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学教育,做中国好校长”主题研讨会 | 精彩回顾

教育   2024-10-29 20:30   江苏  

10月26日,由《教育家》杂志社发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学术指导,伊顿纪德《優教育》协办的“深化科学教育,做中国好校长”主题研讨会在上海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提升部主任林静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肖思汉与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广州等120余位校长教育人,重新理解“科学”,走进科学教育课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让教育转向为创新而学。

科学与人文同源,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精神

杨雄里在致辞中指出,在万事万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权威都是相对的。科学需要权威,但是我们更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权威——既要尊重权威,尊重知识,也要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对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既要让青少年意识到科学的发展性,又要遵循科学的“三严”精神:严格、严密、严肃。尊重不断出现的新事实,尊重新的发现,不断进步,这是科学家应秉持的科学精神。

《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家》杂志为了弘扬教育家精神,鼓励教育家型校长涌现,启动了“寻找中国好校长面孔”的系列活动,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研讨,让“好校长”的理念与经验,得到传播与推广。他认为,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科学与人文同源,而非相互对立。伊顿纪德《優教育》执行主编单婷婷结合伊顿纪德十余年教育实践表示,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不是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应该走向更开阔处,不仅要“科学教育”,更要“教育科学”。我们需要确立科学的边界,观照人的价值和意义。科学与人文融合,才是创造的本源。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王渝生认为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兴趣与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科学家也可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孩子还不是真正的科学家,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使孩子在实践中逐步了解、学习、熟悉、习惯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游戏规则,使他们从“天生的”科学家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王渝生还提到,我们不仅要讲“科学教育”,还要讲“教育科学”。教育教学要遵循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特别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规律,以及教育本身作为一门科学的内在规律,并不断纠正科学教育中不科学的偏向。

“科学的自然属性是求真,社会属性是向善,而艺术属性是向美。”王渝生提出科学不仅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不是死的东西,而是科学家群体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的社会功能之一是教育,即作用于人类心灵。

科学教育加法新路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

林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提升部主任)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复杂、综合、跨学科、结构不良的问题,具有社会性、开放性、伦理性、科学性的特征,涉及高阶思维与跨学科知识、能力与实践等内容。林静从四个方面作出阐释:一是社会性科学议题进入课堂,一定要跟现实连接,让议题真实发生;二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身份,应以不确定性作为教学话语,以“答案的完全开放性”彰显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科学思维;三是结合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建制,提升人的科学素养;四是教师应基于本土、联系课标,进行多维、跨学科的融合学习,以情境思维、创新思维进行框架设计。

最后,林静总结,“教育有时让孩子丢失了自己”,社会性科学议题跨学科学习的模式具有问题驱动、情境支架、显现思维、三维融合的特点,应让孩子拥有具身的体验,以不确定性来驱动SSI-L,用“感知、探索、决策、应用”(4M)的模式驱动学习;以社会性科学论证、科学推理、科学建模建构SSL-L学习策略。

科学教育课堂,如何观察与分析?

肖思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
回到学生学习过程的视角,肖思汉把正在发生的科学课堂置于“显微镜”下,细化观察、测量、制作、领悟等课堂动作,从而更细微地理解“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为问题寻找故事,为故事寻找证据,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认知,分析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

何谓情境?“情境既不被视为一个变量,也不是一种(既定的)环境,而是一个适应、重组才智的游乐场。”分析情境,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在其中适应并创造。“动手”,在科学课堂上意味着更细微的动作,如“松开”“拧紧”“端平”“提起”……何谓课堂参与,主流的学习科学认为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语文、数学、历史等课堂上,手慢慢隐于认知之后,而在科学课堂上,这双手又凸显出来,推动学习从螺旋式走向核心,推动学生从“新手”到“老手”,成为“专家”。肖思汉提出尊重课堂上的“微小”和“日常”,建设教研相长的专业实践共同体。

为高质量科创教育做“加法”,校长如何作为?

倪闽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

“所谓科学就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所谓技术实际上是在应用了一种或几种现象之后乔装打扮出来的”,倪闽景援引波普尔、布莱恩·阿瑟的表达,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谈起。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工具化的时代,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教育?

