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中国绘画新论

文摘   2024-12-04 16:00   北京  

林风眠像

中国的绘画,在第二个时代,即表现曲线美的绘画,为代表时代。事实上此期的绘画,也只能算一个绘画的初期:不像西洋绘画进到完密的地步,就直接由一种变化而为第三个时代之开始,而为表现物体单纯化之迅速化的倾向为中心。此处亦即是东西两方绘画上最不同之一点,这种变化,其主要的原因,大概有如下的几点:

林风眠作品

一、绘画上原料的关系

中国的绘画,虽在表现曲线美极盛的时代,亦只能表现体量之观念,已如上述。反过来说,为什么不能表现物象体量的真实观念呢?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方面是环境同思想的关系,一方面是绘画上原料的关系。西洋的绘画,在12世纪时,凡·爱克(VanEyck)已经将油画的原料及使用的方法,有很完密的发明;到文艺复兴的时候,用油作画已很精美。这种原料制成的色彩,有极多的便利:一、易于改变;二、因质料凝固的缘故,色调的程度易定,由深的色调,到浅的色调,很多变化,因此易于表现物象的凹凸;三、不易变色;四、经久。有这种种完密的材料,在绘画时对工作与技巧方面,给予很大的帮助;加以古代希腊思想之复兴,做了他的骨干,促成西洋绘画上伟大的结果。

林风眠作品

中国的绘画,皆用水彩或水墨为原料。水彩为原料的色彩,其不适用的地方,恰与油画色彩相反:一、用水彩色料不易改变;二、水墨是流动性质,色调深浅的程度难定,因此不易表现物象的凹凸;三、易变色;四、不经久,在时间上很易消失。水墨色彩原料有以上种种的不便和艰难,绘画的技术上、形式上、方法上反而束缚了自由思想和感情的表现。即曲线方面,亦只能描写体量之观念为止,绝对不能达到体量真实观念之表现。

林风眠作品

西洋的绘画,倾向于社会、历史及生活上种种的描写。中国的绘画,倾向于个人、断片及抒情的描写。这种两方面不同的表现,与民族的个性、思想、风俗、区域、气候、各种环境,有绝大的关系。但在实际绘画上所借以表现的材料和技术的各异,使两方实不能倾向于同一的步趋。中国的绘画,由没有结束的曲线美的表现,变化到第三个时期的单纯化、时间化的表现。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综合在两个原则中:一方因环境思想的关系,他方因绘画上原料与技术的关系。

林风眠作品

二、书法的影响

环境、思想和绘画上原料的关系,可以影响到绘画上的变迁。但是为什么会倾向到物象单纯化的表现?这是与书法有很大关系的。书法的变化,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因日用的关系,皆由繁复而趋于简易,自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而至于草书,都是渐趋于简易的一个实证。我们在书法中,最可注意的,是汉黄门令史的急就草,到了后汉,变为张芝的极草书。所谓体势连绵,一笔而成的书法,这是与绘画很有关系的。

中国原始的文字如古文,是象形文字,是自然界形象摹仿的记号。

林风眠作品

文字主要的意义是实用,一直变到草书,都是倾向于实用方面。隶书以前的书法,他们所需要的是均齐,平衡,与和谐的表现;草书的倾向,恰与此相反,而注意于线条的形势及表现的观念。他的成熟时期,恰在绘画上曲线美为代表的那第二个时代。卫夫人的笔阵图,所谓:“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其实如崩也;“丿”,陆断犀象;“し”,百钧弩发;“丨”,万岁枯藤;“乙”,崩浪

