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逛了两天ART021,发现了这些“新蓝筹”艺术家

文摘   2024-11-08 23:58   上海  



或 许是一个巧合,今年的上海ART021开幕之时,持续一上午的阴云密布突然开散,阳光从缝隙中斜斜地洒在上海展览中心的拱顶与立柱之间,洒在刚刚开幕几分钟就已经在门口大排长龙的人群之中。在本来也同样的乌云笼罩的市场预期之下,工作日的下午,展厅内人声鼎沸,相遇、重聚、交流在这里热烈地发生。如同场内涌动的人潮一般,一种无形的却清晰的连结,在ART021的现场涌现。

2024 ART021展会现场

我们聚焦数件超越了年龄、类型、国界、性别等等标签的艺术家作品,尝试捕捉这种涌现带来的动人力量,让这些创作间共有的共性:细微或有力的表达、模糊而敏锐的洞察、准确又多义的技术与语言,通过ART021艺博会,在从创作到收藏的链条间,在如同ART021的三个单元名:Approach-Detour-Beyond的路径与徘徊间,在市场中得到回应与共鸣。

马海伦,《达瓦孜女孩》,收藏级艺术微喷,120×85cm,2024,由高台艺术中心呈现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马海伦“达瓦孜女孩”系列通过对维吾尔族传统高空钢索杂技(达瓦孜)的镜头记录,艺术家不仅保存了珍贵的文化记忆,更以其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的延续可能。

CFGNY的综合装置作品,由户尔空间呈现

CFGNY成立于2016年,作为一个关于艺术、时尚与身份交叉点的持续对话,他们不断回归“模糊的亚洲”(vaguely Asian)这一术语:这是对种族身份的一种理解,它结合了特定的文化体验与被视为“他者”的经历。除了将时尚作为现成品使用外,CFGNY的实践涵盖了影像、行为、建筑装置和雕塑等多种媒介,研究材料组合和再生产如何在“模糊的亚洲”身份的形成和种族化过程中发挥作用。CFGNY并不希望代表“亚洲”的单一意义;相反,它鼓励呈现出一个人能够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无数可能性。CFGNY由Daniel Chew、Ten Izu、Kirsten Kilponen和Tin Nguyen组成。本次CFGNY在ART021的沉浸式装置项目,将他们的过往作品融入了上海空间,进行了场域限定的特别创作。

朱丹,《落日》《无题》《窗外》,纸本丙烯,2024,由Tabula Rasa 三米画廊呈现

朱丹经常想要大胆地尝试色彩、发现自我、解开束缚。这些都是与传统、理论、舒适区和诱惑的斗争。它不仅是技法上的斗争,更是精神上的。许多人都熟悉那种俯视着浅浅的一滩水,刹那间失去平衡的感觉。这一瞬间,观众越过了从小宇宙到大宇宙界限,朱丹最好的作品往往就在此界限上自由地舞蹈。
艺术家觉得,日落的光总会给人勇气和力量。《落日》艺术家在家中⻄南窗户中看到傍晚短暂而变幻的落日光辉。虽然画里没有光影变化,但是日月星辰的变化与艺术家每天都有连接。这幅作品将连续的时间置于同一画面之内,⻥鳞状的落日余晖与上圆下方的窗户、门互相呼应,通向亲密的情感空间。而看似充满了抽象的圆形又似乎能找到植物的线索则为“春天的草莓地,但是没有结果,滚满了雪球。”
关于《窗外》,艺术家则表示,“这件作品粗看是一个写实的叶子,近看这个叶子右边像一个花苞或者蛹,绿色的大叶片,深紫色的海虹和底部的干豆荚组成一个抽象的大蜗牛。这么荒唐的世界要怎么解释给人类听呢?它也是画面里最隐秘的一角躲藏着的小猫打开窗户看到的⻛景。

大和美緒,《红点》系列,2024,布面油画,由江寿画廊呈现

据江寿画廊总监下門史幸(Fumiyuki Shimokado)介绍,他们希望将新兴的日本艺术人才连接到全球艺术界,而大和美Mio Yamato)正是这一愿景的代表人物。大和美緒的作品被日本的多家博物馆收藏,也将在明年于首尔举办个展。“Red Dot/红点”系列是她艺术生涯的起点。此次在中国大陆首次展示她的作品,聚焦于介绍她的身份、创作理念及其艺术生涯的开端。大和美绪的创作存在从绘画性和概念性方面的多重可解读空间,并呈现了从日本及亚洲出发的对于西方绘画发展的回应,她的画面中具有丰富的笔触和纹理表现,需要观看现场实物作品才得以体察。

曹雨,《龙头·山河宣言,综合项目(纪录片,刺绣贡缎仿古战旗、三叉戟、爱普生艺术微喷等)》,2021-2024,命运之爱——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2024-2025

