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还值得关注吗?

文摘   2024-11-04 17:31   江西  



以 代际为划分方式研究一个群体是一项既庞杂又高度概括式的工作,在个体性差异更加显著的艺术世界,代际标签的有效性更是令人存疑。但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叙事,因为代际概念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常常能够为当下的问题提供历史依据与参考。

夏禹,《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木板坦培拉,200x180cm,2023


在中国,80后是最常进入讨论范畴的代际之一。这是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他们的个体身份与自我认知被独生子女政策和过去40年中国激烈的城镇化进程所形塑,互联网的兴起与中国加速全球化的脚步,让“发展”的经验伴随着他们世界观的建立;与此同时,这也是在近年来不断突显的矛盾中首当其冲的一代,在正当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年纪,被迫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失语与失序。整个80后在今天的中年危机,无疑是一个大写的隐喻。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进入职业中期的8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又能得到怎样的观察与启示?

李燎,《劳动摄影》,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49 x 198 cm,2023

以合力的目光
呈现80后的图景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即将开幕的新展“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便聚焦35位生于198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近期创作。对于80后艺术家群像的呈现,普遍认为可以追溯至2013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群展“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及实践”,虽然后者以1975年为界进行划分,但代际概念的边界模糊性使得二者的关注对象有着较大的同义性。但不同之处在于,这批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涌现的年轻艺术家,在10年后的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并步入职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林科,《山水相连》,UV打印在铝板,100x160x3cm x 4


但由于80年代在中国现代性叙事中的特殊性,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将这代艺术家作为一种复合现象进行探讨的展览仍不算少。为什么要在2024年的上海再提“80后”艺术家?乔志兵对artnet表示,作为一间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的机构,油罐发起此次展览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一代艺术家正处于职业发展中期的重要阶段,但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仍然相对缺失。

马秋莎,《海上窗》,综合材料,235×150×46 cm,2023-2024

这两年,大家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向90后、甚至95后的艺术家,而70后的艺术家,如仇晓飞、胡晓媛等,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和重视了。但在和艺术家的接触中,我们发现,80后这一代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面孔。”乔志兵表示,“‘80后的图景’并不是要以研究展的方式梳理这一代的创作脉络,而是通过一份基于推荐的艺术家名单,来呈现一种共同关注的视角。此次展览既包括了一些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艺术家;也有一些学术领域中表现出色、作品常被双年展关注的艺术家。在作品选择上,我们希望艺术家尽量提供最新的创作,以呈现一种‘合力的目光’,而不是去做一个总结。”

陈飞,《静物》,亚麻布面丙烯,30x40cm,2024 

为这场展览推荐艺术家人选的委员会成员包括:油罐艺术中心馆长乔志兵、策展人孙冬冬、艺术家杨福东、研究者与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艺术家和策展人王懿泉。“我们没有特别复杂的评选程序,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讲,大家还是抱着支持艺术家的共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乔志兵说。在馆长的身份之外,乔志兵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颇具影响力的收藏家和重要推手,但他表示,此次展览的出发点与收藏行为没有关系,而是从机构的视角去“推一下这代艺术家,同时希望他们在国际上获得更多关注”。

谭天,《谁说艺术无处不在?》,布面丙烯,宜家镜子,200 x 300 cm,2022

内向的跨越
80后艺术家的创作转向

此次展览由委员会成员之一孙冬冬担任策展人。作为一名70后,他长期以来关注“后奥运时代”中国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持续观察80后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现场。在2013年参与策划“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及实践”九年后,他在2021年广东顺德和美术馆的“ON | OFF:回到未来”一展中,再次聚焦后奥运时代中国涌现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群体。油罐此次展览不仅延续了他对这些艺术家创作脉络的持续关注,亦体现了孙冬冬在疫情以来对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系统的现状、症结与出路的思考。

策展人孙冬冬在展览现场


展览“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围绕“历史感”和“现实感”两条叙事线索展开。一层展览空间突出身份认知、文化认同与阶层意识的觉醒等在当下被反复讨论的议题,呈现此次展览叙事的背景,即策展人所言的一种“普遍的现实感”。一层展出作品包括宋元元、唐狄鑫、李然、苗妙、夏禹的架上绘画,李燎、李明、陶辉、曹雨、陈天灼、程然的影像作品,胡尹萍、娜布其、周轶伦、陈维、关小等人的装置,以及周思维的绘画物件和谭天、张如怡的架上绘画与雕塑。

