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胰腺囊性病变放射学特征

文摘   2024-11-04 10:35   天津  

                                                                                                  
博雅影像学

胰腺囊性病变是临床实践中相对常见的放射学发现,通常是偶然发现的。它们由一组异质性实体组成,WHO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区分上皮和非上皮病变,进一步细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其中一些病变存在恶性转化的风险。出于这个原因,进行放射学、内窥镜、生化和组织学技术,以尽可能接近诊断,从而决定适当的临床和治疗策略。

MRI是胰腺囊肿的首选影像检查技术。T2MRCP在检查病变和观察与胰管的关系方面非常敏感。T1可用于评估囊肿的内容,而DWI可以帮助识别实体成分。增强扫描显示囊肿壁中的结节和异常强化。CT用于识别囊肿内的钙化和建立与血管结构相对关系。在放射学评估胰腺囊性病变时,必须确定病变是否与主胰管相通,这可以近似于鉴别诊断。

与主胰管相通的病变


胰腺假性囊肿: 由富含淀粉酶的胰液组成,在急性水肿性间质性胰腺炎发作后持续4周。其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内容均匀的薄壁囊性影像,在T2呈高信号,在T1呈低信号。它们可能与单纯囊肿或NPMI难以区分,因此了解临床病史并对比以往检查至关重要的。病变可能与胰管相通[1]

147岁男性,腹痛,右侧髂窝有可触及肿块。冠状面增强CT扫描(A)显示与胰腺形态一致的巨大管状和囊性病变(星号)。冠状位(B)和轴向(CT2MRI证实了囊性病变,内部信号均匀(星号),与主胰管相通(箭头)。T1增强(D)未显示任何实性结节或其他明显强化。该病变提示主胰管NPMI和假性囊肿之间的鉴别诊断。对病灶内容物进行FNA超声内窥镜检查,但无明显粘膜内容物,因此最终归类为胰腺假性囊肿,术后确诊。


包裹性坏死 这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作4周后残留的坏死灶。该实体的特征性表现在于囊肿内容物的不均匀性,T1呈高信号区,T2呈低信号实性区,反映坏死组织残余。像假性囊肿一样,这些病变也可能与主胰管相通[图2]。

246岁男性,慢性胰腺炎病史,多次发作,最近一次发作是在3个月前。当前T2 (A)T1增强(B)显示胰腺尾部有囊性病变(箭头)。病灶内容不均匀,T2呈低信号实性区,无增强,与包裹性坏死一致。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IPMN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产生黏液的上皮性肿瘤。它们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受累导管的囊性扩张(继发于分泌的粘蛋白),内容物均匀,特征性地与主胰管相通。根据受影响的导管类型,NPMI分为3:主胰管、分支胰管或混合。

主胰管IPMN定义为主胰管大于5 mm的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无明显梗阻原因[3]。主支NPMI引起的导管扩张通常是规则的,不同于胰腺萎缩中的不规则扩张。有时由于主管道中的粘蛋白引起的引流困难,它们可能伴有相邻次级导管的扩张。

3:主分支IPMN的示例。MRI 3D胆管造影 (A)显示主胰管的弥漫性扩张(星号),以及相邻的次级小管的扩张(箭头)。增强T1 (B)中,在胰腺头部扩张胰管(箭头)发现一个实性壁结节。手术标本的组织学显示了一个主要分支IPMN的腺癌区域。

次级分支IPMN表现为单灶性或多灶性囊性病变,与主胰管相通[4]。这些囊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的,并且可能具有葡萄串的外观。

4:二级分支IPMN的示例。3D胆管造影(A)的MR图像显示胰头存在囊性多分叶病变(箭头)。囊肿和主胰管之间交通(箭头)可以在胆管造影薄层图像(B)上清楚识别。

混合性IPMN这些病变表现为主导管的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伴有相邻次级导管的囊肿或囊性扩张[5]

578岁女性被诊断患有混合分支IPMN。轴向T2A)显示胰头多叶囊性病变(箭头)。3D胆管造影序列(B)显示病变与主导管之间交通,主导管也扩张(星号)。在胰腺尾部(箭头)发现其他囊性扩张,它们似乎也与主导管相通。

IPMN通常无症状,但由于胰管中粘蛋白的阻塞作用,偶尔会导致急性胰腺炎。

次级分支IPMNs可能难以与其他囊性病变(如浆液性囊腺瘤或单纯性囊肿)相鉴别,尤其是当无法确定病变是否与主胰管相通时。在这些情况下,可能有必要进行超声内镜抽吸(FNA),因为病变中的粘液内容导致IPMN的诊断。

IPMNs是具有恶性潜能的病变,可以退化为腺癌。为了预测这些病变的行为,2017 年福冈指南区分了高风险标志和令人担忧的特征。

· 高危标志:实性壁结节≥5 mm,增强。主胰管直径≥10 mm梗阻性黄疸。

· 令人担忧的特征: 实性壁结节< 5 mm,有强化或无强化结节。主胰管扩张5-9毫米。增厚或增强分隔。囊肿大小> 3厘米。囊肿快速生长(> 5毫米/2)。胰腺导管口径突变伴远端胰腺萎缩。淋巴结肿大。血清标记物CA 19.9升高。