“画面中的水龙头坏了,而龙头中的水却因此迸发出最原始的生命力,腾空跃过水槽,放肆地向远方奔腾而出。它再也不受水槽边框的限制,在未来兴风作浪并汇聚成谁都不可预知的洪流。”《龙头·山河宣言》是一项基于摄影作品《龙头》而展开的、持续三年的宏大行为艺术项目(包括装置、行为、摄影和纪录片)。在这项计划中,曹雨将《龙头》这幅摄影作品转化为精致的刺绣贡缎仿古战旗,并巧妙地将其固定在一柄沉重的铸铁三叉戟上。
随后,她以一位古代游侠的姿态,高举这面象征着女性独立与力量的战旗,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程。她的足迹遍布欧亚大陆六个国家的近二十个城市及地区,从繁华的北京出发,途经巴黎的浪漫街巷、柏林的历史遗迹,再到杜塞尔多夫、苏黎世、卢塞恩等异国风情之地,甚至穿越了无人的森林、攀登了险峻的悬崖、跨越了壮丽的雪山与湍急的瀑布,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帕尔马岛。在这一路上,曹雨不仅是在展示个人的勇气与决心,更是在向世界宣告女性独立与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李镇雨与布拉姆·博加特双个展,由白立方呈现

李镇雨(Lee Jin Woo)与布拉姆·博加特(Bram Bogart),分别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创作传统与文化背景。李镇雨是韩国“单色画运动”(Dansaekhwa)的传承者,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低调而深邃的力量。布拉姆·博加特则代表了另一种创作取向,他的作品以厚重的颜料堆积和雕塑般的质感著称,延续了欧洲战后“非具形艺术”(Art Informel)的自由表现风格。
两位艺术家虽各自依循不同的历史线索,但都在创作的方法与最终的呈现上展现出相近的内质。他们共同以身体展开围绕着画布的游弋与行动,揭示了材质的隐秘空间,使之超越视觉的表象而进入了深邃的精神维度。
李镇雨与布拉姆·博加特的作品近年来时常进入亚洲观众的视野。虽然这两位艺术家已经位列蓝筹名单,但尚未在内地建立广泛影响力,从香港的画廊个展到内地的机构展览,也会有新的市场响应。今年6月,李镇雨在白立方香港举办了他的首次香港个展;11月9日,他的大型个展也即将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博加特的亚洲首展也于今年年初在白立方香港举办。
据白立方亚洲副总监唐佩贤博士表示,自ART021创立以来,白立方参加了每一届展会,每年都以个展或双个展形式呈现。白立方同时参加两场艺博会,因此在ART021的展位想区分于西岸的群展概念。展位呈现是基于画廊每年在学术上的研究与策划,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到更多高品质,且不经常被看到的艺术类型。“这个策略是希望能够在已有藏家和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吸纳更多关注度和新藏家。市场预期有预判的部分,但每年来到这里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在市场层面达到最佳效果。”

简翊洪,《两匹白色的马》,纸本、水墨设色,2024,由谷公馆呈现

据艺术家表示,《两匹白色的马》的草图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最初是两匹墨黑色的。2023年年底他去了一趟东京,参观了根津美术馆的特别展览,看到展出的《五马图卷》,心里渐渐对画马这件事有了一些概念。

博斯科·索迪,《无题》,粘土砖块,2024,鸣谢和美术馆及维伍德画廊、卡斯明画廊

博斯科·索迪(Bosco Sodi)生于墨西哥城,他的作品以木屑、黏土与火山岩为材料,从天然物质的粗粝与原始中发掘自然的能量。他的大型单色木屑画及黏土雕塑仅以双手创作,不借用任何工具。创作中的身体由此成为材料与精神间的导体,为平凡的物质注入灵韵。
本次展出的作品所使用的砖块是于佛山现存最古老的龙窑——南风古灶烧制而成,也将用于在和美术馆呈现的大型装置。南风古灶龙窑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为久远,且仍在使用的柴窑之一。柴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落灰与多变的温度使每件砖块均生成不同的色彩、纹理与釉色。手工技艺与自然材料在此和谐而不失随机的互动正呼应了索迪的创作哲学。
同时,艺术家迄今为止于亚洲举办的最大规模个展“旷野之外”将于11月10日在和美术馆开幕。

