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午夜,时代广场就飘起一朵朵中式祥云

文摘   2024-10-26 19:47   江西  

A.A. Murakami装置作品《Floating World》(2024)展览现场,现于香港M+展出 ©A.A. Murakami,影片及摄影:Adam Kovář 和 PETR&Co,模型:Ashley Lin


Artnet正在与时代广场艺术合作,呈现全球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数字艺术展览——午夜时刻(Midnight Moment)。当每晚的午夜时刻降临,时代广场的标志性大型电子广告牌将变身为当代艺术的“画布”。这个项目将从每晚从11:57持续至午夜,在41街至49街之间的92块电子屏幕上同步播放。

今年十月,午夜时分,充满雾气的巨大泡沫将在黑暗的背景中浮现在时代广场的屏幕上。这个名为《Floating World》的数字作品是由常驻东京和伦敦的艺术组合A.A. Murakami(Azusa Murakami和Alexander Groves)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这件大型实体装置目前正在香港M+博物馆展出。

Azusa Murakami与Alexander Groves ©A.A. Murakami,摄影:Emiliano Granado

A.A. Murakami以其感官丰富的装置艺术闻名,他们常常运用光、雾、气味和等离子体等短暂且不可预测的元素以及生成性代码,来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他们的作品灵感常常源自古代文化,这些文化试图模仿并敬仰自然世界,从而唤起人们对人类存在短暂性的更深认识。
在经过几个月的线上讨论和一次香港的面对面会谈后,Artnet非常荣幸地宣布将这一数字艺术作品带到纽约市标志性的时代广场。午夜时刻与Artnet共同呈现的《Floating World》标志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A.A. Murakami正站在新纪元的前沿,未来将有一系列博物馆展览安排。此次合作也反映了Artnet支持数字艺术社区、推动艺术与科技交汇对话的核心使命。


我们与A.A. Murakami的Alexander Groves进行了一次对话,聊了聊他们的创作旅程,古代传统和自然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不断追求“梦想项目”的挑战。

Artnet新闻

×

A.A. Murakami


Q:恭喜你们在香港M+博物馆创作了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实体装置作品。《Floating World》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身处魔幻世界。能否聊聊这个作品的灵感?请带领我们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演变历程。
A:最初的灵感来自我们2017年推出的《New Spring》项目,当时我们首次使用雾气填充的泡沫进行创作。从那时起,我们便不断以不同的形式探索雾气泡沫。《Floating World》的灵感来源于亚洲艺术中传统祥云图案,云朵展现出动态的运动感——不断盘旋和解开,处于一种永恒的形成和消散的状态,象征着存在的持续流动,反映了生命短暂且不断展开的本质,同时也象征着地球世界与天界之间的桥梁。

《近江名胜图》(1660至1690年代)屏风生动地描绘了日本京都琵琶湖沿岸的风景,用浓郁的矿物颜料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景观,图片来自Heritage Arts/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

Q:当雾气吹入肥皂泡膜中时,我确实能看到这种关于祥云的联系。在古代中国,云与宇宙中的气相联系,气是不断流动的宇宙能量,同时也象征着好运。能再深入聊聊吗?
A:当我们到南京参观制作皇袍的传统刺绣时,场面极为震撼。我们在香港故宫博物院也看到了类似的作品,云朵作为一种图案象征,连接了尘世与天界。云朵在日本屏风画中也常被用作构图元素,金色的云朵横贯屏风,而在云朵之间,可以看到小小的鸟瞰视角下的江户场景或复杂的细节。
在M+博物馆,我们希望创造出类似的效果——通过镜子来延伸空间,机器排列释放出一团团云朵,形成一片小型的云朵星座漂浮在房间里。在中国艺术中,云朵往往展现出动态的运动感,绽放与盘旋。但当你从飞机上看真实的云朵时,它们虽然移动,却并不像传统艺术中的那样盘旋。规模太大,无法在没有时间流逝的情况下注意到这些变化。所以我认为我们装置中的云朵更接近传统艺术中的风格化描绘。

A.A. Murakami装置作品《Floating World》(2024)展览现场,现于香港M+展出 ©A.A. Murakami,影片及摄影:Adam Kovář 和 PETR&Co,模型:Ashley Lin

Q:泡泡往往带来一种童年的欢乐与好奇感,同时它们也带有疗愈且几乎冥想般的特质。实际上,泡泡作为一种家庭玩具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我很好奇——在利用这个古老的发明来创作你的新作品时,面临了哪些挑战?是调节湿度,还是找到完美的泡泡液配方?
A:泡泡喜欢湿润的环境,因为它们需要湿气才能避免干燥。因此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最佳的泡泡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成的。幸运的是,香港恰好符合这两个条件。当然,即便是在干燥的环境中,我们也可以调整并校准机器。自然现象与环境互动,这使得它们更加引人入胜。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某个东西,它并不会与你的周围环境产生物理上的互动。
通常,这样复杂的作品涉及许多学科的结合——电气工程、编程(我们设置了全新的控制系统和软件)、泡泡液的化学配方、运动部件的机械操作,以及流体管理。我们有装满液体的储罐,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将液体输送到机器中。但你得时刻提醒自己:这之所以从未被实现过,是因为它本就不容易。
Q:当你们构思这个作品时,是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大规模装置,还是一个更亲密的表演型作品?
A:我们最初设想它就是一个大规模的装置。我们的想法是创造一个微型环境或天气系统,让你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迷失在空间里。但在制作并与作品共度时光后,我开始觉得它同样适合较小的、更加亲密的场景。在较小的空间里,泡泡会显得更大,与你的互动也更为直接。
Q:你们的作品经常探索自然的短暂性,而且往往比数字作品更具触感。你如何定义科技在你们作品中的角色?
A:我们称之为“瞬时科技”(Ephemeral Tech)。这是我们独创的技术,但其独特之处在于我们使用的界面——像泡泡、雾气、气味和等离子体这样的短暂材料,创造可以被所有感官体验的瞬间。
通过这些短暂、以感官驱动的元素,我们希望将时间这种无形的事物物质化。

