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8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还值得关注吗?
文摘
2024-11-04 17:31
江西
以
代际为划分方式研究一个群体是一项既庞杂又高度概括式的工作,在个体性差异更加显著的艺术世界,代际标签的有效性更是令人存疑。但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叙事,因为代际概念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常常能够为当下的问题提供历史依据与参考。
夏禹,《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木板坦培拉,200x180cm,2023
在中国,80后是最常进入讨论范畴的代际之一。这是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他们的个体身份与自我认知被独生子女政策和过去40年中国激烈的城镇化进程所形塑,互联网的兴起与中国加速全球化的脚步,让“发展”的经验伴随着他们世界观的建立;与此同时,这也是在近年来不断突显的矛盾中首当其冲的一代,在正当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年纪,被迫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失语与失序。整个80后在今天的中年危机,无疑是一个大写的隐喻。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进入职业中期的8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又能得到怎样的观察与启示?
李燎,
《劳动摄影》,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49 x 198 cm,2023
以合力的目光
呈现80后的图景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即将开幕的新展“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便聚焦35位生于198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近期创作。对于80后艺术家群像的呈现,普遍认为可以追溯至2013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群展“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及实践”,虽然后者以1975年为界进行划分,但代际概念的边界模糊性使得二者的关注对象有着较大的同义性。但不同之处在于,这批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涌现的年轻艺术家,在10年后的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并步入职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林科,《山水相连》,UV打印在铝板,100x160x3cm x 4
但由于80年代在中国现代性叙事中的特殊性,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将这代艺术家作为一种复合现象进行探讨的展览仍不算少。为什么要在2024年的上海再提“80后”艺术家?乔志兵对artnet表示,作为一间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的机构,油罐发起此次展览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一代艺术家正处于职业发展中期的重要阶段,但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仍然相对缺失。
马秋莎,
《海上窗》,综合材料,235×150×46 cm
,2023-2024
这两年,大家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向90后、甚至95后的艺术家,而70后的艺术家,如仇晓飞、胡晓媛等,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和重视了。但在和艺术家的接触中,我们发现,80后这一代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面孔。”乔志兵表示,“‘80后的图景’并不是要以研究展的方式梳理这一代的创作脉络,而是通过一份基于推荐的艺术家名单,来呈现一种共同关注的视角。此次展览既包括了一些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艺术家;也有一些学术领域中表现出色、作品常被双年展关注的艺术家。在作品选择上,我们希望艺术家尽量提供最新的创作,以呈现一种‘合力的目光’,而不是去做一个总结。”
陈飞,《静物》,亚麻布面丙烯,
30x40cm,2024
为这场展览推荐艺术家人选的委员会成员包括:油罐艺术中心馆长乔志兵、策展人孙冬冬、艺术家杨福东、研究者与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艺术家和策展人王懿泉。“我们没有特别复杂的评选程序,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讲,大家还是抱着支持艺术家的共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乔志兵说。在馆长的身份之外,乔志兵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颇具影响力的收藏家和重要推手,但他表示,此次展览的出发点与收藏行为没有关系,而是从机构的视角去“推一下这代艺术家,同时希望他们在国际上获得更多关注”。
谭天,
《谁说艺术无处不在?》,布面丙烯,宜家镜子,200 x 300 cm,2022
内向的跨越
80后艺术家的创作转向
此次展览由委员会成员之一孙冬冬担任策展人。作为一名70后,他长期以来关注“后奥运时代”中国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持续观察80后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现场。在2013年参与策划“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及实践”九年后,他在2021年广东顺德和美术馆的“ON | OFF:回到未来”一展中,再次聚焦后奥运时代中国涌现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群体。油罐此次展览不仅延续了他对这些艺术家创作脉络的持续关注,亦体现了孙冬冬在疫情以来对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系统的现状、症结与出路的思考。
