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这份西岸“十万以下”的收藏指南

文摘   2024-11-07 23:57   上海  

202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抵 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主展馆的入口广场,立刻映入眼帘的是四件大型动物雕塑,它们的身体形态简单却亲切,恍惚间如同等待主人回家一般,欢迎观众们再次回到一年一度的西岸艺术现场。

202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Eero Aarnio Originals: 圆周之旅 | 贝氏艺讯”展览现场,图片致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这组雕塑来自于芬兰传奇设计师、艺术家、“球椅”的创造者Eero Aarnio。其中竖起尾巴的猫咪——“Kisu”系列——由艺术家Aarnio在88岁高龄创作,灵感来自于童年与动物的相处,在艺术家标志性的圆角、曲线的艺术语言中平添了亲密与情绪的连结。Aarnio的创作充满现代主义中波普艺术与太空时代的视觉美学特征,同时具备了人体工学和材料科学的精密性,在功能性与艺术性联通中,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自我、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的新方式。

202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Eero Aarnio Originals: 圆周之旅 | 贝氏艺讯”展览现场,图片致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球椅”推出三年后,基于球椅运输时需要被填充的空间,“香皂椅”诞生了。这款极具未来感的椅子的曲线设计令它完全不需要坐垫,并且还可以在水中漂浮。“Kisu”的小版本雕塑在Eero Aarnio的西岸艺博会展位内可售,价位在350-500欧,而香皂椅为3500欧。

Eero Aarnio在西岸的展位现场

类似的,本次的“年度艺博会报告”,我们试图从某种更为“实用”的角度出发,聚焦于本届西岸艺博会中十万人民币以内值得关注的创作。或许价格的标签常常会带来下意识的类型化的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当我们去重新思考艺术史上的交易趋势、艺术收藏体系的建立,以及新锐艺术家的市场测试,十万人民币这个“近乎‘风投’般的冒险者试炼乐园”内也存在着丰富的作品类型、多元的媒介形式和多层次的可解读空间。


在算法技术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许多艺术家开始通过创作探索技术对社会生活及人类未来命运的影响,以及重新认知世界的方式。

德萨画廊在西岸的展位现场,图片右侧为王韫琛作品《低声细语》,布面油彩及UV打印,双联画,2024,十万人民币以内

在《低声细语》中,王韫琛通过3D建模技术,呈现了人类听觉系统的复杂性。她将耳蜗和神经元以抽象形式表现,结合佛教中的“观音”形象,象征对声音的感知与内心的平静,通过重新联想技术与神话间的关系,对人类生物学主题重新解构。王韫琛擅长运用3D建模软件创造虚拟世界,在她的作品中,艺术家如同造物主般,赋予角色生命。她经常在画面中融入灵性元素,通过科技手段构建环境和信仰。她的作品参考佛教教义和哲理,探索科技、人类与灵性之间的潜在联系。

钟慰,《我在20240822》,布面压克力,2024,德萨画廊,十万人民币以内

这幅作品的英文名以人类互联网中的第一句话“Hello World”开头,作品以复杂的图像叠加和鲜艳的色彩运用,模仿互联网中纷繁复杂的景观,反映了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特征。钟慰在作品中结合程序代码、数字影像和人工痕迹,创造出有机且富有意识的实体。钟慰通过解构和重组从互联网收集的图像、符号和代码,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探讨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从网络上收集大量的迷因、图片和视频,解构数字文化的纹理,再将碎片重新激活为想象中的风景、人物及实体,并将该艺术实践称之为“耦合”(coupling)。

SIMULACRA画廊在西岸展出了能尖日的多件绘画与雕塑,价格范围约为1-2万人民币(雕塑、装置)及1-11万人民币(绘画,依尺寸比例)

能尖日是“阿卡西纪录”的“连接者”“下载者”和“共鸣者”,作为艺术家与疗愈师的她,把感受到的宇宙能量用创作表达出来,“持续预测最后的美梦”。她期待搭建一种宇宙主义式的自洽生命体系统,对精神的维度的感知十分敏锐。阿卡西纪录是一种不可知形态的高纬度讯息的集合,能尖日试图感知这种能量的连接,并把捕捉的信息与形态表达出来,形成了她创作中形态流动各异的有机灵体,再现另一维度的世界与生命。


本次西岸艺博会中,也有许多出彩的雕塑作品。

南柯画廊在西岸的展位现场,右侧为周蒙的“子安贝系列”,木、陨石、蛤粉等混合材料,2024,6至8万人民币

周蒙的创作往往源于对自然和已知物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驱动她收集、重构并打磨那些“故事、化石和碎片”,艺术家近年汲取了不同地域的神话、自然环境和民俗,呈现了这些在不同文化中被重新定义或改变的痕迹。

户尔空间在西岸的展位现场,右前方为范尼·吉奎尔作品《触摸并释放No.2》,玻璃,2023-2024,6.5万人民币

范尼·吉奎尔的作品在装置、雕塑和行为之间游走,并开发出容纳不同元素 的空间。雕塑作为身体的延伸,通过与身体的接触而激活,质疑身体与物体、 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探索了生命体的和无生命的空间与时间在行动中和行动后的关系。这些作品探索了个人/集体、私人/公共、亲密/遥远等二元论概念边界之间的模糊地带。

