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佛山古墟,是否为艺术家提供了新选项?

文摘   2024-10-12 14:50   江西  


  


一 个几乎都达成共识的认知是,如今全球的艺术市场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退。
这的确是一个反思及变革的时刻。而处于市场始端的艺术家们,应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萎缩期?在我们熟悉的范围中,是否有这一种新的模式供参考?
笔者近日在亲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作为主办方的长期乡村文化改造项目“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中也许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可以简化为:一种结合了地方政府主导、市场运行机制、以及艺术家参与的乡村文化改造模式,也许可以为中国的基层乡村、私人商业、以及广大艺术家群体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来度过未来一个阶段中的艺术市场萎缩期。

罗行墟开墟当日的主街道景象

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这个项目的细节。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罗行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以及它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罗行村坐落于一个大堤的边上,村里50-60年代建的二层老房子不少,远没有南海区很多村子的那种全村每家都盖四五层楼那样气派。罗行村还有另一个更常被人提及的名字叫罗行墟(Luo Hang Xu),我询问了当地来自佛山的朋友,他们解释说:墟指的是赶集,也就是市集,在这里每逢二四六都会有自发的集市。“罗”通假箩筐的“箩”,“行”字念Hang,“罗行”有双重含义:第一层意思是上游把竹子砍断然后放在河里,让竹子顺流而下,在罗行进行打捞,然后村民进行竹编——这里的“行”(hang)有航行的意思;另一层是因为这个村子以竹编为立足之本,所以竹编的产品箩筐如果买的好,那整个村的生活就好——罗行的第二层意思就是“箩筐行业”。

罗行墟传统的竹编制品

但也正是“箩筐行业”造就了罗行墟的困境。首先是曾经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处于刚需期的箩筐行业,已经在过去三十年中逐渐走向末路。曾经在广东潮湿闷热的气候环境下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竹编制品,因为过于强调功能性而缺乏设计感,如今既无法在市场中与廉价的收纳类商品竞争,也无法通过造型和质感获得收藏品的身份。其次是,随着大量年轻人口搬移到了近在咫尺的经济中心广州、深圳、佛山市等地,罗行墟的年轻人口流失非常严重,绝大多数的居民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据统计,60岁以下的人口普遍已经不会竹编的手艺了。
罗行村是一个典型的重视宗族,乡村文化保守的熟人社会(熟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本村的支柱产业又是一个几乎毫无价值的夕阳产业。据当地政府预测,如果不对罗行村进行有效干预,这个社区的本地文化会在未来十年内完全消失。

罗行艺术墟向公众开放前的局部面貌

围绕着罗行村的是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悖论:虽然它所在的大环境不可不谓优越——丹灶镇有非常发达的建材家装产业、零件加工、新能源研究等产业板块,所有这一切与罗行村近在咫尺,但却在很多层面上毫无关联,就像两个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

罗行舞蹈队在排练《竹-铠甲》竹编装置现代舞巡游

让我们再从地方政府视角来看一看罗行墟的困境:之前多年,政府都尝试过以资金和资源层面的优惠政策引进民宿、文创、以及咖啡餐饮等店铺进驻,并希望以此带动社区的经济和人员构成优化。其结果都是无疾而终。政府认为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外界没有来拜访这个村子的理由——这不是一个网红咖啡能解决的问题,而竹编工艺又毫无竞争力。单纯的招商引资在罗行村没有效果,必须要有另外一个维度的力量介入才可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罗行墟村民参与“进化中的尘埃-罗行墟记”艺术作品创作

罗行村距离佛山市区有30分钟左右的车程,距离广州市区有80分钟左右的车程。这样理想的距离其实很适合让广州的居民将罗行村作为一个可驱车前往的周末短途旅行目的地。这些因素和之前的经验构成了丹灶镇政府意识到艺术长期介入的设想。佛山的地方企业非常多,很多企业也已发展到了需要与艺术进行融合的阶段——这种融合可以让很多企业的面貌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入社会舆论的视野。

艺术家向阳进行在地创作

在陈述了诸多方面的细节后,其解决方案就是开启“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这个项目,并由此开启一个长达五年的针对罗行村的文化改造计划。这个项目由艺术家向阳团队和西樵山书院主导,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到九月底,已经接近了第一阶段的尾声。第一阶段由27位驻地艺术家参与,他们来自8个国家。不同的艺术家驻留时间因人而异,最终在罗行村里已留下了几百处作品。这些作品有些雕刻在墙上,有些绘制在小巷里,也有在公共阶梯处的大型雕塑和装置,还有发生在村中展览空间里的装置作品。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紧扣竹编这一主题,并且绝大多数作品都由罗行村当地的非遗传人或编织能手参与制作。

艺术家与村民共同为剧场编织竹艺装置

在9月29日至10月7日的九天时间里,项目对社会呈现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果,除上述艺术内容外,主场团队还邀请了14位音乐人、3组戏剧团来丰富内容。踩着高跷的民间传统形象与当地村民参与的当代舞蹈表演,很多舞蹈的空间是自家的房顶。普蓝艺文中心是进驻到此项目中的首批艺术机构之一,他们在此开展的一系列艺术介入类项目将覆盖到国际艺术家驻留,以及当地残障人士的融入,并让这个群体通过制作文创类产品的方式融入社会及文旅产业。

国庆假期期间,每日罗行艺术墟项目都迎接了大量外来游客

为见证这个项目的呈现效果,笔者特地在十一期间再次前往现场,在4天的驻留中,每个下午的人流量都是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也有老人、年轻的情侣、学生相约一起前来。应该说,广州当地群众对罗行墟这样一个小村庄的关注完全超出了笔者的预期。整个项目称得上相当成功。
在之后的运行中,不同的艺术家将分为若干批次在罗行墟进行驻留,并且每年都将在国庆节期间延续这个驻留成果阶段性展示的模式。在多次展示中,随着前来关注参与这个“艺术节”的人群增多,零售、餐饮、民宿的商业会自然地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并进驻,最终将罗行墟改造成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南海区文化小镇。

艺术家们为“人尽其才 Meet Your Strengths”共享疗愈艺术作品展制作展品

在上述的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南海区在全国是一个试点区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上述模式很可能推广到全国更多地方,并吸纳很多艺术家前来进行这种项目的驻留和运营。在这个背景下,艺术家作为生产者的价值就显露出了它的意义。作为在现场实地考察者的笔者在本文中可能显得过于乐观,但仍然充满希望,罗行墟项目中体现出的结构,政府与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方式,以及艺术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些方面的尝试都为艺术社群摆脱被行业困境的裹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许是时候让我们改变一些固有看法,重新来思考艺术应该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了。

文丨林梓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