林风眠肖像

雷奔;“刁”,劲弩筋发。所含表现的意义与绘画很有同样的意思。草书到了唐代张旭的时候,线条变化的表现,直把书当作画了。

书法由均齐、和谐变化到线条的形势,而又与绘画的曲线美代表同一个时代,其相互影响的事实,确很明显。印度的艺术,影响到中国的雕像及绘画,再由绘画中曲线美的表现,而影响到画法上,促成倾向于线条形势表现的书法。但是书法和绘画,究竟是不同的东西:书法唯一重要的条件,是实用,是节省时间,以简易急就为唯一的方向;中国的绘画,在环境思想与原料及技术上,已不能倾向于自然真实方面的描写,唯一的出路,是抽象的描写。草书上线条所表现抽象的意义和急就的观念,移到绘画上来,如有一笔书,便有一笔画的创造,无形中便促成绘画上第三期初期的变化了。

林风眠作品

三、文学与自然风景之影响

由书法的影响,促成物象单纯化的实现;更由文学与自然风景的影响,促成中国山水画上时间变化迅速的观念。山水之所以发达很早,原因有两点:一、诗文方面,描写自然风景的很多,晋末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称为南北朝绝唱的文章,主要的描写,是爱慕自然风景生活的表示。唐代的诗文中,这类的描写更多,当时的绘画受这种暗示的影响,一定很大的。二、画家多接近于自然风景,所谓放情于林泉之间,隐迹山林的生活,视为一种很高雅有价值的生活,中国的美术史家,把宋室渡江,为山水画勃兴的原因;其实宋室之南渡,不特使之勃兴,而且使之达到时间急速化的关键:(一)地理上的关系,南方山川曲折,峰峦层叠,使画家有丰富的印象。(二)气候的关系,温度多变,风雨云雾,使自然界的现象,继续变幻,影响给画家一种变易的印象。

林风眠作品

中国绘画中的风景画,虽比西洋发达较早,时间变化的观念,亦很早就感到了。但是最可惜的,只倾向于时间变化的某一部分,而并没有表现时间变化整体的描写的方法。中国的山水画,只限于风雨雪雾和春夏秋冬,自然界显而易见的描写。描写的背景,最主要的是雨和云雾,而对于色彩复杂、变化万千的阳光描写,是没有的。原因还是绘画色彩原料的影响所致。因为水墨的色彩,最适宜表现雨和云雾的现象的缘故。

西洋的风景画,自19世纪以来,经自然派的洗刷,印象派的创造,明了色彩光线的关系之后,在风景画中,时间变化的微妙之处,皆能一一表现,而且注意到空气的颤动和自然界中之音乐性的描写了。我们觉得最可惊异的是,绘画上单纯化、时间化的完成,不在中国之元明清600年之中,而结晶在欧洲现代的艺术中。这种不可否认的事实,陈列在我们目前,我们应有怎样的感慨。

林风眠作品

末了,在现在西洋艺术直冲进来的环境中,希求中国的新画家,应该尽量的吸收他们所贡献给我们的新方法;传统、摹仿和抄袭的观念不特在绘画上给予致命的伤痕,即中国艺术衰败至此,亦是为这个观念束缚的缘故。我们应当冲破一切的束缚,使中国绘画有复活的可能。最重要的是:

一、绘画上单纯化的描写,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单纯的意义,并不是绘画中所流行的抽象的写意画-文人随意几笔技巧的戏墨-可以代表,是向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求它显现的性格、质量和综合的色彩的表现。由细碎的现象中,归纳到整体的观念中的意思。

林风眠作品

二、对于绘画的原料、技巧、方法应有绝对的改进,俾不再因束缚或限制自由描写的倾向。

三、绘画上基本的训练,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绳以科学的方法,使物象正确的重现,以为创造之基础。

《中国绘画新论》,原题为《重新估定中国绘画底价值》,发表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编:《亚波罗》第7期,1929年。1936年编辑出版《艺术丛论》,改为《中国绘画新论》,本编取自1946年北平正中书局版。

林风眠作品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牟成画院:

收藏、研究、出版、展览、鉴赏牟成先生作品,并且致力于牟成先生开创的白山黑水画风的推广与理论探索。

牟成山水


牟成画院
书画美学思想以及文化理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