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为“南菁高中”)起源自1882年的南菁书院,取自朱熹的“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之意。张世英在《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中谈到,“‘人天生都是诗人’,这种与人之本质密切相关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能力,正是人之‘菁华’与学之‘菁华’的核心”。2011年8月,南菁中学成为江苏省美育教育课程基地,全面开启“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项目。两种“菁华”在时间延续中使南菁高中孕育出“处处给人以愉悦的美感,陶冶着师生性情,孕育出师生心灵深处对美的无限追求”的美学视野。
1
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普通高中的美育课程建设,既要满足课程多样性,也要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在审美经验上培育审美素养。如何从宏大对象中找到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已属难题;若要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审美对象课程化,更是难上加难。
南菁高中面对的第一个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课程资源——对于大量普通高中来说,美育课程资源都很受限。但是,如果将“美育”从其主体(艺术教育)的视角中移开,换一种眼光扩展美育自身所具有的外延意义,可以将多样的世界纳入视野中。
就美育的主体来说,在地化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场地和文联、作协等机构都可以成为美育课程的资源。除此之外、立足于地方文化,系统性地让历史、民俗、人文遗存等丰富学校美育课程体系,也能发挥普通高中作为地方文化传承与知识生产机构的“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效益。而就美育的外延来看,素材性资源中的“经验”“感受”“创意”“交流”等也是可供开发的资源。
南菁中学坐落的江阴市自古为泰伯化育之邦,季子躬耕之邑,曾获故事、民乐、戏剧3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王维、辛弃疾、苏轼等诗人咏江阴的诗词作品有近百首;还是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和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举办地……将视角移至校内,依托沈鹏艺术馆、邢秀华艺术馆、明远书屋开设艺术鉴赏、美观研究等课程;从左宗棠、黄炎培到顾明远,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南菁人的痕迹;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态美学观被介入校园环境;通过情感保留而构建出南菁“家园天使”……
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引申出开发与利用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实践-体验式”,将课程资源的聚焦点从教材上移开,把课程开发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其二是“情境-陶冶式”,以“生活中的化学”课程为例,同学在参观完自来水厂后写下这样的见闻——污水“缓缓地流向出口,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清澈与污浊中间间隔着的是人工与科技的精巧”,“我体会到了水的来之不易”。这种源于实际社会生产情境之中的知识生成与情感体验,显然带有美学特征。
2
2009年,南菁高中已开展美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群研发,2011年,依托沈鹏艺术馆等独特的校内文化艺术资源创建美育课程基地。十五年来,南菁中学不断扩展课程范围,将“美育”从“中国传统艺术”的狭隘定义中解放出来,盘活、延伸学校的文化历史资源,实现由“传统艺术”向“传统文化”的过渡,从具象的物质艺术层面深化至其精神价值追求的境界。
从传统教育的角度看,知识的传递主要建立在人的感官和知觉层面。如果将与眼、耳、鼻、舌、手相对应的视、听、嗅、味、触觉称为“前五感”的话,那由“脑”所带来的理性思维,即知觉,则可称为“第六感”。就教育的过程来说,知识接受与理解之后,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外化,关键在于有人的意识和情感的参与,这就关联于人类知觉行为的“第七感”——美感,或称“直觉”——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应是教育所追求的高远境界。
美感依赖“前六感”。前五感可以归纳为“身”,而第六感与第七感,则主要体现为“心”。因此,美育应该是身心一体化的感性教育,这一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
南菁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Y型模式”,又被形象地称为“手电筒模式”。这一模式以“学生个性”为中心,往下是学生内向性自我情感与表达能力的淬炼,往上是个体走向由众多他者所构建的社会,其根本在于自我身心一体的情感。
由此出发,经过“个性”的中枢和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过程,学生的情感呈现出由里而外、由少趋多的放射性发展。
南菁高中美育课程理论框架图
增进学生“审美素养”,南菁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框架沿着三个方向展开。一是科学与人文互相渗透,在生活实践中延续美育学科思路,在课程中强调创生与诱发出审美的因子。二是以体验鉴赏为主要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从整体上、实质上把握美,并能说出“美之为美”的科学性、规律性缘由。三是将以传统艺术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更为深入、全面地介入美育课程整合之中,改变以往单一教学,实现多样化发展。
目前,南菁高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富于实践意义的“大美育课程体系”,概括来说,即“两轴、三级、五域”的美育课程总体结构。“两轴”代表南菁的过去与未来,“三级”是指学校课程架构按照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三个层次排列,“五域”是根据美育课程体系实践框架细化而来的“人文社科”“科技创新”“生活健康”“艺术创造”“公民社会”五个领域。
