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聊6位律师:案源短缺时,大家都在干什么?

创业   其他   2024-12-09 21:10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12月12日晚20:30 哲响直播间  
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麻策
欢迎预约直播
↓ ↓ ↓
作 者|钱  钱 (微信ID:qianfumei)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钱钱。

业务缩水、案源短缺,是我今年以来,听到身边律师最多的抱怨。

“趁着年终复盘,大致梳理了一下,相比去年,今年的案源量缩水了40%左右,很多时候我都是既焦虑又无措的状态”。

这是上周末,我的一位律师好友发来的信息,他并不是个例,毕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法律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案源短缺已经成为许多律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案源短缺时,律师究竟该怎么办?是就此躺平,还是另寻出路?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律师打开案源渠道?

带着这些疑问,我私聊了6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发展风格的律师,通过他们的实践尝试,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与启发。



资深律师的资源与智慧



资深律师,也会遭遇案源缩水的困境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市场的公平对待”下,我们身边有不少资深律师的案源、客户量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但好在,凭借着在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资源与专业沉淀,面对变动之时他们相对从容一些——

专注于to B业务的资深律师A,在业务减少的情况下,倾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资源渠道的盘活维护上。

在过往服务企业客户的过程中,A律深刻认识到,资源和渠道,不论对于律师来说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执业过程中,不论是面对客户,还是面向律师行业内部,他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链接态度处之,长此以往,他也积累构建了一个广泛而紧密的小型行业资源网络。在出现案源短缺情况时,这个小型的资源网络也成为了A律的突破口。

比如,在相对空闲的那段时间里,他积极发起线下的聚会聚餐,活跃线上社群交流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市场的“一手信息”,捕捉市场的微妙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挑战。种种努力之下,他也根据市场反馈,带领团队研发创新了法律服务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了精准服务。


比如,他巧妙地与资源网内的会计师、税务师、市场总监等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起合作桥梁,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更多“法商融合”服务。这种跨界的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案源渠道,也为他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法律服务机会,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法律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专注于法律专业研究的资深律师B,在业务出现短缺的今年,索性闭关写作,用大半年的时间出版专业著作

写作,是B律一直以来的坚持,哪怕是在业务繁忙的日子里,他也会每周抽出至少1天的时间,梳理近来的办案心得,整理相关的专业要点,有的发在了社交媒体上,有的存在了自己的备忘录中。

“出书,讲课,上电视,是曾经律师获客的三板斧,相较于后两者,我更倾向于前者——用文字记录专业,尽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方式有些过时,但有用就行。”B律告诉我们。

在B律看来,写作出书的价值,远不止扩展案源这一点——

比如,沉淀专业,B律的著作大多是源于办案实践梳理而来的干货方法论,在梳理写作的过程中,他其实也在不断复盘,精进专业。


比如,增加曝光,著作的出版势必会配套一定的宣发动作,在B律看来,这也是一次个人曝光的机会,他说,以前就有因为看过他的书,找来合作的律师同行。


比如,专业背书,每一本著作的出版,都是B律个人介绍的一个标签,无疑也是他在对客转化中,最直观的专业背书。




合伙人律师的转型与创新


合伙人律师,他们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又面临着职业生涯的新挑战。或许是因为拥有一定的专业实力与行业经验,所以,当遇到案源短缺的问题时,C律和D律都选择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探索、去尝试、去突破。

勇于专业转型的律师C。专业化这个念头在C律心中已经纠结许久了,他早已认识到“万金油”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但一直以来,他总是觉得自己的业务也过得去,就这么放下手中的其他业务,有些可惜。

“去年案源的波动,对我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一方面收入肯定受到了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推动我开始了专业化转型。”C律说道。

因为案源缩水,C律抱着“不破不立”的心态,决心转向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客户基础的知产领域,果断缩减其他非相关业务。 