A.A. Murakami在伦敦6 Burlington Gardens举办的沉浸式《Silent Fall》展览的预览,拍摄于2021年10月11日,摄影:Nicky J Sims/Getty Images

Q:就像想象火曾经对人类来说是新技术一样困难,轻易地将技术的概念与人造物体而非自然联系起来也很容易。然而,如果我们快进50年或100年,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人造物体在未来可能会被视为自然。A.A. Murakami想要使用技术模仿自然的渴望来源于哪里?
A:技术一直是人类创造和文化中一种持久的力量,从洞穴艺术到立石,贯穿整个艺术史直到今天。人们始终利用他们所处时代的技术来标记太阳的运行或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迁徙。通过模仿或表现自然进行致敬与文化本身一样古老,而我们的作品则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延续这一传统。这种驱动力来源于推动可能性边界的愿望,以及使用超越自然界限的工具——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
Q:是的,当我亲身在场时,它让我想起我们在当今这个基于屏幕的现代生活中,感官是多么地被减弱或压制。我们已习惯于一种平面的、视觉的过载。与艺术作品的身体接触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重新连接你的感官。
A:是的,确实如此。我们对技术的看法是,我们的首要热情总是材料及其所唤起的情感。如果你在看一幅数字图像,它不会衰老;它不会死——它没有那种脆弱性。但当你在体验自然,比如樱花飘落时,你会意识到它作为一个瞬间的存在,那是我们再也不会遇到的。我认为这是在屏幕上体验时无法获得的强大感受。
所以,虽然我喜欢在屏幕上体验事物,当然,我们无法在没有它的情况下工作,但我也认为拥有巨大的、有形的体验同样重要。

A.A. Murakami 在时代广场的《Floating World》展览,照片:Michael Hull拍摄,艺术家提供

Q:也就是体验事物的短暂性。
A:对,绝对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短暂技术的原因,因为本质上,它是关于创造时刻。我们拿时间这个神秘的东西——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时间是什么,或者它存在于何处——来衡量事物在时间中的行为。例如,在手表中,我们使用石英晶体的振动,或沙子从沙漏中落下,或摆锤的规律、可预测的运动来测量时间。但你看,你并不是在真正测量时间,而是在测量物质——物质在时间中的移动或行为,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时间是什么。
我们认为创造一个让人感觉时间变得具体的时刻非常有趣。我认为泡泡正是如此——就像你在观察某物的出现,然后又滑出存在。我觉得这有点像光与空间运动,那里的艺术家们庆祝光,并使其成为他们所创作的主题和材料。

A.A. Murakami的《Floating World》(2024)在香港M+的展览现场 ©A.A.Murakami,电影和摄影:Adam Kovář 和 PETR&Co,模型:Ashley Lin

Q:时代广场每天有超过30万人经过——你如何看待《Floating World》与这个标志性公共空间的连接或互动?
A:我们的云,尽管奇异而虚幻,却唤起一种熟悉感——让人想起月亮或水母那种细腻、脉动的波浪。在这个以强度著称的空间中,我们希望《Floating World》提供一个冥想的时刻,一个在城市中意想不到的、能让人停下来的时刻。
Q:在时代广场的数字屏幕上,巨大的泡泡缓慢出现,人们可以更详细地观察它们。这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与亲身观看时截然不同。播放速度是否较慢?
A: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我们在某些时刻减缓速度,直接聚焦于泡泡。所以你在观察表面上五光十色的旋转。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减缓事物的速度赋予它们一种“史诗般”的观感,就像在观察海王星或其他气体巨行星旋转的表面。
Q:我觉得这再次与你们提到的时间相联系。作为数字艺术家,你能够操控这些泡泡在时间中的表现,但在创造物理体验时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那是由自然掌控的。
A:确实如此。
Q:你们的实践跨越许多领域。那么仍然有必要将设计与艺术区分开吗?
A:是的,我们确实既做设计也做艺术,但采取的是不同的方式。
我们热爱这两种学科,并希望在每种学科中实现某种目标,但方式不同。对于设计,我们喜欢家具和室内设计——它们如何增强你的日常体验,我们称为“生活的艺术”。而对于艺术,我们喜欢看到展览或阅读书籍,然后以新视角再走出来。
Q:现在是什么在激励你们?有没有一个梦想的场所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A:我们受到许多事物的启发,但主要是物理学和当物质违反预期时的行为。
我们始终在为我们的梦想项目而努力——我们不会接任何不想做的项目。如果我们有一个新的梦想项目,就会立即开始工作。我们无法控制的是展示这些作品的机会。我们当然是梦想拥有高耸的空间,周围是空气的海洋,在那里创造我们的装置。
让我想到的是那些并非专门为艺术场所建造的空间。例如,泰特的涡轮大厅——它曾是一个发电站,但提供了一个如此宏大、空旷的空间,供你进行大体量作品的创作。还有巴黎大皇宫,空间非常广阔,又或者是普拉达基金会,它绝对是一个建筑杰作。然后我们访问了印度的亨比,那是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曾是维查耶那加尔帝国的首都。那里风景和光线令人难以置信。

文丨陈佳音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