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症更可怕的心理危机,正在这一代孩子之中蔓延……

教育   2024-10-20 20:30   江苏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本文来源:公众号“蓝橡树”(ID: blue_oak)。

“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越来越多人反馈的“孩子找不到玩伴、缺少同龄社交”的现象,正逐渐在儿童中成为趋势。

对于不少孩子,尤其是上小学后的学龄儿童,闲暇社交已然是奢侈品。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排满的课外班、不离身的家长,还有眼花缭乱让人沉迷的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无不剥削着孩子正常的社交机会。

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已经让这一代孩子深陷社交不足、沉迷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其危害程度可能远超抑郁症。

当孩子们聚在一起,不嬉戏玩耍,只会低头玩手机,这个社会的病就严重了。

1

社交无力:越长大,越孤单

3岁时——“小区里找不到合适的玩伴。”

6岁时——“聚会时躲躲闪闪,不敢主动找别人玩。”

9岁时——“家里来客人了,总会找借口回房间。”

12岁时——“整天躺在家不出门,撵都撵不出去。”

15岁时——“朋友圈只存在于网络上、手机里,现实中不交流。”

从小时候的“找不到玩伴”,到大一点的“不会找人玩”,再到成年后的“懒得找人玩”,“社交无力”正在一点点地削弱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也侵蚀他们的心理健康。

等到父母某一天觉醒,哀叹——“孩子越活越孤僻了”殊不知,孩子是“越长大,越孤单”。

研究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表现出社交上的恐慌。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一种“弱社交”乃至“无社交”状态。

从前父辈那一代人,与小伙伴一起漫山遍野、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的美好童年记忆,在现在这代孩子身上,已经成了越来越难得的奢侈品。

人是社会性动物,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社交需求是每个人需求层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需要在与人的日常互动中,满足自身的“情感与归属需求”,从而向上获取“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期待需求。

可惜,我们这一代生长在温室中的“花朵”,虽拥有更多亲人众星捧月的呵护,却更少机会与同伴自由共处,甚至连共处的玩伴都是父母挑选过的。

同伴间有矛盾了,双方父母经常在争执开始前就“出手相助”,让“花朵”们错失经历风雨,去抗争、去适应、去成长的机会。

更别提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每日行程表充斥着满满的培训班,上学放学呼朋唤友,逛逛小卖铺,偷吃小零食的美好童真,都变成了父母接送后奔波在各个培训点的舟车劳顿中。

就连课间十分钟,仅剩的自由玩耍时间,都因为学校严令禁止追逐打闹,高声喧哗,而变成只能待在教室,“上个厕所都要打报告”的窘迫境地。“厕所社交”甚至成了孩子们每天为数不多可以一起玩耍的时刻。

所以,这一代孩子看似生存的世界更丰富多彩,走过的城市景点更多,但其实内心的世界却比从前更封闭。

他们拥有的只有“温室”这一方屋檐下的空间,接触到的人群是流动的、片面的、没有深入交际的。很多孩子在小区里居住多年,却找不到青梅竹马的好伙伴;同窗六年下来,还记不全班上同学的名字;成长到十几岁,也没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心灵知己。甚至在成年后回头看,成长的回忆里,单薄得只有自己。

在“情感与归属需求”这块,孩子从小缺失得越多,对自我和现实的把握感就越弱。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孤儿”,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和游戏领域,寻找存在感。

小时候没空交朋友,在长大后变成不愿交朋友。“社交无力”的回旋镖,正在一点点击碎这一代孩子的现实感,让他们越活越真空。

2

社交焦虑:警惕“弱社交”带来的“心理宅”

美国心理学家埃伦•亨德里克森,曾经讲过男孩吉姆的故事:

