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6日,A股上市的酒店旅游企业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预告。
14家企业中有8家亏损,情况不容乐观。
这与我们看到上半年游客扎堆的现象形成明显的反差。
其中锦江酒店虽然上半年利润增长50.22%-59.61%,但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转让时尚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所确认的4.2亿元(税前)投资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扣非净利润增速仅为同比增长-0.94%到7.1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酒店集团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加盟费和管理费,如果酒店集团的盈利增长乏力,那么对于酒店经营者来说,压力会更大。
今年暑期旺季,全国量价环比持续上升,较去年仍有一定差距,全国OCC同比-2.50pct,全国ADR同比-4.84%,RevPAR同比-8.56%。
待旺季一过,可能各酒店经营者将迎来真正的大考。第一项大考就是持续下滑的商旅出行需求。
商旅需求不稳
在酒店的收入中,商旅出行大概要占到60%左右。
在核心城市,这个比例还会更高。
商旅人士是酒店的优质客户,因为他们:
对价格不太敏感;
需求平稳,淡旺季不明显;
忠诚度高,回头率高;
更容易服务,投诉相对较少。
一旦商旅出行需求下降,对酒店来说,就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此时,出租率就很难维持得住,那么最终就会通过降低房价打价格战的方式收尾。
2020年,携程发布的《中国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商旅支出呈现高速增长,领跑全球。
且中国的商旅支出占亚太的比例从2000年的19.7%增加到2019年的62%。
商旅支出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GDP高速增长。
当GDP增速下降到现在的5%左右时,商旅支出的增速就不会有以前那样明显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是5%,第二季度下滑到4.3%。如果今年想维持住5%的增速,下半年在政策上就得更加积极才行。
未来商旅支出很可能就保持与CPI相同比例的增长。甚至随着互联网会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商旅出行可能还会有所萎缩。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商旅出行需求堪忧,有三组数据可以佐证:
1.今年以来,中国PMI制造业回落到了49.5%的收缩区间,PMI是经济景气度的线性指标,跟商旅出行意愿相关度较高。
商务活动PMI也回落到了50.5%,搞不好下半年就掉进枯荣线以下了。
2.规上企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率都下降到了3%以内。远低于2019年以前的增速。
由于差旅费大都归属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所以差旅费非常有可能被企业严控。
比如,降低全年差旅预算,减少出差频率,降低出行标准等等。
3.差旅大户节衣缩食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出差频次较高的行业是医药行业。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规上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就出现了严重下滑,今年以来累计下滑8.7%。
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中,除了住宿、交通外,还有一笔很大的开销是会议费和餐饮费。
医药企业缩减商旅费用是因为集采和反腐。且持续的时间可能较长。
商旅人士住宿频次二八效应显著,高粘性头部用户价值巨大。
一方面商务差旅活动天然地更多集中在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出差频次的分化也较为显著,出差频次前 20%人群贡献了接近一半的出差次数。
因此,如果商旅出行的主力军缩减商旅开支,对酒店的影响就比较突出了。除医药外,金融、信息科技、互联网、批发零售和建筑业都是出差大户。
然而,今年除了信息科技,其他行业的商旅支出都面临一些压力。金融行业出现了退薪和限薪令;互联网行业大量裁员和裁减项目;社会零售数据开始回落;建筑业更是接不到项目。
总而言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今年下半年的商旅出行可能更加不妙。
旅游出行淡季更难熬
现在已经进入暑假旅游旺季了,但酒店的出租率和房价都不如去年。整个旅游行业都十分困难,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机票亏本甩卖,三大航司延续巨亏,中国国航、东航、南航和海南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约为23亿元到30亿元、24亿元至29亿元、10.6亿元至15.8亿元、6亿-6.7亿元。
游轮打骨折出售,航线价格下跌幅度甚至达到了60%;旅行社业绩腰斩;亲子游和游学游都冷了下来。
三亚的酒店史无前例的喊出了共克时艰。暑假旺季结束后,淡季可能会更凉。
旅游行业不振主要源于对未来的预期悲观。
一方面是不断下降的房价,使得人们的负债率升高;另一方面是降薪裁员的现状使得人们担心自己随时可能收入不保。
最近的萝卜快跑让更多人陷入焦虑,开始担心一旦失业,跑网约车的路都被切断了。对应到居民的行为就是不断存钱。居民储蓄不断创新高。
这么多的存款意味着不是没钱消费,而是不敢消费。
通缩压力下,租金成本升高
酒店在签物业租赁合同时,租期都比较长。因此,酒店方会跟房东约定一个房租逐年递增的增长率。
假设约定每年增长3%,而租赁市场的实际租金每年增长5%,那么酒店方就占了便宜,节省了租金成本。
在2016年以前,租金的实际增长率大都高于合同约定的增长率。
酒店薅了房东羊毛。
但2016年以后,租金增长率开始放缓,2020年以后,租金开始明显下降。
现在的情形就反过来了,房东开始薅酒店方的羊毛了。这些年,商铺、写字楼的租金下降得比住宅还要快。住宅房租的价格增速从2019年开始就大幅低于CPI了。
由此可见,现在物业的供给过剩很严重。
我们更希望看到租赁费增速能稍微比CPI高一些。(太高了也不行,会大幅增加成本)
风险偏好还在探底过程中
居民消费意愿的高低取决于居民风险偏好的高低。风险偏好高,居民就更愿意消费和投资风险资产。否则就会收缩开支,一味的存钱。
影响风险偏好最大的因素来源于房价以及跟房地产相关的债务。当下,房价还在探底过程中,居民的感受非常不好。而房价企稳尚需时日,可能要等到2025年了。
在这之前,居民的消费意愿都会被限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疫情防控打开后,出现了报复式的反弹,而今年则开始逐渐下滑,6月份回落到了2%。
居民风险偏好低,消费不给力,企业就不敢大搞生产,因此风险偏好也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社会整体都不愿意借钱。
即便是拿退休金的老年人,消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花钱上面更加节制。
旅行社的主要客户就是老年人,而今年旅行社的营收几乎是腰斩。
居民出行方式改变
在预期不好的情况下,居民更青睐一些性价比更高的旅游方式。
比如,近郊游玩,周边游,小镇游等等。
以往游客主要集中在热门旅游目的地,这些城市酒店因为供不应求价格疯涨,今年暑期五线城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34%,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2%,客流分流自然减轻了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的供应压力,并且县域酒店的平均价格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的价格。
因此,即便是旅游旺季,除了几个特别热门的城市,酒店的房价上升相比去年就温和许多。
酒店供给恐已超越2019年
截至去年,全国酒店数量已经恢复到与2019年相当。
今年以来,新开酒店和签约酒店的数量增长都比较快。现在的数量大概率已经超过2019年了。
而今年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旅游出行,都没有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下半年,随着更多的酒店开业,竞争压力会更大。
一轮大浪淘沙可能又要开启了。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