张如怡,《暗色之物-11》,混凝土,碎石,112 × 18 × 12 cm,2020

在二层展厅中,林科、张鼎、张云垚、陈飞、旦儿、童文敏、高磊、何翔宇、廖斐、厉槟源、张书笺、刘雨佳、王拓、郝敬班、马秋莎、孙逊的不同媒介的作品,于此呈现一种“历史”性的叙事——即艺术家如何从早期中国现代性叙事中,寻找理解当下社会问题的历史源头。

娜布其,《停留与占领》,彩色纸打印、视频、杯子,尺寸可变,2017

80后艺术家创作实践中开始出现的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渐内化的转向,是孙冬冬在构建这种展览叙事的重要依据。他以艺术家王拓的创作为例,解释这种创作脉络的转向:王拓早期的作品强调表演性,着重描绘中产阶级生活中表面与内在的矛盾,其借鉴小说或电影脚本所构建的叙事建立在一种普遍性基础上,当我们长期浸染在城市化生活和所谓的现代性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进入这种普遍性的叙事中。“但从美国回到中国后,王拓的创作方向发生了显著转变,不再局限于描绘中产阶级生活,而是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例如他的《东北四部曲》和《审问》不再是单纯传递某种历史信息,而是更多地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从何而来,什么在塑造我们,以及我们对未来是否还有承诺等一系列问题。“
在孙冬冬看来,这种转向一方面是创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变化——后奥运时代新的全球化经验,以及源自外界的其他刺激,不可避免的会激发艺术家的问题意识,并在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和阅历的增长中得到反馈。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亦伴随着时代的契机,无论是逆全球化的极端转折,还是包括疫情在内当下现实的剧烈变化,普遍的社会危机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可供交流的共情状态。“在长期以来对于经济增速的追求中,我们都生活在一种加速的状态中。今天,当每个人都体会到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切身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变成我们交流的情感基础。”孙冬冬认为。

思想的跨越
一次动员性的展览

今天,当我们把“80后艺术家”作为关键词放入搜索框,跳转出来的检索结果大多关于二级艺术市场、画廊代理与收藏建议。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也越来越多地来自市场的反馈。“Follow the money”(跟着钱走)是近年来新闻报道、政治辩论中的热词,在资本化越来越深入和全面的当代艺术行业;跟着钱走,也成为理解当代艺术生态运行方式和游戏规则的快捷通道。但在谈论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时,除去价格,我们还能建立起怎样的共识以进行面向未来的有效讨论?

张云垚,《平视》,石墨铅笔毛毡,28 × 40 cm,2023

“当我们越来越关注一个艺术家的职业形象或职业发展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把艺术定义为了一种单向的工作领域。”孙冬冬表示,“在我们刚刚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当代艺术内在的话题性,艺术家所展现出的对于现场的感知,以及媒介语言的活力和感染力。但当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建立自己的行业系统时,我们反而与社会现实或者中国当下的现场脱节,仅仅围绕价格来构建叙事。舆情的压缩可能是部分原因,但我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内部的关注中心出现了偏差。”

李然,《又被启蒙》,布面油画,150×180 cm,2024

作为一次“动员性的展览”,“80后的图景”呼吁一种建立在普遍的现实感与共情基础之上,个体重回群体、重回中国社会现场的转向,以唤起更广泛的认同与社会意识,让日益僵化和封闭的当代艺术系统重新向中国社会打开。“我们在当下看到的社会变化,让我们意识到个体力量的被压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唤起群体意识或者社会意识,才能真正带来改变。“孙冬冬认为,“80后的这一代人如果要实现自我的突破,必须要在思想上进行一次代际的跨越——艺术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其思想、话语、观念需要回到更早的时代当中去理解中国现代性突破,而不是在当下的情绪中打转。例如李燎、曹雨等艺术家,他们对于个体形象的认知,逐渐上升到某种阶层或者性别意识的觉醒。”
张书笺,《织皮-2024-1》,木板油画,30 x 40 cm,2024

如展览前言所言,“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虽然冠以“80后“的名义,却是一个与我们当下生活迫切相关的文化叙事。它召唤的是一种“在之中”的目光与声音,希冀回到充满张力的地带,重新唤起我们对于未来的勇气。


采访、撰文丨何佩莲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