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在养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是甘心付出的,甚至极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惜牺牲和委屈自己。但问题是,到头来,孩子好像并不体谅自己,做事情一意孤行,很少考虑家长的感受。
为孩子付出错了吗?为什么越付出越心酸?
1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公园玩,那个公园里有一个挺大的湖。差不多下午五六点,天色有些暗下来,我们准备返程,就沿着湖往门口走。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对母女,女儿想要划船,但妈妈不是很同意。就听到妈妈跟孩子抱怨:
天都快黑了,就不能早点回家吗?
我一早就跟着你出来了,都要累“死”了!
你就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吗?
孩子一路无话,就只是听着。当时我心想,今天这船,是划不成了吧。
然而没想到,快到码头的时候,这位妈妈说,行了行了,今天带你去划一会。然后俩人就向码头走去。
这一波“操作”,让后边走着的我也是表示很混乱。明明那么累,那么不情愿,为什么最后还是拔腿走向了码头呢?这样的做法,真的会让孩子以后更考虑家长的感受吗?
2
关于上学期间买手机,每次想起来,我都有很多委屈。我似乎总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被迫使用其他人用剩下的,或者降级买一个便宜但自己不喜欢的。
在我的印象中,“手机”总是跟负面感受相连,每次想起,冲到我脑海中的第一幕,都是我想要一个并不贵、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我爸妈则坚持,让我用一部其他人用过的,我并不喜欢的旧机器。
我还记得,那一晚我哭着表达自己的诉求,然而最后结果就是被无视,父母都觉得,有个手机就行了,哪那么多事儿。
如果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我觉得委屈,也情有可原。但如果我理性地回忆,其实关于手机的故事并不只这一个片段。
应该是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我换过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两侧有彩灯的那一款,那是当时很流行的机型,也是我自己的选择。然而,这些相对美好的画面,都不会在第一时刻冲进我的大脑,也没有成为我对手机问题的第一印象。
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家长,我们很多时候会跟孩子讲结果。就像公园里的那位妈妈,将来肯定会说,最后还不是依了你,大冷天地划了船?
大人觉得,最后孩子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好的,孩子就应该有好的感受。但对于孩子来说,内心其实就像为了手机抗争的我。尽管结果可能有美好的瞬间,但因为过程太不愉快,每当想起这件事,都会觉得委屈更多。
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觉得委屈,最后都满足你了,就说了点话就不行了?而孩子也觉得委屈,虽然最后可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那一路的被数落,被抱怨,早已先入为主地成为了对这件事的记忆。
2
真实
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真实的父母比完美的父母更重要。而真实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边界,做不到不强求。
像公园里妈妈那样的场景,我自己也经历过。带孩子出来玩了一天,精疲力尽,但孩子依然活力满满,想玩这个,想玩那个。但我一般的选择是,如实地跟孩子表达,今天我真的好累啊,玩不动了,我想回家。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是想尽可能地想要让孩子玩得尽兴。就像那位妈妈,即使心里很多怨气,嘴里抱怨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去满足孩子。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表达和经历是有些混乱的。他分不清,妈妈说“不”的时候,到底是真的不行,还是只是说说?
如果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但如果我们在各种批评抱怨之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那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达成所求的手段。
这样的经历只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抱怨只是暂时的,最后她还是会满足我。那孩子下一次做什么选择,会怎么坚持,自然不言而喻。
真实的另一方面是,做不到就不美化,不要用攻击孩子来避免否定自己。
关于手机的话题,多年之后我慢慢懂得,我们家条件没有那么好,父母希望我节俭一些。
于我而言,节俭不是问题,我也愿意为整个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让我难受的是,从没有人如实地描述家里的情况,而是想要通过指责我需求高,想要得多,来压抑我想要的感受,让我觉得想要就是错。
前几天,我跟先生讨论给他换一部手机,旁边的女儿说,她也想换一部新手机,换掉目前在用的我原来的旧手机。我本来想说,你那么小小年纪,要什么新手机啊。
但想了想,我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我问自己,如果不考虑钱,我会介意给孩子买一部新的手机吗?