策展人孙冬冬在展览现场
展览“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围绕“历史感”和“现实感”两条叙事线索展开。一层展览空间突出身份认知、文化认同与阶层意识的觉醒等在当下被反复讨论的议题,呈现此次展览叙事的背景,即策展人所言的一种“普遍的现实感”。一层展出作品包括宋元元、唐狄鑫、李然、苗妙、夏禹的架上绘画,李燎、李明、陶辉、曹雨、陈天灼、程然的影像作品,胡尹萍、娜布其、周轶伦、陈维、关小等人的装置,以及周思维的绘画物件和谭天、张如怡的架上绘画与雕塑。
张如怡,《
暗色之物-11
》,混凝土,碎石,112 × 18 × 12 cm,2020
在二层展厅中,林科、张鼎、张云垚、陈飞、旦儿、童文敏、高磊、何翔宇、廖斐、厉槟源、张书笺、刘雨佳、王拓、郝敬班、马秋莎、孙逊的不同媒介的作品,于此呈现一种“历史”性的叙事——即艺术家如何从早期中国现代性叙事中,寻找理解当下社会问题的历史源头。
娜布其,《停留与占领》,彩色纸打印、视频、杯子,尺寸可变,2017
80后艺术家创作实践中开始出现的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渐内化的转向,是孙冬冬在构建这种展览叙事的重要依据。他以艺术家王拓的创作为例,解释这种创作脉络的转向:王拓早期的作品强调表演性,着重描绘中产阶级生活中表面与内在的矛盾,其借鉴小说或电影脚本所构建的叙事建立在一种普遍性基础上,当我们长期浸染在城市化生活和所谓的现代性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进入这种普遍性的叙事中。“但从美国回到中国后,王拓的创作方向发生了显著转变,不再局限于描绘中产阶级生活,而是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例如他的《东北四部曲》和《审问》不再是单纯传递某种历史信息,而是更多地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从何而来,什么在塑造我们,以及我们对未来是否还有承诺等一系列问题。“
在孙冬冬看来,这种转向一方面是创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变化——后奥运时代新的全球化经验,以及源自外界的其他刺激,不可避免的会激发艺术家的问题意识,并在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和阅历的增长中得到反馈。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亦伴随着时代的契机,无论是逆全球化的极端转折,还是包括疫情在内当下现实的剧烈变化,普遍的社会危机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可供交流的共情状态。“在长期以来对于经济增速的追求中,我们都生活在一种加速的状态中。今天,当每个人都体会到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切身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变成我们交流的情感基础。”孙冬冬认为。
思想的跨越
一次动员性的展览
今天,当我们把“80后艺术家”作为关键词放入搜索框,跳转出来的检索结果大多关于二级艺术市场、画廊代理与收藏建议。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也越来越多地来自市场的反馈。“Follow the money”(跟着钱走)是近年来新闻报道、政治辩论中的热词,在资本化越来越深入和全面的当代艺术行业;跟着钱走,也成为理解当代艺术生态运行方式和游戏规则的快捷通道。但在谈论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时,除去价格,我们还能建立起怎样的共识以进行面向未来的有效讨论?
张云垚,《平视》,石墨铅笔毛毡,28 × 40 cm,2023
“当我们越来越关注一个艺术家的职业形象或职业发展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把艺术定义为了一种单向的工作领域。”孙冬冬表示,“在我们刚刚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当代艺术内在的话题性,艺术家所展现出的对于现场的感知,以及媒介语言的活力和感染力。但当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建立自己的行业系统时,我们反而与社会现实或者中国当下的现场脱节,仅仅围绕价格来构建叙事。舆情的压缩可能是部分原因,但我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内部的关注中心出现了偏差。”
李然,《又被启蒙》,布面油画,150×180 cm,2024
作为一次“动员性的展览”,“80后的图景”呼吁一种建立在普遍的现实感与共情基础之上,个体重回群体、重回中国社会现场的转向,以唤起更广泛的认同与社会意识,让日益僵化和封闭的当代艺术系统重新向中国社会打开。“我们在当下看到的社会变化,让我们意识到个体力量的被压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唤起群体意识或者社会意识,才能真正带来改变。“孙冬冬认为,“80后的这一代人如果要实现自我的突破,必须要在思想上进行一次代际的跨越——艺术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其思想、话语、观念需要回到更早的时代当中去理解中国现代性突破,而不是在当下的情绪中打转。例如李燎、曹雨等艺术家,他们对于个体形象的认知,逐渐上升到某种阶层或者性别意识的觉醒。”
张书笺,《织皮-2024-1》,木板油画,30 x 40 cm,2024
如展览前言所言,“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虽然冠以“80后“的名义,却是一个与我们当下生活迫切相关的文化叙事。它召唤的是一种“在之中”的目光与声音,希冀回到充满张力的地带,重新唤起我们对于未来的勇气。
采访、撰文丨何佩莲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kwMjYyNw==&mid=2247598915&idx=1&sn=f9ff642eaa38d29d480ffc2712b38f66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
穿越战争与时间的漩涡:阿里·巴尼萨德尔与他的黑神话
金雨:消解内卷的浮游乐园
我们逛了两天ART021,发现了这些“新蓝筹”艺术家
请查收这份西岸“十万以下”的收藏指南
独家专访丨上双首位女策展人问:花儿听到蜜蜂了吗?
