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会包括:餐饮、服装、旅游、酒店、零售、航空。有趣的是,这些行业正好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早在90年代,问身边的大人:如果做生意,你选择哪一行?很多人都提起餐饮。问起原因,理由相当“硬”!因为民以食为天,人们永远都要吃饭。最终,这个理由被啪啪打脸了。那会也有人跟小编说“酒店是个好生意”。原因是:出门的人越来越多,出门就得解决住宿的问题。现在想来,这种理由很荒谬,但不能怪当时的人,因为在90年代那会,不仅餐饮,几乎所有的涉及衣食住行的生意都很赚钱。但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我们才能客观的看待这些生意背后的难。
在做任何生意前,我们都应该先谋败,再谋胜。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做最坏的打算,假设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会亏掉多少钱。一旦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就会发现酒店这个生意的容错率很低。
所谓的行业容错,指的是当企业暂时失利时,能够蛰伏一段时间,然后东山再起。换句话说,当企业经历逆风期时,顺利扛过低谷的概率有多高?有些企业不仅能扛过逆风期,甚至在扛过逆风期后,会创造新的辉煌。这种企业的容错率就高。当白酒销量低迷时,酒厂可以把生产出来的酒直接存放在仓库里。
由于酒对存放的条件要求不高,所以库存费用并不高,相比于蔬菜水果、冷链食品,则费用更高,因为需要冷库设备。既要进行固定资产投入,也要消耗很多电费。存放起来的白酒不仅不会折价,反而因为存放时间更长,价格更贵。等到白酒行业走出低谷后,企业能以更高的利润率将年份酒卖出去。这个行业连库存都没有,只要货币供应量(印钱)不断增加,银行就能持续盈利。
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和居民增加借贷,银行业绩大增。经济不好的时候,央行会印钱降息,财政加大借贷力度。银行也能熬过低谷期。那些破产的银行大都不是因为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是因为在经济好的时候,玩得太野了。比如,期限错配太严重;过分高息揽储,过分搞金融创新,过分忽视风险等等。
当地产销售陷入低谷时,开发商只需要保持现有的楼盘、土地不动,稍微花一些物业维护费,就可以熬到下一轮上升周期。
当地产市场再次复苏,几年前的旧楼盘也不会比新楼盘难卖,旧土地更是和新土地没啥区别。
中国本轮房企倒闭,其根本原因是杠杆加得太高。很多企业的负债率达到了90%左右。三根红线划下来之后,这些房企的容错率就大大降低。而香港很多房企则将杠杆率控制得很好,往往只有50%左右。在地产下行周期,这些房企可以将物业用于租赁,还能创造一定的现金流,熬过寒冬。等到地产周期复苏,他们就可以根据行情选择是否卖出。
当企业陷入困境后,租金、员工工资、设备维护、水电费照样要支出。而这些支出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收入,更不可能像白酒和土地那样在企业复苏时还能产生额外的价值。那么,在萧条期,酒店就容易大量倒闭,未来想要东山再起,非常困难。
可以说,位置是酒店成败的关键,一旦位置选错,后面步步都是错,很难有回头路去纠正错误,投进去的钱几乎都要打水漂。
比如,电力公司的客户需求是电流;白酒的客户需求是某种口味的白酒(以及炫耀的心理需求);银行的客户需求是资金;石油公司的客户需求是石油;空调的客户需求是制冷等等。这些需求都很简单直接,变化很小。然而,酒店的客户需求变化则很大。当新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时,对酒店的住宿需求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酒店就需要及时的调整酒店的风格,推出新的品牌,进行店面升级改造等等。很多酒店为了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人群,还会搞各种创新,比如,宠物酒店、主题酒店、电竞酒店等等。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后,对酒店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以前住招待所就满足了,现在环境好了,反而动不动就投诉,打差评。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酒店就得继续花钱升级改造,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投诉处理等等。现在人们收入降低了,开始了消费降级。但降低的只是支付意愿,对酒店质量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在无休止的行业变化面前,任何企业都很难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必须紧跟需求的变化,但把握市场求生存,谈何容易?谁能保证自己永远赌对“潮流”?幸运的是,相比于服装和餐饮行业的一年一变,酒店行业的变化还不是那么快。
酒店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客户选择住哪家酒店并没有多高的转移成本。比如,聊天工具不止微信一个,但你能抛弃微信去用米聊或者脸书吗?再比如,为啥大领导在饭桌上只喝茅台?喝其他的酒不行吗?这就是转移成本,有些产品你还就得用某个品牌的才行。然而,酒店行业就不同了,不仅转移很低,甚至换一家酒店可能还有奖励。
酒店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所提供的服务也没有多大的差别。消费者可以很轻易的换酒店,换品牌。加上现在OTA的评论功能,也可以让消费者提前预知酒店的服务质量。用更低的价格住同样质量的酒店,这何尝不是一种奖励呢?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爱猎奇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旅行的乐趣之一就是体验不同的酒店。
在酒店行业,我们经常都看到专家分析某酒店集团的品牌矩阵。就是因为转移成本的缺失、转移奖励的存在。导致现有品牌没有能力阻止顾客去尝试和容纳新品牌。复杂、冗余的品牌矩阵,恰恰说明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赚钱很辛苦。
虽然现在中国酒店的连锁化率越来越高,但这并不能降低无序竞争的激烈程度。因为一个品牌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加盟商,酒店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快速的扩张。竞争如此激烈,根还是在于门槛太低。稍微有一点钱就可以开一家酒店。而酒店集团还提供经营管理、物资、装修设计等服务,这就更加快了扩张的速度。酒店集团处于跑马圈地,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阶段,他们都十分鼓励加盟商赶紧开店。因此,连锁化率的提高不但没有降低无序竞争,反而加大了无序竞争。在一些行业里,随着某些企业的壮大,会产生规模效应,从而限制竞争者的进入,比如,家电、白酒、调味料都是如此。
但酒店行业则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新进者一波接一波,前仆后继。酒店集团的行业集中度会提高,但他们永远都希望有更多加盟商加入!!!它们反而成了加剧行业竞争的背后推手。
投资或者经营一家酒店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行业的特性决定了这是一个苦活。在投入前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要盲目乐观。事先假设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再下手不迟。消费者的需求层出不穷,迷惑着经营者去追随潮流。然而,或许紧盯消费最基础的需求才是长久生存之道。啥是最基础的需求?无非就是:睡个好觉,洗个好澡,吃个好早餐,住得踏实。因此,一方面竭尽全力做好会员管理十分重要。(存量)而另一方面,如何调动消费者的“奖励”开关也很重要。(流量)在行业火热的时候,可能反而要谨慎。在行业低谷的时候,或许还能捡到不少便宜。因为此时有很多物业打骨折转让。只要价格足够低,就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