倪闽景提出,教育将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创新的发生,一是新的脑神经回路拼接而成,从而创生新思路;二是由行动带来新发现;三是在对现象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新现象与旧技术搭配出新组合。“伟大不可以被计划”,创新源于多样化的大脑与行动,让缺点与错误也能成为资源与优势。科学素养是一种行为,在不懂的时候要相信科学,在对某个知识通透理解时要保持怀疑,要让每一个课堂都成为教育创新的重点实验室,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点燃孩子的梦想魔法师。

新时代,学校推进科学教育的困与解

当下科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误区与难题,开展科学教育要解决哪些难题?应该践行怎样的儿童观,自主成长为具备科学素养的教师?如何用“科学教育+”构建多样化的科学教育实践?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作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他提出,过于功利的科学教育会产生“目的性颤抖”,也会束缚住学生。科学教材存在滞后性,但能提供给教育者一个有价值的框架,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目标,以多样化的活动达成目标。同时,教材是一个“起跳板”,教师在树立新教材观的基础上,认识到科学与人文内生存在的本质,以人文精神拉住科技主义的“缰绳”,进而走向科学教育的深化。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袁芳认为,当下的“科学探究”被滥用或者绝对化,多数科学课堂中的探究等同于传授和套用步骤,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式未必与学生的认知逻辑契合,可能会遏制学生的思想火花。学校应扩展科学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和校外教育、社会场馆展开合作,并让学生参与更多结合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通过“科学+阅读”“科学+项目化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多非正式学习空间。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校长李洁认为,当下对科学教育的界定更多是给孩子输出精准的科学知识,并以单一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如此就将科学素养边缘化。教育者要为学生马蹄杂踏的点子搭配充足、自由的思想时空,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帮助他们把这些点子付诸生活。正如今天的这堂课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有好的老师在引领,没有预设的课堂才是孩子需要的科学课堂。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校长郑炜谈到,他最大的困惑是教师要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成为真正具备科学素养的教育者。科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教育要让孩子在广阔的生活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美、趣、真、善。科学是在“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一种提炼和发现,因此科学教育不能局限在狭隘的生活,而要走向广阔的生活中。同时,科学和人文归属同一来源,要修复科学和人文的对立或割裂,从而更好地落实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素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科学教师郑欣针对“科学教育”“科创教育”“技术教育”等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认为科学课堂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是启发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也主动花时间去学习科学。科学资源已然丰富,但学业压力带来的问题使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参与其中。从每个教师的课堂做起,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热爱大自然。

走向科学教育的深化,学校何为?
科学教育是落实教育哲学的重要抓手和题中之义。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校长李元介绍了学校科学教育的特色探索历程,即“面上推进、点上突破”,以普及教育、培养兴趣、培养志趣逐次上升,形成分层、分类、点面结合、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金字塔。在科学教育中,李元特别强调“合作”,在科学学习中,特别强调“输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让科学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建设,使科学教育同学校原有的传统教育哲学相得益彰。

对世界负责,对全球负责,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集团)校长潘旸认为,SSI教学旨在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广场路小学构建了在地、城市、云上三种体系,解锁“场馆里的科学课”,用活系统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让校友场馆“可亲可感可学”,把科创的素养深深刻录进每一个师生的DNA里。科技与人文的联姻,让心灵歌唱直抵灵魂深处。

教育就是生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副校长张端以“全面禁酒是否可行?——中学生如何理性认识酒与饮酒行为”的具体案例,阐释社会科学性议题的两个关键意涵:“科学性”是以科学知识和原理去推理和论证,“社会性”则要求以经济、道德、伦理等价值观认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社会性议题的课程设计,要推进学生科学思维、学科观念、探究实践、健康生活和社会责任的发展,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百年来,全球气候真的变暖了吗?”“家庭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SSI项目负责人武慧娜以两个案例为切入点,分享社会性议题的教学实践带来的变革:一是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自主生成新知;二是社会性议题迫使教师放弃传授标准答案,让学生在科学推理中协商、共情,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三是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站立之处出发,伊顿纪德·優教育十余年间采撷、传递优质教育资源,在各地主办、协办近300场教育思想力讲堂,并陆续搭建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教师的“第三空间”, 读、写、说,问、思、辨同时发生,将“尊师重教”刻在流程里,以行动服务教师,服膺教育。同时开展『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行动,创建儿童思辨哲学课堂,协作开展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创新思维项目,创设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我们意愿做教育同道的同行者、教育生态的共建者,协力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让教师创造着工作。

- END -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延伸阅读 ——

回答2023:循美的阶梯,拾阶而上,以行动致敬美好教育 | 伊顿纪德·優教育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精彩回顾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精彩回顾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優教育·湖上雅集精彩回顾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優教育·DIE教育戏剧论坛精彩回顾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優教育TALKS·湖上雅集精彩回顾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