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雨:消解内卷的浮游乐园

文摘   2024-11-09 22:09   上海  


  


乐 园,是万物休憩之所,是自在生活之地。在其前面加上定语“浮游”之后,一种游移不定的感觉就此产生。“浮游乐园”正是艺术家金雨最新个展的题目。“乐园”当中呈现了她一系列新作,雕塑、装置及绘画各有故事,也彼此关联。身处仚東堂展厅之内的人,游览着这座神秘的乐园,在精致的“章节”间穿梭。

金雨个展“浮游乐园”展览现场,仚東堂,北京,2024.10.26-11.27

作为乐园的建造者,金雨无意打造一个与外在世界隔绝开来的乌托邦。她的艺术基于对现实的独到观察,其视野和方法既源自人类学、社会学的专业训练,又始终忠于艺术家自身的直觉感知。敏锐的感性反复校正着容易走向偏执的理性,“浮游乐园”在其诙谐幽默的语调下藏着对周遭世界的冷静沉思。

水果猎人

“浮游乐园”里充满水果的意象,金雨犹如一名热衷于尝鲜的“水果猎人”(fruit hunter),捕获水果放入作品内成为极具辨识度的存在。一处雕塑中,扎着双马尾辫的小女孩抱着无比巨大的寿桃——此形象取自上世纪中叶国内的宣传画。女孩着装颇具年代感,她端着的桃子是奉献的礼物。这礼物被艺术家特意加大至夸张的尺寸,以此达成对时代图像的另类解读。女孩的面部完全“嵌入”桃肉,我们无法看到她的面孔及表情。

雨个“浮游乐园”展览现场,仚東堂,北京,2024.10.26-11.27

与之类似,不远处一名坐在地上的婴儿正啃着硕大的西瓜,也有大部分的面部细节被水果所遮蔽。水果与人的身体拼合在一起,它们随即建立起共生的关系。但在这里,水果不再是去除个体特质的面具,而化为一张怪异的面容。水果以超级写实的风格出现,它们在现实里均有对应的真实摹本。金雨从北京本地取材,圆滚的西瓜是顺义产的麒麟瓜,粉嫩的蜜桃则产自密云。

雨个“浮游乐园”展览现场,仚東堂,北京,2024.10.26-11.27

现实里既存的原型经由艺术家的转换,化为表达的元素和符码。就像直接摄影一样,我们通过可见的表象就可以捕捉到物体的直接痕迹。此种直观,得益于金雨灵活且生动地使用材料。她将自己的小臂手掌翻模,并在指尖套上复刻的树莓。她也把橘子肉当作地球,橘络好比经纬线。一把箭头刺穿了它,它倾斜着,变成仿佛具有生命且伴随着痛感的地球仪。一侧的展墙上,橘子的外皮则被放大了若干倍。原本柔软的橘皮由坚硬的不锈钢板造型焊接而成。其背面附着纸浆,模拟白色的绒毛。橙色的表皮上,一个个焊蚀的点连成全球南方国家的地理版图。橘皮遭遗弃的宿命与全球南方的不受重视相呼应。“地表”被撕裂,高与低的垂直差异转换为平面上的地理距离。

金雨,《南方橘花 Ⅰ》,2024,不锈钢锻造,喷镀,纸浆,手工着色,青铜,151 × 137.4 × 20 cm ,3+1AP

金雨这位“水果猎人”带着好奇心,运用着想象力,借用传统雕塑材料将水果转译为诱发感官愉悦的文化符号。然而,她并未止步于愉悦,作品的质感既非超现实,也非魔幻,而是一种幽默的荒诞。

悬浮内卷

荒诞之表象下,是严肃的社会关切。这次展览的主题受到学者项飙所提出的相关概念的启发。项飙曾稍微变动内卷(involution)及悬浮(suspension)词语的所指,使它们可以相对精准地描述当代国人面临的生存困境。金雨为作用于理性的学术化表达找到了诉诸于感性的形象。她用铸造过程里的锻打工艺象征社会无情且持续的规训。这里有一个容易被观者忽视的技术细节:铜管弯曲的造型依靠纯粹的锻打很难实现,但在内部填充沙子并升温加热后,就可以尽兴敲击。慢慢地,一个卷曲的“躯干”被打造出来。假设材料有感知,那么火炼、锻打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