人文社科类课程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着眼于大者而不被琐碎的细节所支配。以此为育人目标,南菁高中开设了江阴考古、国兰与文化、大国崛起、全球经济等拓展课程。
科技创新类课程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力与实践力,使学生在教育中从获取“知识”层面上升到获得“智慧”层面;二是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和更新的视角去观察、分析问题。这一类扩展课程有:生活中的数学、物理历史中的美学、数学与哲学、科技伦理等。
生活健康类课程将“知识如何被共同活动着的人们所生产”作为出发点,更关注于知识的来源——生活,其目的在于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体会到一种生活的幸福。在这一认识上,南菁高中开设了形体之美、戏剧表演、陶瓷制作、单车运动、生存意义等课程。
艺术创造类课程具有基础性地位,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思维,让学生在透过艺术认识社会、丰富自我的同时,也学会以追求人类永恒价值的人生态度来看待世界、完善自我。这一类课程包括沈鹏艺术、空间美学、插画艺术、景观欣赏、惠山泥人等。
公民社会类课程强调“关怀社会,包容共生”。以“有思想会表达,有爱心能宽容,有责任敢担当”的南菁气质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对社会主动关怀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包容不同价值观。学校开设的这一类课程有:中学生领导力开发、全球公民素养、国际视野等。
如何通过特定课程的开发与既有课程的优化重组,让美育形成一种体系化的课程群?南菁高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课程融合、课程整合和课程综合三种方法。
课程融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审美元素,挖掘课程对象的美感,从而把散见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物质、人和事件之美通过课程呈现出来。教师需要为美育介入课程做出新的构想和设计,运用审美的“澄明之眼”,使知识焕然一新。南菁高中的校本课程“陶瓷之美与化学”的教学理念是突出陶瓷作为土与火的结晶之美的象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化学知识充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加工技术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课程整合是指围绕共同的主题来联系不同的科目,形成一门独特的美育课程。围绕课程整合而出现的审美课堂,在特定的审美对象的凝聚作用下,都可以显现出美的意义。例如,在“国兰与文化”系列课中,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欣赏兰花,向学生介绍灿若星河的中国兰文化;生物老师结合兰花实物,向学生讲解花的各部分名称;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到校艺术馆欣赏兰花国画名作……
课程综合即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文化课程、生活美育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和校园文化课程,这些“课程”脱离了课堂,是一种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美育实践活动。南菁一项多元文化展示的课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以班级为单位选择一个国家研究该国的历史文化并完成展示方案,被评选为优秀的方案将在每年的学校多元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展演。
3
从南菁高中体系化的美育课程群可以看出,“课堂”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空间。它是一个宏观而广阔的范畴,涵盖了从正式的教育机构到非正式的学习场所,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创设审美经验,在师生、生生之间传导。
2013年,南菁高中提出“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2014年,学校提出“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地方”,突出了课堂的“对话”“生活”“开放”“愉悦”等审美色彩;2015年,学校又提出“理想课堂”的主张;2016年,南菁高中举办全国高中“审美课堂”教学论坛,将涵盖了各学科的36节教学研讨课呈现出来,“审美课堂”这一概念基本成熟。
什么是“审美课堂”?在一节物理课上,学生提出一连串关于相对论的问题。对部分高中老师来说,要回答这些问题已并非易事,南菁高中的老师采取了继续激活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方式——他和学生一起提出几个问题,接下来,他们一起走进图书馆、微机房,研究起了关于相对论的著作。学生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获得了提升,而老师也借此共同学习的机会,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开发出“超纲”的物理校本课程。
南菁高中的审美课堂在形式上体现丰富与活泼,突出师生交往的情感属性,紧扣“教育第七感”,通过情感和价值提升来培育“完整的人”。
评价审美课堂,乃至评价整个美育课程体系,都不能只依赖于分数和指标,需要更深远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尊重主体、注重情境、强调过程、经由协商,重点应该放在师生是否在课堂中享受情感交往,并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最后走向师生一体化的共同发展——这也是对整个校园生活进行审美重构的组成部分。
“原本认为是极正常的日常生活经验,忽然就被一束前所未有的、超乎寻常的光所照亮——美感的光。”教育,需要追寻这样的“光”。它不仅是教育家杜威在一百年前对现代化生活的呼唤,也是列斐伏尔、海德格尔等美学家对现代性生活的反思。美育应该在有光的生活之中完成,这样的生活才算得上一种美学重构视野的教育生活,这正是南菁高中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愿景。
- END -
作者 | 马维林
来源 | 《優教育》第43期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