关小,《芽》,黄铜,不锈钢,丙烯烤色,2024,由天线空间呈现

关小的雕塑和装置将工业材料与古代文物和与之相关的视觉历史相结合,并通过视觉和概念的二分,破坏观众对技术进步的固有理解,特别是对被概括为“新”的事物的看法。在她的作品中,通过不断地文本索引——时间、地理和文化——去赋予身份或对象不同的意义。将原先发现和重新铸造的物体并列在诸如《芽》这件作品等奇异的组合中。
这件作品整体充满着转瞬即逝的感觉:金属光泽的尖刺在犹如科幻小说般的底色中闪亮着,配合着雕塑顶部绽放着的根状结构。但其整体效果是超凡脱俗或者说是永恒的。这件作品与关小的更广泛实践达成了一致,使得作品的理解是流动的,并完全取决于观众本身看待作品的视角。

李爽,《你只有在心碎时才能听到音乐》,2024,树脂,织物印花,现成物品,由天线空间呈现(图片左侧为李爽作品,右侧为傅强作品)

李爽的作品由树脂材料浇注各类现成品融合而成,将个人叙事通过杂物志的形式拼贴进坚实的结构中。《你只有在心碎时才能听到音乐》的作品标题来源于“我的化学浪漫(My Chemical Romance)”乐队的一句歌词,青少年时对乐队狂热追随的记忆深植于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跳色的拼贴模拟着流行朋克的曼波和色彩化的情绪。同时,作品仿佛一面凝固的手机屏幕,穿插着艺术家对高度媒介化的现实中交流困境的探讨,不断堆叠的未被拆封的信件和蜡封如同正在迅速扩张的数字讯息,从未真正被传达。
在上海艺术期同期开幕的艺术家李爽个展“月球的距离”目前正在荣宅展出,是李爽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个展,由Prada基金会支持,展出了为Prada荣宅特别创作的一系列全新作品。
“交流与技术始终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当交流仅能以数字形式进行,技术与算法变得冰冷无情,每个人都被压缩成像素,肉身则显得无能为力。与所爱之人,尤其是与父母交流,本就充满挑战,在数字化环境下愈加困难。即时通讯、视频通话、表情贴图——这些本应让交流更便捷的工具,却失去了原有的魔力,反而拉远了彼此的距离。”李爽如是说。

彭可,《舞池》,2024,铝塑板、彩绘玻璃板、铅、锡和胡桃木、油彩和丙烯颜料,由Make Room画廊呈现

彭可从事图像创作和写作。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城市体验和图像生产是她创作的核心。彭可的作品持续地围绕着现代城市建设之下的流动与迁徙,记录着人们在都市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汇集与离散。她的作品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视觉与审美机制,并提醒着人们重新审视文化是如何被构建的。
彭可手中的相机如同城市里的行者,寻觅着公共区域和基本建筑中的不经意的秩序和规律,纪录生活中混杂而相连的偶然性。她的摄影作品中,不仅有中国,还有亚洲其他地区的日常生活景致,其中所蕴含的细腻色彩、引人入胜的形态、不规则的轮廓与丰富的纹理,都被她以极为纯粹且敏锐的手法完美捕捉与再现,对现代都市人产生了身体与感知上的双重覆盖。

张移北,《钢盔》,青铜、玻璃、稻草、鸭蛋 ,尺寸可变,2024,由BANK/MABSOCIETY呈现

张移北刚刚获得了2024年度UCCA Young Associates年度选择奖。张移北的创作源于对艺术家、材料和意念关系的重新审视。在她的思考中,艺术家与材料共同塑造实体世界,而实体世界又界定了意念的领域;同时,意念和材料共同构建了艺术家的形象。由此,材料、艺术家和意念注定相互依存。这引发了几个根本问题:材料的本质是什么?艺术家的定义又是什么?意念又存在于何处?
张移北选择她的创作材料——无论是石头、硅,还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偶然发现或刻意寻找的)——都是因为这些材料成为了她潜意识的映射。这种选择引发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材料属于艺术家,还是艺术家归属于材料?在这种关系中,艺术家被材料触动,而材料则被艺术家激发。

赛巴斯汀·伯格,《Buckle》,2024,铝板油画,由THE SHOPHOUSE呈现

德国艺术家赛巴斯汀·伯格(Sebastian Burge)本次在ART021呈现了个人项目,他作品中对于数字化现实中的人性、流行、时尚、暴力美学等议题的讨论非常符合当下的时代,也很适合现在这个特定的场域。
据画廊创始人Alex Chan表示,他们仍然对当下的市场的回暖抱有信心,ART021和西岸的反馈将很有指标性,会是绝佳的的观察体验和宝贵的学习机会。THE SHOPHOUSE作为成立于香港的画廊,希望能够以上海做原点,拓宽在内地的观众及藏家群体。
如同本次“命运之爱”单元策展人沈奇岚所言:“我们在用我们每一次的选择进行投票。” 我们每一个个体对于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市场和当代生态里从细微到抽象的每一个选择,都共同定义了我们想要的当代艺术的现场与未来。

文丨黄韵奇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