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科严重?父母完全不值得焦虑

教育   2024-11-10 20:30   江苏  

我家孩子初中成绩还挺好的,上高中以后明显跟不上去了。而且偏科的问题很严重,本来他觉得物理很有意思,结果每次考试单科都是倒数,尤其是高二分科以后,偏科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现在孩子非常痛苦,怎么努力成绩都不见好转,陷在选错科目的自责中。我们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迷茫的高中生妈妈


“偏科”是大部分传统学校的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孩子和家长会陷在成绩和分数的怪圈里出不去,想要帮助孩子,首先得对“偏科”有正确的认识。跳出应试教育的语境,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看待“偏科”,才能真正找到破局的关键。

1

“偏科”是正常的,孩子没有问题

人的能力有八个维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部分,有的擅长空间智能、数学智能,而有的则擅长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等。

同时,每个孩子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同,根据体验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孩子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集中型、发散型、同化型、顺应型四个风格。我们最熟悉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属于集中型学习风格。

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如果把孩子的能力比作一个木桶的八块木板,那么考试所要求的能力仅仅只是其中的两块。孩子明明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却在以考试和成绩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被认为是“偏科”——大人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了学习成绩这部分,忽略了其他能力,只要不符合大人和应试教育期待的孩子,都成了“偏科”。

青少年生命复元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课程设计师邓豪分析道,在传统学校里,我们本来追求的“全人发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只有“智”的部分是容易量化评估的,也就是考试打分,而剩下的四个方面,虽然有对应的课程,却无法直观地在孩子身上看到成果。

因此,无论是领导、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把目光放在容易出“教育成果”的“智”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几个部分的发展和成长,也忽略了孩子更多的特长和优点。

尤其是中考高考,是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其要求比日常的检验式考试要求更高。对于不擅长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没有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而这成为了他们的“过错”。

2

“偏科”的孩子也可以培养成材 

“偏科”是人的常态,脱离出应试教育的语境,它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

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偏科”的人完全可以成材:偏科的全红婵可以成为世界冠军。事实上,已经有中学把培养“偏科”的人当成教育目标了。

以加拿大安省为例,他们9-12年级的必修课分别是:8门、7门、2门,而选修科目,11年级有66门,12年级有78门。越到高年级,必修科目越少,选修科目越多。

图片来源:公众号《往事与随想》

78门课程包罗万象,而且针对不同的出路都有相应的课程,无论是想考大学、考大专,学习艺术还是学一门技能毕业后直接工作,都有得选。

比起国内高中把刷题放在第一位,加拿大的高中不仅传授知识,更在意帮助孩子探索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试想中国高中毕业的孩子,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自我和未来的专业的?大部分孩子只是在根据学校、分数、就业情况、人云亦云的意见瞎选。

3

家长该如何帮助陷入“偏科”困境的孩子?

了解孩子,是帮助孩子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父母把对孩子的期望与外界的要求等同,他们看到了什么专业是稳定的、好赚钱的、有未来的,然而根本没看到自己的孩子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甚至在外界的压力和期待下,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一些人批判考研名师张雪峰?他可能很了解填报专业的技巧、职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需求,但他一定不了解你的孩子。

而一旦接受了张雪峰的这套理论,更会强化家长对于未来职业的偏见,这才是真正扼杀了孩子,让他们走上不擅长不喜欢的道路,让本可以自由飞翔的孩子折翼。

大家都默认“考上大学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以后再说”。然而正是因为不知道要往哪里前进,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眼前的考试上,一旦考不好就完了。

邓豪分享了进入职业创造阶段的同学婷婷(化名)的例子:在尚未休学前,婷婷一直焦虑于自己没有参加中考,没有初中文凭,以后也拿不到高中文凭,好像人生的路就在这里断掉了。当她陷入这种焦虑中时,外人不论怎么劝都没有用。

直到她找到了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艺术疗愈,她才开始真正着手为那个目标做出努力。她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成人自考拿到本科学历,从而申请国外的研究生。

当确定了目标后,她才发现人生的路没有堵死,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在朝着目标靠近,越走越踏实。

而且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要勇于尝试、勇于犯错,每一条走不通的路,都在帮孩子找到那个ta真正想要的目标。

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学不好甚至厌恶某个科目,其背后原因可能是复杂的:除了本身不擅长这个科目的学习外,也有可能是老师的讲课方式让孩子不喜欢,甚至可能因为厌恶老师从而对学科产生消极情绪。

孩子往往无法分辨自己消极的情绪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厘清这部分,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难题。

本文转载自青少年生命复元,欢迎关注。

- END -

作者 | 复元伙伴
来源 | 青少年生命复元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
教育人的“第三空间”:教育同道人生发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 |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倪闽景:“在中国”与“在世界”: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 | 夏中义:士人与学人: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 | 致教师:为人师之精神谱系与专业成长 • 在之间 • 優教育文化客厅开幕 | 景凯旋:在之间,寻求更高的人生 | 星空下的人生路,既不价值空悬,也非沉沦世俗,教育“在之间”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

在每一个意义中诞生,趟过时间,庆祝生长 | “我—你”相遇:愿每一位教师行吟在大地之上,用全部的存在与辽阔的世界不期而遇 |李庆明:“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田野的召唤带我从书斋走向一线 | 曹勇军:一位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 | 干国祥:真诚而深刻的阅读为生命埋下新的叙事可能 | 人文教育者樊阳:在阅读与行走中,投身于对“人”的理解 | 张延银:以自然尺度丈量生命: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 | 成尚荣: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傅国涌: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 | 张文质:在多元的生命交集中,“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 每位教师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打开明亮的日常,过一种审美的教育生活 | 成尚荣:一间书房联结着过去与未来 | 李庆明: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 | 陈文艳×赵艺:菜畦边的对话 · 一位校长与一名教师如何雕刻闲暇时光 | 张延银:只有在行进中事物才有意义 | 殷涛:从事着根的事业,涛哥想活成一朵花 | 詹大年:徒步穿越108公里戈壁,只是为了好玩 | 夏昆:闲暇的闲暇——我的阅读、写作与游戏



新课标·新课改主题论坛·校长研讨会
重置系统,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伊顿纪德以“行动提案”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 “深化科学教育,做中国好校长”主题研讨会 | 扩优提质,从课堂变革做起 • 第六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 拥抱AI时代,迎接新教材 • 第三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会 |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 2023“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 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 • 精彩回顾 | 回归教育本原,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2023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 | 创造 • 探究 •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 | 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新书发布会 | 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 | 中英国际教育论坛:返本新开,重新设计教育的价值与美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