答案是,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我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买新的,但我一定不会这么大的情绪。
于是我跟孩子说,我们家目前的预算刚够给爸爸换手机,没办法给你换新的,你的手机能满足你的需求吗?如果可以,就先用一段时间吧。孩子听完,欣然地答应了。
作为家长,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做不到,甚至担心一旦露怯,孩子就不会尊重自己了。于是不惜以指责和牺牲孩子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完美人设。
但其实对孩子来说,真实的父母比“圣人”父母更值得被爱,因为“圣人”什么都可以自己来,而真实的人才需要被体谅,才需要别人的关心。
平等
最近几天,先生身体不是很舒服,想要去跑步,但一直没有成行。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因为孩子不想去。我说,你想跑步,为什么管孩子想不想去?
很多家长都和先生的想法很像,总是会考虑很多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但是忘了,在这个家庭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人,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应该被尊重。
当然,这个程度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大小来把握的。对于很小的孩子,一定是首先保障孩子的需求和安全,但随着孩子长大,天平可以慢慢向自己的方向倾斜。
我们家孩子已经八岁了,她有了简单的选择能力,也有了自己打发自己时间的能力,此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孩子最重要”的想法,更多地看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周日我们带娃出去玩,在一个小公园里,女儿想要荡秋千。玩了一会之后,我说,我和爸爸要去那边看一看。女儿说,她不想去。我说,没关系,你可以继续在这荡秋千,我跟爸爸去那边看一看。
孩子不想自己留下来,最后选择和我们一起去。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一味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那个人,在我看来不是爱。因为它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围着自己转,自己的需求就是应该被满足。
用平等的身份跟孩子对话,才是真正的教会孩子去爱,让他看到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有感受,有需求,并且值得被满足。
信任
说到平等的身份对话,就很难不谈到信任。
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会有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表现。比如,一边埋怨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关心父母,一边又在孩子想要表达关心时,表示拒绝,或者把孩子推开。
最近一段时间,我明显觉得孩子长大了。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每件事她都想要帮忙。
说实话,她来帮忙,对于我来说,真不一定是提高效率的事。但每次只要她提出来做什么,我都会给她时间让她做,并且在完成之后真诚地对她表示感谢。
我妈在做家务方面常说一句话,有那个功夫我早干完了。这估计表达了很多父母的心声。看着孩子磨磨唧唧,笨手笨脚,还不够费劲的,自己上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不管这个过程多慢,都是值得等待的。因为这个过程不只是证明了孩子拥有了做家务的能力,也同时在告诉孩子,我们需要你。
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中,最重要的就包括成就感,其中就包括“我能做成事”“我对他人有价值”。只有当孩子建立了这样的信念,他才会产生更强大的信心,愿意表达爱,付出爱,用行动展示爱。
而如果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以“嫌弃”告终,任谁都没办法始终保持热情,“被虐千遍,还待人如初恋”。
文章到此,也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再也不为孩子牺牲。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当孩子的需求更重要,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孩子。只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还应该时时看到,真实、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永远好过立完美的家长人设,保全所谓的父母面子。
育儿不仅是在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父母得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修炼“真实地做自己以及做真实的自己”的意念和功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在那些未被“妥善对待”年月里,我们试图通过用一层一层的防御机制将自己的赤诚之心缠绕包裹,只为不再经受那猝不及防般的心灵苦痛。但这个过程,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不能做真实自己”的代价。
而育儿给予了我们“重返童年”的入场券,当我们手持这张入场券回到过去时:
你有心力看到当年那个怯生生的自己吗?
你有能力带ta回到当下吗?
你有智慧安抚ta的灵魂吗?
你有途径从中收获爱自己的勇气吗?
借着养育孩子的福气,重新把自己富养一遍,在精神的祥和中做自己最好的倾听者,倾听源自心灵深处的美妙心语。
- END -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