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孩子谈生命与死亡?
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段时间也很恐惧,后来我长大了,也到最艰苦的地方呆过,慢慢成熟坚定了很多。我的孩子长大以后,甚至曾泪流满面地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集中在两端,生命的开端和结尾,这两端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死亡,我们来讲讲怎么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
何怀宏
1
我们知道地球大概有四十五亿年的生命,那么人类呢?其实人类的历史并不很长,可能只有几百万年,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只有一万年,也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我们到现在都不能确认,在距离数万光年的星球上,是否存在着跟我们一样的觉得自己很智慧的生物。
我们知道,地球上人类的进化,在这一万多年,尤其是工业革命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个体的生命,能延续到现在都很不容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经历了我们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各种风险。当我们终于将生命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当然要非常珍惜。
我们可以说,生命的奥秘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我们确实知道了很多,比如说人是由猿类演变的,知道了地球的历史,知道了宇宙的某些历史。但是,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圆圈,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
所以我们对生命不能不心存敬畏,它是那么美丽而神秘。我们每个人都要小心呵护它,呵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这个奇迹继续延伸,充分展现,开花结果。
2
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发出他自己的光彩,每个人在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贡献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有时候会思考是否有些生命的价值比别的生命价值更重要。如果在基本生存这个层面上,应该说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因为当我们感受到生命至上的时候,那么生命的价值是作为目的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手段的价值。如果仅仅是作为手段的价值,那确实可能会有差别。
所以我们说生命的价值,第一条就是生命本身宝贵,由此引申出第二条所有人的生命是同等宝贵的。古人有一句话,就是说哪怕是贵为天子,欲望也不可能全都满足。在今天来说,过一种体面的生活,人之为人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潜力。
另外我们从地球史、生命史、人类史中可以看到,其实所有的生命都是相通的,如果追溯我们的祖先,我们会知道,没有前面的生命形态,也不会有后面复杂的高级智慧的生命形态。我们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尤其到了今天这种全球化时代,不可能再像过去有各种各样的文明,那时候地中海有很多不同的文明,东亚有好几种文明。
文明有时候会此伏彼起,这里衰落了另外一个地方兴起了。全球化时代意味着人类真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是这个共同体衰落了,可能整个文明就衰落了。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珍惜自己生活的家园,就是因为地球包括人类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
3
我们究竟是为自己活着还是为别人,这个确实是让人非常困惑的问题。
如果简单地说,我们就是为别人活着,这个别人首先就有很多的别人,为谁活着呢?哪怕我们再爱一个人,比如父母和孩子,我们还是不能代替他承受病痛,不能真切地了解到他的各种想法,他还是要自己去忍受,我们只能鼓励他。
所以我们可能还是要考虑,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应该自立自信、自强自矜,这是正面的事,但是也会有负面的自恋、自私等等。我们不如说,个体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它能够恰当地把握这两个方面。在为自己发展有意义的方面,比如自立、自信、自强,要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益,其实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器,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也不能够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其实也是让孩子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能够让他独立。
当然,我们最好能够把为自己和为他人这两者结合起来。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社会的努力,如果这个社会制度的安排能够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考虑自己的发展和成长,这种成长和发展还不会损害到别人,那就最好了。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最好能找到一个契合点,找到一个自己乐意干又能够对社会有意义的支点。
4
除了谈论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免不了也会聊到死亡。很多家长对这个话题讳莫如深,也有些家长觉得这个问题难以回答。
怎么跟孩子讨论死亡,这的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或者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哲学最中心的问题。但是怎么跟孩子说,这个还是很费思量的。我想这个可能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要严密。可能还是尽量不说,或者是用非常完整的甚至是象征性的东西来讲,对比较幼小的孩子,则只能安慰他。
还有就是要看个性。如果这个孩子是很敏感的孩子,可能就没办法回避,尤其他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感受到他不是独自来承担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即使不主动说,也要密切地观察,比如最近如果孩子非常害怕黑暗,害怕独自一人,这时可能就要考虑他是不是想到了这样一些问题。另外如果照顾他的亲人,比如家里的老人走了,这个时候就要去考虑,是不是要让他有一点准备。