转型初期,律师C面临巨大挑战,但他坚信专业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他投入大量时间系统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甚至海外研习,全力提升知产方面的专业业务技能;在所内,加入知识产权委员会,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撰写专业文章,提升影响力;通过主动承接相关案件,他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逐渐在知识产权领域崭露头角,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案源也稳定且持续增长。


敢于渠道尝新的律师D。和大多选择开始新媒体拓客的律师一样,D律个人IP账号的注册,就是在他业务缩减的那段日子。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试一试”。抱着这样的心态,D律注册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账号,为了减少自己的试错成本,一开始他并没有组建专业的团队,就自己一个人,拿着一部手机,通过科普教学视频,一点一点录视频、做直播。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复盘-调整】,D律摸到了一些门道,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法律知识,解答公众疑惑,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

而后他顺势提升了新媒体运营的成本投入,从自己一个人做,到2位助理帮着做,再到如今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市场化运营团队,除了有专业律师,还招聘了操盘手、市场销售等业务人员。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D律成功将新媒体流量转化为实际案源,团队业务有了实际的增长。



青年律师的沉淀与积累



案源问题,可以说,是青年律师普遍面对的痛点问题,不同于资深律师、合伙人律师所面临的利润压缩,青年律师需要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

由于缺乏深厚的资源积累、广泛的人脉网络以及扎实的专业资历,青年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所以,在面对案源问题时,我们从E律和F律身上更多看到的是静待花开的沉淀与积累。

选择在团队中沉淀自己的律师E。准确来说,E律并没有直面过案源短缺的窘境,因为见过了太多的“前车之鉴”,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取巧”进入了授薪的专业团队。

“没有经验、没有渠道,再加上实力有限,如果一拿证就独立,我很难走下去。”E律告诉我,他在拿证前就做好了打算要继续待在团队中沉淀。

E律所在的团队,汇聚了多位在刑事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资源的律师,他们大多都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在团队里,从实习开始,E律就积极参与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与团队成员共同研讨案件,分享心得与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E律和团队伙伴们一起参与完成了好几个大案要案,不仅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通过处理这些复杂案件,律师E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沉淀了许多能够拿得出手的“典型案例”。


而这些,终将成为E律后续独立获客的底气所在。

选择从影响力营销做起的律师F。影响力营销,在律师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F律还是选择了这样一条相对稳健但持续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F律深知自己作为青年律师的“短板”所在,所以,他的影响力营销,选择从“身边人”开始起:

比如,亲朋好友。方法也很简单,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发朋友圈”,帮助开发周边的法律需求,通过低价或免费咨询的方式,赢得了第一批口碑传播者。

比如,所内同事。可以说,F律是所内的积极分子,不但踊跃参与培训等相关活动,在所内社交方面也十分主动。一句“有需要处理的文书,我可以帮忙”给不少律师前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不少内部推荐、合作的业务。

比如,校友资源。除了参与校友活动,F律还成为了校友会中的助理,通过校友平台,链接了不少行业内外的人脉资源,巧妙地将法律服务融入交流之中,沉淀了自己的“资源池”。

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F律的影响力逐渐积累了起来,越来越多身边人知道了他律师的身份,案源也随之增加,为他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对于律师来说,案源无疑是职业发展的基石与生命线,案源困境,也是每位律师需要直面的职业挑战。

但结合6位律师的实践来看,不论是积极应对,另寻他法,还是暂时沉淀,厚积薄发,最重要的是有所行动,而非就此“躺平”

要知道,竞争是每一个行业发展都绕不开的必然要素,面对案源的缩水,竞争的加剧,更需要律师们保持积极心态、灵活调整策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打法。

当然,我们也希望,今天这6位律师的故事,能给你带来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 哲响帮推 -

好朋友泽执律师事务所

将在12月28日举办

执行的答案:2024年度演讲

欢迎有意向的律师伙伴

扫描海报二维码,参加活动

↓ ↓ ↓



今天是12/9,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业务咨询 | 品牌合作 | 培训报名 | 商务对接 | 转载开白 
欢迎添加或电联咨询顾问-见叔

   联系电话:19136133707  微信号:DCLJ_1616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