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疾病
蠕虫袋征(图1和2)
该征象描述了动静脉畸形(AVM)的出现,动静脉畸形是高流量血管畸形,其特征是异常动静脉分流,中间没有毛细血管床。它由一个血管巢组成,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最终呈迂曲的“蠕虫袋”外观,在增强后表现出早期动脉增强和静脉引流。AVM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很高。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血管栓塞术或放射外科手术。
黑色蝴蝶征(图3)
这种体征描述了MRIT2*或磁敏感图像(SWI),显示主要位于脊髓背侧和颈髓中央灰质的对称低信号病变。类似于黑蝴蝶,提示有脊髓髓周静脉引流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T2*和SWI上低信号被认为是部分由长期静脉充血引起的出血。DAVFs可导致进行性脊髓病。识别这种迹象有助于DAVF的诊断,将DAVF与其他脊髓疾病如脱髓鞘病变和肿瘤相鉴别。
水母头征(图4)
这个征象提示发育性静脉异常(DVA)。多个异常扩张的髓静脉分支以放射状方式排列,流入更粗大的静脉,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美杜莎头部。作为静脉引流的非病理性变异,DVA通常在临床上无意义。然而,它可能与25-30%的海绵状血管瘤有关。
对吻颈动脉征(图5和6)
这种体征描述了颈动脉的一种罕见变异,它是弯曲的、细长的,并且在头颅中线触及。可在咽后、蝶窦内或鞍内发现,有时类似鞍区或咽后病变。对这种变异的认识可能有助于外科医生避开这些血管,尤其是在内窥镜手术中。
爆米花征(图7)
这种征象描述了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特征性MRI表现,通常称为海绵状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它们看起来像爆米花样,边缘呈T2低信号,在T2*和SWI开花。T1和T2信号根据所含血液代谢物的时间而变化。根据MRI表现,使用Zabramski分类法可将海绵状畸形分为四种类型。
Tau征(图8)
τ符号类似于希腊字母“τ”。它代表一个永存原始三叉动脉(PPTA)在MRA矢状面的外观。PPTA是一种永久性的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出现在0.1-0.6%的脑血管造影中(通常为单侧)。在胎儿发育期,三叉动脉在后交通动脉和椎动脉发育之前供应基底动脉(BA)。PPTA起源于岩骨和海绵窦颈内动脉(ICA)之间的连接处,沿三叉神经后外侧走行(41%),或穿过鞍背(59%)。
PPTA有两种类型:
SaltzmanI型:PPTA供应包括大脑后动脉在内的上基底动脉。后交通动脉、下基底动脉和远端椎动脉要么缺失,要么发育不良。
SaltzmanII型:PPTA供应小脑上动脉。它通常与胚胎型PCA有关。
缺血性疾病
条索征和空'Δ'征(图9)
条索征提示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DVST),通常在非增强CT上沿横窦可见,在轴位扫描上沿静脉窦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必须鉴别过度充血,因为静脉窦内的正常血液相对于脑实质通常略高密度。当脑实质相对于静脉窦变得更低密度时,在全身性脑水肿中也可见到假阳性索条征。
空的delta符号类似于希腊字母'Δ'。它提示DVST,通常在增强CT上沿矢状窦可见,其中造影剂勾勒出由非增强血栓引起的三角形充盈缺损。尽管是一个可靠的迹象,但它只出现在25-30%的DVST病例中。这种征象可能在血栓形成的早期(<5天)或晚期(>2个月)看不到,在血栓形成的早期(<5天),由于新鲜血块密度过高,这种迹象可能不明显;在晚期(>2个月),血栓内已形成大量再通通道9。
高密度MCA和岛带征(图10)
高密度MCA征是指非增强CT显示大脑中动脉(MCA)的局灶性高密度。它表明腔内血栓栓塞和MCA1闭塞。它是MCA梗死最早的影像学征象,与“岛叶带征”一起是指岛叶皮层灰白质对比丧失。
烟雾征或“Moyamoya”表现(图11)
“MoyaMoya”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思是“烟雾”。该征象描述了脑血管造影中类似烟雾的微小异常侧支血管网。这与前循环和上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有关,导致从窦纹动脉和脉络膜动脉生成大量侧支血管。当闭塞的原因是特发性时,它被称为“moyamoya病”。“Moyamoya综合征”由继发性原因引起,包括1型神经纤维瘤病、镰状细胞病、细菌性脑膜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放射治疗、肺结核和动脉粥样硬化。该疾病通常与儿童脑缺血/梗塞和成人出血有关。
珍珠串征或散落的珍珠征(图12)
“珍珠”为DWI明亮、ADC暗的病变,大小=<20毫米。“珍珠串”被定义为在前循环中单侧发现的一条线上有3颗或更多颗珍珠;“散落的珍珠”被归类为3颗或更多颗珍珠,分布在一起,以至于没有一条线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珍珠串”或“分散珍珠”的出现与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确定机制有关,并预示着急性中风。
白色小脑征或倒转征(图13和14)
这种征象描述了大脑半球的弥漫性低密度,伴随着灰白质分界消失,丘脑、脑干和小脑在CT上的相对高密度。它代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并表明不可逆的脑损伤。可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颅脑损伤、出生窒息、溺水、癫痫持续状态、细菌性脑膜炎和脑炎。
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机制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引起静脉流出道部分阻塞而继发的深髓静脉扩张。其他理论包括优先流向后循环和小脑幕疝部分缓解了升高的颅内压,从而改善了脑干等结构的灌注。
出血性疾病
血管造影阳性斑点征(图15)
这种征象被定义为CT血管造影可见的急性原发性脑出血内的单灶/多灶增强。它对应于活动性动态出血部位,是脑出血进展的独立预测因。斑点征不应与类似命名的MCA点征混淆,后者指急性缺血性卒中时外侧裂内的高密度血栓。
斑马征(小脑)(图16)
这个征象描述了小脑叶血液分层的CT表现,类似斑马纹的条纹图案。可见于幕上或神经血管手术中,可能继发于硬脑膜撕裂,常被解释为远端小脑出血。
肿瘤性疾病
盐和胡椒征(图17)
这种征象表明肿块的血供丰富,这是副神经节瘤的典型表现,例如MRI上的血管球瘤。“胡椒”代表多发血管信号缺失区,“盐”代表由于这些富血管肿瘤中的慢血流血管或出血导致的高信号病灶。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常见位置包括颈动脉体、颈静脉孔、迷走神经路径沿线和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