路标,让美成为一所学校的高级教育表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好教育发生着,负载变化时间中恒准的美的价值,学生沉淀出他生命成长中高级的文化基因,教师显现出特有的博雅人格与精神长相。
直面现实的内在紧张与逼促焦虑,美在当下教育中失重,“美的空间”被压缩,优雅似乎在离我们而去,社会环境凸显的功利化价值驰骋一马平川、丛林式竞争险象环生、单向度禁锢偏执扭曲……如何摆脱现象世界的限制与奴役?答案仍在于重拾“美的精神”,因为美是自由的呼吸,美育程度是人性化程度的基本标尺。
美从何处觅?这一问题意识也始终牵引伊顿纪德团队,十五年来遥巡于美的阶梯,在众多学校开展《美的第一课》,意图从美的仪态举止,揣摩美的共相,指向知识之美、思维之美、精神之美的广阔领域;《優教育》媒介致力于教育的价值与美,大老师慷慨馈赠,举办了近三百场教育思想力讲堂。上海教育出版社集萃出版《教育,在之间》,一个美的剪影,敬呈教育人品评指正……
李泽厚先生暮年,心愿21世纪成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 关注人的心灵才智与精神属性的教育学世纪;永远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美育代宗教”,并告喻世人,“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在今天世界的痉挛与阵痛中,唯愿世界不会因缺乏审美力观照而裸露出它物理、粗陋乃至酷烈的一面。这也更加有赖教育人在荒原里遍植百草,在焦黑中栽培种子。万物皆有裂痕,那也可以是生长美的地方。

- END -

作者 | 陈忠

来源 | 《優教育》第43期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延伸阅读 ——

回答2023:循美的阶梯,拾阶而上,以行动致敬美好教育 | 伊顿纪德·優教育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精彩回顾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精彩回顾

▲一方池塘:连接、互助、共生 |《優教育》第42期简报

▲重新想象未来学校 |《優教育》第41期简报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