对死亡主要有以下类型的思考:一是孩子想到他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会死去,他就会很恐惧,因为是自己最亲密、最依赖的人。二是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的死亡,自己也会长大也会变老,最后也要死,这就是人类心理。
孩子其实比我们很多中年人更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成年人要面对很多具体的问题,要解决养家糊口等各种各样的事宜。但是孩子会考虑一些比较根本的问题,例如生死的问题,但是这种考虑是比较具体的。他当然最后可能会考虑根本的问题,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更恐惧:如果整个人类都不免于灭亡的话,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要非常密切地关注孩子,注意他们的心态、动向。有一些事情的确是比较明显的,有些突然的变故我们会考虑到,但还有一些事,可能会悄悄地潜入他的内心,这种更要小心和注意。哪怕我们开始说不出很多道理,但是我们握着孩子的手,和他在一起,让他感觉他不是孤独的,这个很重要,我相信爱和智慧能解决这个问题。
5
当必须跟孩子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怎样进入这个话题,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比如一个亲人故去了,我们有时候会对孩子说,他去天上了,或者说变成天上的星星,这对比较小的孩子是合适的。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肯定还是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有时候也必须让孩子意识到死亡的严峻性,故去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其实从古到今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这是自然的规定,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去看待他们。不人为地加速,也不要害怕。
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不容易。有的哲学家说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向死而生。但问题就在于,孩子前面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有些东西的确可以告诉他,但有些以后再想也不迟。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治疗人对死亡的恐惧,还可以帮助人们在某些事情上完成注意力的转移。
死亡的确让人害怕、恐惧,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没有死亡也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更让人恐惧的。每个人都永远活着的话,很多事情可能都失去了意义,反正人是不死的。你会发现,面对不死,我们可能也会不知道如何寻求人生的意义。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经写过一个剧本叫《禁闭》,想象人如果永远不死是什么情景。如果人们就这样活着,过去的爱恨情仇,仍然都互相清清楚楚地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活着变得可怕。这个剧本把永生的黑暗面展示了出来,它让我们看到不死其实也是不可思议的。
对于死亡的恐惧,有的时候在于不知道死后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死亡意味着什么?死后还能留下什么?没有一个死后复活者,所以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但是可以简单地说,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其实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验证,只有死者才能验证,但是死者再也不能复活。这个问题类似于问我们出生之前是什么情况。三四岁之前的记忆不是我们自己清楚的,更别说出生之前。我不会太关心出生之前的事情,而更关心死后。因为生命是一个既成事实,而死亡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关心孩子,要跟孩子保持一种爱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有些问题,不一定有一个很确切、很固定的答案,因为如果答得很简单,可能不多久又会被推翻。但是要让孩子感到他不是孤独地面对这些沉重的问题,让他知道还有父母和他一起分担这些事情,和他经历过同样的问题。随着时间延续,孩子慢慢对世界有更多的认知,慢慢地可能就走出这种恐惧了。
6
孩子对死亡的思考,经常是在一种具体的亲子关系中展开的。他们可能会问爸爸妈妈,你们可以永远活着吧?我不想你们死。我们怎么回答呢?我们可以说,我们尽量活得长久,活到你不再害怕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陪着你。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
当然,有的孩子可能还会说,有一天我死了,你们会想我吗?岂止是想,我们父母亲人朋友,只要活着,都会尽量努力地准备着阻止这样的事情。
人死了会留下什么?古人说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功、立言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能力,有时候还要运气。但是立德很多人能做到,立德就是树立一种道德的榜样。做得很好很突出的,就是我们说的圣贤。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圣贤人物、英雄豪杰或艺术大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三不朽的任何之一。但是好在还有一种不朽就是中国人很看重的——家族的传承、血脉的延续。在我们的身上,能看到父辈祖辈甚至更早的先辈的影子。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的生命还会继续,活在你身上。
7
这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是不是完全有权处置自己的生命,包括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拥有绝对的权利?在我看来是没有的。他有一种比任何其他人都更优先的权利,但是没有一种完全绝对的权利。
我们每一个人的降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的不同是,人类的存活需要其他生命的维系。他必须依靠外界他人的帮助,才能够活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凭空长大,无缘无故活到现在的,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他人的付出。因此,我们要教会孩子对这个美好的世界常怀敬畏,常怀感恩。
- END -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