雨个“浮游乐园”展览现场,仚東堂,北京,2024.10.26-11.27

人在社会里的磨练亦是如此。或许有人觉得主动经历这一切会令我们成长成熟,但很显然,内卷所关注的是主体被动地接受着外力施加在其身上的种种重负。努力就会成功——诸如此类的口号掩盖着社会深层的不平等。人们如陀螺一般,焦虑却不愿停止转动,因为竞争的机制不允许我们退出。
“内卷”的躯干上留下烧灼的痕迹,劳动的手和脚如同碳化了一样,世间的辛劳改变了它们的颜色。头颅的表层有种皮肤剥落的感觉,嘴部的细节被艺术家刻意抹平。这些内卷的劳动力无声无息地干活,失去了表达的能力和权利。内卷的同时,主体也在悬浮——不断地变换工作、不停地迁徙,流动的状态取消了改变当下生活的紧迫性,人们不再关心切实可行的协商和改善方案。

雨个“浮游乐园”展览现场,仚東堂,北京,2024.10.26-11.27

金雨反复用作品提示我们,那些“看上去”是自然、合理的,其实里面往往存在着误解,甚至是人工干预的痕迹。一次冬日跑步中,她看向大树,以为树上布满了枯叶。当她临近树木时,才发现那些“枯叶”是一群栖息的麻雀。她从怀柔捡拾起树枝,再将其复制若干,一层一层地排布,组合成看似天然的树木。仔细打量一番,其秩序感会让我们出戏。钢模灌铸的塑料小鸟立于枝头,它们好似枯木上的嫩芽。那些植物、动物、水果和人,它们被金雨细腻地重塑,成为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涵的隐喻。

金雨,《看上去》,2024,铝合金,不锈钢,塑料,CNC,108×108×228cm,3+1AP

生产之辩

不同于一些善于操弄观念游戏的青年艺术家,金雨尤其在意观念的具体表达方式。对于作品的制作工艺,她都稔熟于心。她参与到生产的各环节之内,亲力亲为。同时,材料工艺及生产过程也反馈给她更多的想法。有关生产的议题正是她目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着眼点。她探究当代艺术作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并将此问题的语境集中在中国范围内。当代艺术的生产具有社会性,艺术家要与工匠、民间艺人甚至制作企业主发生联系,彼此协作。

金雨,《地球仪》,2024,青铜,紫铜,CNC,33×23×40cm,3+1AP

另一方面,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匠师傅、手艺传承人也往往具备参与当代艺术生产的资历与创造力。对上述问题的深思使金雨现阶段的艺术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而除了不同学科交叉带来的张力之外,她在中美两国之间往返的跨文化教育历程也令她的艺术有能力辩证地剖入特定主题。个展的英文标题“I'm rooted, but l flow”极其诗意地传达出她目前所处的文化状态。她的“根系”延展出她对于世界的敏锐,她的“流动”则体现在她不断地转换观看的角度和距离。
临近入口的两件作品《风筝》和《蝴蝶与公鸡》将展览英文题目的语义具象化了。向上飞翔的升力,与束缚支撑的引力构成一对观念里矛盾的存在。然而在现实中,两种力的趋向却在同一有重量的雕塑体里被中和。轻与重的辩证,带来十分轻盈的直观感受。与此同时,那些社会观察的严肃调性也退居其次,艺术作品本身足够有趣味,它们持续地与他人发生对话。

金雨,《风筝》,2024,铝合金,钢筋,水泥墩现成品,130×90×205cm

此外,展览里还有一条“平面”的叙事线索。金雨的绘画对应着立体的雕塑和装置,但前者绝不仅是简单的草图。画中的内容偶尔探入雕塑那个没有人能够进入的内部。轻松的笔迹与鲜活的形象是身体感知的记录,或是制作进行中的动态标记。画面亦是艺术家内在的显现,它与雕塑始终处于一种对话状态当中。金雨善于表达,她的思考和阐释闪动着理性之光。而这丝毫没有使她的艺术变得如推理和论证般干瘪无聊。恰恰相反,她妙用着空间的语法来进行着感性的转换。由此,语言所不能及的趣味,越过所有自以为是的智识,直抵观看者的心灵。

文丨Jerome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