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争与时间的漩涡:阿里·巴尼萨德尔与他的黑神话

文摘   2024-11-09 22:09   上海  



在 纽约七月的炎炎盛夏中前往艺术家阿里·巴尼萨德尔(Ali Banisadr)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像是在都市的嘈杂中被卷入一场两小时长的奇幻神话电影。推开隐藏在静谧街区中的大门,巴尼萨德尔带领我走入一处整洁而充满天光的空间。蝉鸣声和热浪随着大门合上而瞬间消失。

阿里·巴尼萨德尔工作室内景

环顾四周,在这个颇为宽敞的白色空间中,不可能不留意到的是几个工作台,上面铺满了摊开的画册与书籍、古典大师的画作细节与壁画的剪贴图。目光再往前,于空间最深处的天窗下,我站定在一幅大型画作前。在逾2 x 3米的可观尺幅中,无数的“漩涡”似乎不可避免地将我卷入画面,又仿佛反重力一般被抛入高空,然后在其中遇见与一个个似人似兽的怪异角色。


阿里·巴尼萨德尔工作室内景

当“挣脱”漩涡后,我开始仔细端详这幅画作。与画面所有其他元素相对比,中央顶部边缘升起的一个三角金字塔元素有着异常清晰的线条,成为神秘的图腾。似乎给故事的解读提供了一个线索,却又未交代具体的信息。两条线从金字塔的两侧顶部边缘延伸下来,将天空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当我回过神,这些画面中的角色又仿佛从画布中走出来,径直走到工作室的角落,化身成一座座黏土捏成的小型雕塑。

阿里·巴尼萨德尔,《占卜师》,2024,亚麻布面油画,219.2×338.5 cm,摄影:Genevieve Hanson,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这张有着黑神话和寓言气质的作品被艺术家命名为《占卜师》。11月6日开始,它将作为同名展览的一部分亮相于贝浩登的上海空间。这也是阿里·巴尼萨德尔于亚洲的首次个展。

阿里·巴尼萨德尔,“占卜师”展览现场,贝浩登(上海),2024,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布满尘土的伊朗童年

1976年,阿里·巴尼萨德尔出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一直在此居住到12岁,后与家人一道前往美国生活。他的童年与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并行,无论是视觉、听觉或者心理,他的记忆都是废墟与嘈杂的交织。“一方面,我周围环境充斥着由革命与战争造成的混乱,”巴尼萨德尔回忆道,“身处一个大家庭中,我听到了许多关于这件事的不同观点。”幼年的他就已经不断接收人们分享对战争与冲突的看法。
“而另一方面,我依然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我开始绘画的原因。”哪怕时至今日,巴尼萨德尔都认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都无法真正理解战争及其根源。艺术,从他的幼时起就成为一种处理那些“庞大和抽象外界”的方式。

阿里·巴尼萨德尔,摄影:Mengqi Bao,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12岁以前的视觉记忆如布满尘土的废墟停留在巴尼萨德尔的脑中。他随时能从这些片段中拾起“破坏与不安全”,但是也会捕捉到与家人相依的温暖片段。艺术家脑中存放着曾经目睹的破碎现场:一座曾经屹立的建筑某天只剩下半边,抑或是学校操场上被砸出的巨大弹坑,巴尼萨德尔总有内心的本能,“想要去修复破碎的事物”。这样的冲动后来总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出现在他的思维里,后来则出现在画布上。
巴尼萨德尔会将自己的绘画想象成古今元素相遇和互动的场域,而他就是其中那双调度的“大手”,让这些想象得以显现,对话可以展开。他形容这是一种“时间的崩溃”:“一种线性的消解,未来和古代同时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我试图去扭曲时间本身。”

阿里·巴尼萨德尔,时间的崩塌》,2024,亚麻布面油画,124.6×155 cm,摄影:Genevieve Hanson,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巴尼萨德尔会对他向来关注的现实投入研究,“仿佛历史在向我招手,而研究工作是我创造力的燃料。”这个听上去庞大的任务让他乐此不疲,他形容自己回溯历史的方式是“螺旋式”的,这个过程帮助他理解兴趣相关的隐喻、图像和视觉叙事,为作品提供了象征和视觉元素。“它们就像未完成的史诗一般,存在我的作品中。”随后,这位画家会让观众们在未完成的故事中,继续去完成属于自身的叙事。

空间与细节

当访问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工作室时,人们往往会意识到亲眼观看的重要性。巴尼萨德尔的绘画也是如此。方寸之间的画面往往需要更多的延展和细节聚焦,才能仔细辨认精密的笔触和奇异的生物。只有置身于作品前,才能感受到这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扑面而来,以及其中更明显、更湍急的“气流”:宏大的史诗画面中同时并行着无数的“画中画”。