“她”系列丨李爽:被遗落在月球之后
8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还值得关注吗?
去杭州,“荡一圈”野生而年轻的当代艺术社群
李易纹:在绘画里折叠时间
一份光州双年展收藏指南:哪六位艺术家值得留意?
一个年轻策展人的自白:从机会主义者成为长期主义者
从“大数据”看亚洲艺术市场:谁是亚洲最强者?
这位大地艺术先驱是怎样炼成的?
解码台湾艺术市场:可以靠原住民与新媒体“弯道超车”吗?
每到午夜,时代广场就飘起一朵朵中式祥云
陈栋帆的“怒火”:绘画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沉思和激情”专栏|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必须懂得沉默
“艺术特种兵”特辑:一片叫好声中, 巴黎做对了什么?
对话巴黎巴塞尔总监:如何做一个进入新时代的艺博会?
大皇宫的“温室效应”:巴黎市场惹人爱?
七问艺术家丨刘健:尼采给了我激进探索的意志
越来越受到美术馆欢迎,盐田千春有什么“魔力”?
一个佛山古墟,是否为艺术家提供了新选项?
巴黎竞争下的弗里兹伦敦:销售必然缓慢,但新人依然辈出
一位华裔画廊主的自述:不能责怪年轻的中国市场
揭密历史:黄金为何让克里姆特痴迷一生?
李一凡:当人类与非人类开始合作
艺术探星③丨六位正在快速崛起的亚洲画家
被忽视30年的华裔艺术家李玉冰是谁?
“下沉”还是“破局”?苏富比香港的“新零售”思路是否奏效
“不要当作投资”:小白如何从零开始艺术收藏?
不止于复制和记录,摄影的“真正灵魂”是什么?
PSA青策计划十年调查(下):转变赛道的ta们
澳门,下一个亚洲艺术之都?
当时间在画布上流动:西格丽德·桑德斯卓姆绘画的两个“正面”
徐渠:被伤害的……与不动的信物
七问画廊主丨“撑下去”:在纽约支持亚裔艺术家的困境与破圈
黄宇兴:“当代”与“传统”DNA双螺旋式的相互纠缠
拍卖行在市场低谷的秘诀?与人的关系比拍品更重要
PSA青策计划十年调查(上):留在“策展赛道”的ta们
中国艺术品拍卖额骤降49%!究竟怎么回事?
市场“史无前例的糟糕”,参与者们如何应对?(下)
不信则无:资本流动情境内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市场正处于巨变中,如何驾驭变革的浪潮?(上)
丽贝卡·霍恩离世,她的哪三件作品影响了今天的艺术?
重磅!MoMA馆长即将离任,未来谁将接棒?
杨鉴谈“蒲英玮:新世纪百科”的灼热之旅
一位画廊主口述:不被淹没的画廊,与高学历艺术家
拉里·皮特曼:当一位男性成为女性主义艺术家
我从哪里来:一出主体的戏剧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