SPURS GALLERY在西岸的展位现场,前方为包蓉作品《车轮滚滚》,综合材料,现场表演、装置多种形式,版本2 +1 AP,售价为十万人民币以内

这件互动装置艺术展示了一台无法正常运作的玩具式洗衣机,两端敞开,邀请观众爬入其中。艺术家身着白衬衫和黑西装裤的职业女性装扮,但戴着橡胶清洁手套,象征着社会对女性在职场与家庭间平衡双重角色的期望。在每天都会在展位现场上演的行为表演中,艺术家进入洗衣机,持续被翻滚,寓意女性生活中那种西西弗式的、重复且受限的处境。

许云清,《流转》,大理石,2023年,PPT SPACE,1.5万美元

许云清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要以雕塑和摄影作品为创作媒介。艺术家借由创作来纪录、厘清重覆、相似跟变异的混乱时刻,期望从失序的生命中抓出意义。雕塑以大理石为主要材质,这些看似单一重覆的圆,不断的堆叠产生的交错,由此产生了个人人生、社会以及人类历史交叠更替的隐喻,也是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横手太紀,《浮く瓦球/Kuki(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混合媒材,悬浮装置,CON GALLERY,价位为几千至一万美金以内


横手太紀的作品关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物品,如塑料袋、瓦砾、路边的石头和蓝色防水布等。他通过利用这些现成品的运动机制和雕塑手法,揭示它们的“野性一面”。他的创作主要包括具有动态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近年来也扩展至影像领域。


在本次的西岸艺博会,仍为最主流的绘画媒介中涌现了许多基于不通主题与概念性的艺术家的创作——既有年轻艺术家关于个体经验的表达,也有职业中期艺术家对于绘画性的扎实实践,亦有大师的入门之选。

莱亚·冯·温琴格罗德,《作曲家双重肖像(伊莲娜)》,2021,布面油画,共两件,户尔空间,8.7万人民币

在艺术家具象绘画中,她将基于个人经历和集体记忆的场景与致敬地下音乐,女性先驱和流行文化特定人物的肖像相结合,反映了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独特个体在作为社会角色时所可能产生的冲突,以及对差异性的认可与追求,探索了社会空间永久重塑的可能。除了绘画外,艺术家还在钢琴和合成器上创作声音作品,通过交叉绘画、装置和声音艺术,创造了密集的情感、情绪和感知层次,拓展了艺术家与公众沟通的方式。

保罗·罗伯斯,《The one after the other》,布面压克力及水墨,2024,The Shop House画廊,作品售价在十万人民币范围内

保罗·罗伯斯(1989年出生于巴亚马雷)是一位现生活和工作在维也纳的罗马尼亚艺术家。艺术家在“这还是绘画吗?”这个问题的启发下,超越传统限制,使用图像处理软体来探索更多视觉上的可能。就像17世纪的艺术家用黑白相机将图像投射到画布上一样,他的创作持续探寻不断发展的科技以及随时可用的资源和技能。

徐浩洋,《Velvet Morning》,布面丙烯,2024,叁拾空间,50800人民币

徐浩洋的绘画如凝练了一段影像,捕捉和展现人性与情感中的灰色地带。其中包含了对人、事、物间游离关系的默想,呈现一幅基于现实而抽离现实的景象。这种静态的凝练随着被观看的过程逐渐流动显现,画面中亦真亦幻的色彩衍生出一种隐忍之下的张力;所触及的,总是人意识中那柔软的内里。

郑皓中,《绿椅子LINKE》,布面油画,2021,刺点画廊,十万人民币以内

郑皓中的作品聚焦于自身生活周边的人物与环境。他擅长人物肖像画,常常描绘友人在其画室内的场景,捕捉他们的姿态与神情。这幅作品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艺术家的友人林科在冬天因寒冷而蜷缩于画室内绿椅子上的模样。他一手揣着半空的酒瓶,目光隐于眼镜之下。脚上的波点鞋经过艺术家的解构,与人物和绿椅子形成一个三角形。
艺术家刻意忽略部分细节,绿色椅背的衬托使得人物的神情和手势显得尤为突出,捕捉到其内心的光景和独特的氛围。画面中大面积的留白,是郑皓中一以贯之的风格。他从不考虑画面是否需要涂满,因为留白对他而言是思考、是控制、亦是起点。画面中的点、线、面都建立于他与现实之间的信任,而信任来自于对周边环境和人事物长期的观察。

Eddie Martinez,《Razor Blades and Apple Cider Vinegar》,纸本绘画附艺术家签名, 2021,泰勒画廊,1.2万美金

二级市场的宠儿、耳熟能详的艺术家Eddie Martinez以融合抽象与具象的绘画风格著称,作品常采用油彩、瓷釉、喷漆等多种媒介,展现出大胆的色彩运用和丰富的质感。Martinez的创作灵感源于流行文化、竞技运动和个人经验,而这张纸本作品中艺术家的几大标志性元素均有体现。
CON_的负责人Eri Miura这样解释参加西岸艺博会的原因:“相比于发展已经非常的稳定的日本市场,中国的市场十分的庞大、复杂,充满了未知的机会,而中国的藏家群体的收藏偏好也非常的多元,这次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希望能以西岸艺博会作为实验和探索的开始。”正如她所言,在作为内地市场晴雨表的上海,在本日正值立冬万物贮藏蓄积之时,或许今年的西岸艺博会,也将成为许多人通过收藏重新塑造自我、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起点。

文丨黄韵奇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