IPMN的管理仍然存在争议。主胰管和混合IPMN的恶变率较高,因此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尤其是当主导管直径为≥10mm时。对于主导管直径在5-9mm之间且无其他发现的病变,可以考虑更保守的方法。

对于分支IPMNs,外科手术通常适用于具有高危特征或恶性肿瘤FNA阳性的病变。对于仅表现出令人担忧特征的病变,通常进行FNA以决定治疗方法。对于无令人担忧的病变,FNA为阴性,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通常选择保守治疗。

不与主胰管相通的病变


真性囊肿先天性胰腺囊肿是良性且极其罕见的病变。影像表现包括非特异性囊性病变,与主胰管没有交通。它们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病或Von Hippel-Lindau病等疾病相关,这些病例中可能是多发性的[6]。该类别还包括其他良性囊性病变,其特征通常是非特异性的(潴留囊肿、间皮囊肿等)。

6:患有von Hippel-Lindau病的20岁女性。在冠状位T2A)和3D 胆管造影(B)的MRI上,可以看到整个胰腺无数囊性病变(箭头)。


浆液性囊性肿瘤这些是通常影响老年女性的良性病变。大约40%位于胰头,34%位于体内,26%位于尾部。它们也可能与Von Hippel-Lindau病有关,在这些情况下往往是多灶性的。其特征性外观包括具有分叶状轮廓和微囊性病变(尽管它也可能是大囊性甚至实性),有时带有可能钙化的中央疤痕[7]。当病变为大囊性且无中央瘢痕时,它们可能难以与其他具有恶性潜力的胰腺囊性病变(例如囊性粘液性肿瘤或分支IPMN)区分开来。在这些情况下,囊肿内容物的FNA可能有助于诊断,因为囊性浆液性肿瘤不含粘蛋白。浆液性囊性肿瘤的治疗通常是保守的。手术仅用于有症状的病例,通常是由于病变的占位效应。

750岁女性,胰尾意外发现囊性病变。轴位(A)和冠状位(BT2显示分叶状病变,呈微囊性外观(箭头),在其中央部分显示T2低信号,与中央瘢痕相符(箭头)。这是具有浆液性囊腺瘤典型特征的病变。


粘液性囊性肿瘤这些是具有高恶性潜力的病变,通常影响中年女性,通常位于胰腺体或胰尾。它们表现为囊性、圆形、边界清楚的病变,经常有分隔,并且由于粘蛋白和/或出血性碎片的存在,其内容物可能在T1表现出可变信号。偶尔可出现外周线性钙化。提示恶性转化的放射学体征包括:大小>7cm,存在实性结节、壁和/或分隔膜增厚(>3mm),>4个间隔,内容物不均匀和对邻近结构的占位效应。大于或等于40mm的病灶通常与手术切除有关。对于有症状的病变或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病变,也建议切除[8]

8:对58岁女性进行增强CT,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轴向(A)和冠状(B)显示位于胰体/胰尾的囊性病变。病变显示多房内容物,伴有孤立的钙化和实性区(箭头)。病变外观提示粘液性囊性肿瘤,手术标本组织学得到证实。


实性假乳头状瘤这些是罕见的病变,通常影响年轻女性。绝大多数病程为良性,但可发展为恶性。它们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通常伴有坏死/出血病灶,导致囊实性外观。有时,它们也可能含有钙化物[9]。在MRI上,病变的囊性区可能在T1T2上显示不均匀信号(由于坏死和出血碎片)。当这些病变主要表现为囊性时,可能难以与粘液性囊性肿瘤区分开来。在这些情况下,分析囊性内容也可能有帮助,因为实性假状肿瘤不含粘蛋白。由于它们具有恶性潜能,这些病变通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927岁女性,腹部体积增大,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冠状位(A)和轴位(B)增强CT显示胰腺体部的一个大的囊实性病变。病变显示几个内部分叶,带有一些小钙化(箭头)和周围实性区(箭头)。由于病变的特征和患者的年龄,它被归类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手术标本组织学得到证实。


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这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表现为轻度侵袭性病程。它的影像学表现很有特点,在动脉期由一个单房囊性病变组成,周围有一条实性富血管组织带[10]。在患有多发性内分泌瘤1(MEN-1)的患者中,其发病率增加,在这些病例中,它们可能是多灶性的。

10: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CT平扫和多期扫描(ABCD),病灶(箭头)中心低密度囊性密度,周围环绕实体区,动脉期增强,后期保持稍高密度。

确定囊肿是否与主胰管相通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大大简化鉴别诊断。粘液性病变具有恶性潜能。良性病变通常具有薄壁和隔膜,而恶性病变往往呈现壁增厚和实性结节。


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博雅影像学



博雅影像学


博采众多公号,雅集百家讲坛。

专注放射医学,总结影像特点。

解析病例征象,联合病理临床。

记录工作点滴,探索前沿发展。


李福兴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宝坻医院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博雅影像百科
博采众多公号,雅集百家讲坛, 专注放射医学,总结影像特点, 解析病例征象,联合病理临床, 记录工作点滴,探索前沿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