阿里·巴尼萨德尔,“占卜师”展览现场,贝浩登(上海),2024,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搬入更宽敞的工作室,空间的富裕对作品也产生了改变,纵深的距离使得巴尼萨德尔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审视,于是近作中也有了新的构图手法——比起早期作品更加复杂,不再是前景与背景的简单景观——而是一种类似立体主义的方式。他试图创造模糊的空间,让观者产生迷失感,就像遁入丰富而未知的舞台,钻入画的世界中探索。
在另一幅画作《镜像世界》中,肉眼能揭示许多精妙的细节。这件作品的绘制似乎自然而然,只是由艺术家进行执笔和推动,巴尼萨德尔并未刻意计划展开的过程,他在实践中忽然“看”到镜像的存在,于是将这样的视觉融入作品内。画中的人物并未直接面对观众,而观众仅能从反射中看到他们的面孔。一个场景中,一位画家持着镜子,而在另一个场景中,一位画家正在描绘“命运之轮”的符号。也许艺术家将自己也嵌入了这样的故事?

阿里·巴尼萨德尔,《镜像世界》,亚麻布面油画,193×248.9 cm,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巴尼萨德尔在创作时阅读的一本名为《镜像世界》的书让他产生了不少共鸣,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一个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时代,这个主题“常常以一种干预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巴尼萨德尔说,“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呈现出精心策划的自我,但我们很少看到他们的真实面貌。”
他说,当人们尝试回忆时,回忆却总是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一部分存在,而一部分难以捉摸”。也正因为要努力去“忠于自己的记忆”,巴尼萨德尔将运动的笔触作为自身创作的核心。他试图捕捉动态的本质,并通过有意的方向和动作引导观众的视线。

阿里·巴尼萨德尔,地下世界4》,2024,亚麻布面油画,45.9×38.4 cm,摄影:Genevieve Hanson,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巴尼萨德尔受到波斯细密画以及中日传统艺术的影响,其中“泛灵论”的概念让他尤其着迷。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岩石、河流、动物、植被与人类一样,都被赋予了同样的重要性。这是区别于西方绘画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传统,这让巴尼萨德尔决定,不设定单一焦点,而是采取一种更为整体的方式,让所有元素平等地讲述故事。

阿里·巴尼萨德尔工作室内景

“J”人艺术家的自我修养

抵达美国之后,巴尼萨德尔在大学攻读心理学,后来开始加入西海岸的湾区涂鸦社群,并最终来到纽约,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获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学士与硕士学位。现年48岁的他是目前国际当代艺术界备受瞩目的艺术家,在近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与数家蓝筹画廊合作举办重要个展。

阿里·巴尼萨德尔,“占卜师”展览现场,贝浩登(上海),2024,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而他至今没有任何助手,总是以一种放慢的节奏和勤勉的方式去创作作品。通常,他会耗费一年时间准备一场展览。他形容这些汇聚在个展里的画作,每一件都充满着在工作室中发生的对话、记忆和经历。
起笔前,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研究中,这样的研究对他的艺术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用当下流行的话来形容,他是一个“J”人艺术家——他会为研究和阅读创建“集群”,不停思考并做笔记。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探索欲望,而这种探索就是燃料。“往往在需要表达之前,我总是充满了想法。我希望我的作品是真诚而有意义的。”

阿里·巴尼萨德尔工作室内景

到访工作室的人很难忽视他作为“研究基地”的工作台——上面铺开的内容会根据正在创作的作品而演变。巴尼萨德尔将许多历史绘画进行放大和解构,以理解构图和形式的要素,这个过程最终被整合到自己的作品中。访问当天,他的桌上放着乌切洛、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戈雅、布勒格尔、委拉斯凯兹、歌川广重、塞尚等作品。作为一个有着“联觉”的高感官艺术家,阅读、外部世界和自己进行中的创作都会对巴尼萨德尔产生影响。

阿里·巴尼萨德尔工作室内景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次只专注于一幅画的原因——我从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他对我说,他的起笔不是从草图开始的,反而有着他形容为“抽象的、表演性的、充满能量的”初始。随着与画布的互动,某些元素开始与他产生对话,“作品好像在慢慢揭示,给我分享它的故事”。

阿里·巴尼萨德尔,奇迹之境》,2024,亚麻布面油画,219.2×338.5 cm,摄影:Genevieve Hanson,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如此“自我揭示”的过程就像写作小说的作者正在搭建庞杂的框架,让角色和情节徐徐铺开。巴尼萨德尔肯定了这样的类比,他提及自己的灵感也会来自文学,比如卡尔维诺、艾柯、博尔赫斯、但丁、奥威尔等等。“一个角色通常会决定故事的发展方向。而我喜欢让事物有机地展开,让它们找到自己的道路。这是意图和发现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巴尼萨德尔对我说,每一天在踏入工作室时,他会感到“一幅画也有着自己的声音和欲望。然后我可以试着逐渐看清,它究竟想变成什么样子”。

文丨Cathy Fan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