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工程师们注意到高炉顶总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CO溢出,而CO是用于还原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的还原剂,未被充分利用的CO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工程师们曾试图通过增加高炉的高度来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增加炉身高度可以延长气体与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CO的利用率。然而,尽管高炉增高了,尾气中的CO比例依然没有变化,这一现象让许多工程师感到困惑。
事实上,这是因为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同时,生成的铁和二氧化碳也发生逆向反应,从而又生成铁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刚开始只有反应物没有产物,因此只有正反应发生而没有逆反应发生。随着反应物的减少,产物逐渐增多,由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从而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升高。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宏观上看上去就像停止了一样,体系中的成分不再发生净的变化。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可以被打破,例如改变某些组分的浓度或温度使正反应速率跟逆反应速率不一样。也就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当工程师们通过增高炉身延长气体停留时间时,实际上可能并未有效改变炉内的反应平衡。
关于平衡移动,勒夏特列于19世纪提出了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即“如果一个平衡反应系统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或浓度)发生改变,系统会发生反应以抵消这一改变,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 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正反应则会加快,逆反应会减慢,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吸收热量,反过来阻碍温度的升高。直到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类似地,增加一氧化碳浓度或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会使反应正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跟物理中的楞次定律非常相似。
早在17世纪,化学家们就注意到有些反应似乎能在某一时刻停止,但不久后,新的现象出现:反应在看似停止的状态下,仍然存在微弱的反应和产物变化。1794年,法国化学家亨利·路易·维尔曼首次提出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反应并非完全停止,而是进入了一种平衡状态。但由于当时的实验技术和理论发展限制,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纽顿·刘易斯(G. N. Lewis)和其他科学家的努力,才真正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勒夏特列的平衡移动原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简而言之,是指在受到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或浓度变化的影响时,化学反应会朝着抵消这些变化的方向进行调节。例如,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当增加某一物质的浓度时,反应会自动向相反方向进行,以便减少该物质的浓度变化。同样,若提高温度,反应也会朝着吸热反应的方向偏移,以此来降低温度的变化。这一原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动态特性,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优化的理论依据。
化学平衡思想也可以用于理解对社会、经济等领域中的现象。
在社会层面,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系统时,必须认识到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经历各种外部冲击,如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但这些系统会通过一定的自我调整,恢复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正如化学反应会自动调整,以减小外界干扰,社会系统亦需在不平衡中找到新的平衡。
例如,即使在战乱年代,社会局势也不可能无下限地恶化。因为人可以从正义转向邪恶,也可以从邪恶转向正义,可以假设转化的速率与相应类别的个体的数量成正比。假如一开始只有正义的势力,那么总会有一定比例的势力转向邪恶,随着正义势力越来小,邪恶势力越来越大,那么从正义转向邪恶的速率就会逐渐降低,从邪恶转向正义的速率逐渐升高。直到两者速率相等,社会就会达到平衡。两方的势力达到稳定的状态。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推测,正义和邪恶势力都是除不尽的。因为一旦除去一部分,平衡就会向抵消外界影响的方向移动。
在经济领域,化学平衡的概念为我们理解市场机制和价格波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供需关系不断调节、趋于平衡的过程。供给过剩时,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反之,需求过剩时,价格上涨,供给增加。正如化学反应中的浓度调节,市场也会在压力和干扰下寻找到一个均衡点。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模型与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两者都强调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最终稳定。
化学平衡原理的启发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这一原理的理解,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科学实验中的问题,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智慧地调节自己,从而适应社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