吉姆从小就是个“社恐”,不擅长交朋友,害怕人群多的地方,遇到熟人也会习惯性躲在妈妈身后。上课不敢回答老师问题,课间不敢跑出去玩,集体活动也很少看到他的身影。

老师发现吉姆的异常,向他母亲反映情况。结果,吉姆妈妈毫不在意,认为:“我儿子不过是有点害羞。后来,吉姆长大了,这份“害羞”,令他错过了喜欢的女孩,丧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埃伦•亨德里克森说:社交焦虑的本质,是担心暴露,而不是简单的性格内向、害羞腼腆。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小心谨慎,对新环境持有观察、警惕的态度,在不熟悉的人前不敢表达自己。这些“抑制自我(behavioral inhibition)的行为,都属于“社交退缩”的表现。

可是,很多家长会将“内向”和“社恐”混淆,认为孩子只是个性如此,不爱与人接触。

1980年,哈佛大学做了一个“儿童行为抑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恐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内向是一种性格特征。前者是焦虑、恐慌,后者只是不喜欢热闹。

实验的专家找来一群小孩做游戏。发现一部分孩子会积极融入,一部分孩子会在一旁观望。观望的孩子中,一部分仅仅只是好奇,而另一部分孩子是很想参与,却在努力克制。

等这些孩子长到13岁,专家们发现,有行为抑制的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交焦虑。这部分“社恐”的孩子,并非性格内向导致的“社交退缩”,而是长期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压抑自我的状态,“弱社交”甚至“无社交”的成长过程,使得他们缺乏社交经验,所以长大后就表现为“社交焦虑”,“恐惧建立亲密关系”。

北大的袁岳博士在《从社交恐惧到社交厌恶》一文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存在社交障碍的95%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学期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从小就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读书考试。”

美国《心理学年刊》刊文指出,玩伴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缺少玩伴,日后更容易孤单、忧郁、焦虑,遇事易退缩,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数据表明,在许多的校园霸凌事件中,孤僻、内向、缺乏正常社交体验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害者”。而且,小时候长期缺乏同龄玩伴的相处,也会使得孩子患上“心理宅”。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由于人类天生的不安全感作祟,从出生开始,就会拼尽全力融入集体。”

可是,当孩子渐渐习惯了远离同伴的生活,适应了独处,内心就会如同枯萎的植物,放弃了向阳而生的追求。心理越来越宅,个性越来越孤僻,也容易对人生越来越消极。甚至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摆烂姿态,发展到厌学、对抗,甚至抑郁、走极端的境地。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的人格成长、心理能量,都需要在“关系”中去激活。如果一个人长期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和外界交流,会影响到人格完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恐惧建立长久的关系、不擅长经营亲密关系、无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社交焦虑”无不影响着孩子们健康的身心成长,也埋下终身难以抹平的伤害。

3

社交力:增加“亲密接触”,建立长久关系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的陈默老师曾痛心疾首地呼吁:过去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这一代孩子缺乏玩伴,陷入“无社交”之困,也是功利化教育背景下,孩子童年所付出的“牺牲”之一。

“孩子正在失去童年”“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儿童心理科爆满”无不提醒着我们当下的社会教育生态急需改变。尽管我们无法从制度上改变现状,但可以从力所能及的身体力行做起,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增加同伴间的亲密接触,培养健康的社交力。

  • 从“无暇社交”到“鼓励社交”

玩耍是一种学习。

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曾说:“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上大学的孩子缺陷更严重。”明尼苏达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Anthony Pellegrini经过研究发现,经常与其他孩子玩闹的小朋友,有较优秀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交技巧。

孩子天然是学习强者,擅长在实践中摸索:玩耍中哪些方案更可行,哪些规则更能让玩耍更顺利,哪些行为举动更受欢迎,哪些人的相处需要调整方式……

而这些收获,只能在实践中出真知。这也就代表着,当你执着于孩子多上一节课、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算数题时,看似高深莫测的运筹帷幄、组织管理、执行落地等等能力,孩子在玩耍中就能获得。

所以,完成学业之余,剔除不必要的课程,留出适当的留白空间,鼓励孩子在敞开的玩耍、深度的沟通和有趣的探索中,养成探索性精神,发展创新性思维,提高共情能力。你会收获一个会学更会玩、身心健康、眼里有光的孩子。

  • 从“监督社交”到“松弛社交”

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社交能力差,可能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控制高。

武志红老师曾指出,害怕社交的核心,是“被嫌弃”的不安。

“你太让人失望了。”

“你真的一无是处。”

“你看你,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从小在父母否定中长大的孩子,会陷入一种错觉——“全世界都不喜欢我,只要有一点错,就会被指责。”

所以,孩子们启动了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自我封锁与逃避。

父母过于精细的养育,过分周全的“保护”,看似保护网,实则是牢笼。无不削弱着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对独立社交产生畏惧感。

过少的社交经验、缺乏与人打交道的勇气、找不到融入集体的社交方法,也容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会让孩子一遇到问题,就想退缩到“安全港湾”中寻找庇护。

当孩子遇到社交难题时,焦虑的父母要管住自己想帮忙的手,闭上想说教的嘴,先给予孩子更多自己处理和解决社交问题的机会,也为他们创造更多遇见不同人群和环境的社交机会。

比起“出手相助”“以身相许”的陪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传授孩子面对社交困境时的解决方法,会让孩子底气更足、胆子更大、状态更松弛。

  • 从“指导社交”到“尊重社交”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所以,与其喋喋不休指导孩子应该如何与人相处,不如示范给孩子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和朋友相交、如何解决矛盾、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等等。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将同伴看得比天大,又敏感脆弱,很容易在社交中受挫。此时,比起指导,他们更希望得到共情和理解。

一句“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境”,远比一百句“你应该怎么做”更能走进孩子的心。

当孩子因体型被同学嘲笑时,陪伴他发现自身的美,重塑自信;当孩子被小团体排斥时,帮助他寻找更合适的朋友,建立新的朋友圈;当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遭受委屈时,倾听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当孩子更享受独处的氛围时,允许他站在人群之外,当那个默默鼓掌的人……

每一个“社交小达人”的背后,一定都有来自父母行动上的支持,爱的托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在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父母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构建一个有爱的小世界,助力他们迈向更大的新世界。我们无法终身陪伴孩子左右,但至少,可以教会他寻找同伴,结伴而行。

- END -

作者 | 立正妈妈
来源 | 蓝橡树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留言联系。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
教育人的“第三空间”:教育同道人生发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 |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倪闽景:“在中国”与“在世界”: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 | 夏中义:士人与学人: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 | 致教师:为人师之精神谱系与专业成长 • 在之间 • 優教育文化客厅开幕 | 景凯旋:在之间,寻求更高的人生 | 星空下的人生路,既不价值空悬,也非沉沦世俗,教育“在之间”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

在每一个意义中诞生,趟过时间,庆祝生长 | “我—你”相遇:愿每一位教师行吟在大地之上,用全部的存在与辽阔的世界不期而遇 |李庆明:“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田野的召唤带我从书斋走向一线 | 曹勇军:一位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 | 干国祥:真诚而深刻的阅读为生命埋下新的叙事可能 | 人文教育者樊阳:在阅读与行走中,投身于对“人”的理解 | 张延银:以自然尺度丈量生命: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 | 成尚荣: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傅国涌: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 | 张文质:在多元的生命交集中,“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 每位教师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打开明亮的日常,过一种审美的教育生活 | 成尚荣:一间书房联结着过去与未来 | 李庆明: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 | 陈文艳×赵艺:菜畦边的对话 · 一位校长与一名教师如何雕刻闲暇时光 | 张延银:只有在行进中事物才有意义 | 殷涛:从事着根的事业,涛哥想活成一朵花 | 詹大年:徒步穿越108公里戈壁,只是为了好玩 | 夏昆:闲暇的闲暇——我的阅读、写作与游戏



新课标·新课改主题论坛·校长研讨会

重置系统,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伊顿纪德以“行动提案”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 扩优提质,从课堂变革做起 • 第六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 拥抱AI时代,迎接新教材 • 第三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会 |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 2023“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 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 • 精彩回顾 | 回归教育本原,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2023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 | 创造 • 探究 •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 | 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新书发布会 | 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 | 中英国际教育论坛:返本新开,重新设计教育的价值与美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