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哪个区域的律师最有幸福感?
创业
其他
2024-12-30 21:10
四川
不知不觉,2024年已走到了尾声,和过去的5年时间一样,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全国各地律师们的相伴中度过,在天南地北的出差和无数次的沟通交流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了全国各地律师的一些地域特色和不一样的文化色彩。今天,想借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作为律师行业的“第三方视角”,我们眼中全国各区域律师的差异化特征。
01.
分布不均的各区域律师人数
在全国律师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之下,各区域、各省的律师人数分布不均的情况依然存在,总的来说,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律师人数差距是巨大的。据司法部发布的《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份有23个,超过3万人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其中河南首次进入“3万+”序列。具体来说:广东:2022年度律师工作统计数据,全省律师70885名。
北京:执业律师人数46838人。
江苏:截至2022年底,江苏共有律师44089人。
山东: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律师40490人。
浙江:2022年全省律师人数36938人。
四川:截至2022年底,四川省共有律师33936人。
上海: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共有律师执业人数为33962人。
河南:2022年全省共有执业律师3.1万余人。
以上官方公布的数据可能有些许“过时”,但综合来看,律师人数排名第一的广东与排名第二的北京已经呈现出“断崖式”的差距,与河南的律师人数差距更是十分可观。当然,随着近两年律师行业人数的“爆发式增长”,律师人数的分布也有所更新。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全国律师总人数已达75万左右,其中,有13座城市律师人数破万,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郑州、杭州、长沙、西安、武汉、南京、天津。但具体来看,不同城市之间的人数差距依然显著。当然,不同区域、省市的人数、经济、法治建设状况,对于律师人数的分布一定会所影响。但当我们将视角缩小省内会发现,基本律师人数的分布也基本会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强关联。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执业律师总人数为36938人,位居全国第五。
其中,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是律师人数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占全省律师总数的30%、18%和12%。
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法治建设相对完善,市场需求也相对可观,因此对律师的需求较高。
02.
侧重不一的市场业务需求
我们常说,市场的广度决定了专业的深度,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律师、团队的专业方向确定,同样,在不同区域律师、律所专注的业务领域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大多企业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也全国各地的有不少律师选择了“北漂”“沪漂”。正所谓,机会越多,律师越多。再加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等区域的法治建设相对完善,因此律师业务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海事海商、涉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等高端法律服务;此外,随着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不断推进,涉海法律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政策引导、人才流向等多维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们能感知到,沿海地区律师业务精细化程度更高,很多专注于某一业务领域的律所均诞生在沿海地区:如江苏无锡的泽执律师事务所专注于执行业务、福建厦门的世礼律师事务所最强的业务是海事海商等。而中原地区及西南、西北地区这些内陆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法治建设仍在不断完善中,因此律师业务类型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诉讼、非诉讼法律服务以及法律顾问等方面。但近年来,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一区域律师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四川、重庆等地,律师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律师人数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地区的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发迹于四川、重庆的律所崭露头角,比如,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明炬律师事务所等等。
03.
风格迥异的律师执业风格
一边是分布不均的律师人数,一边是各有侧重的业务市场,在仿佛已经卷到麻木的执业环境中,律师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通过近几年与全国各地的律师接触后,我们发现,幸福感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同地区的律师因为各地法律服务市场及竞争的差异,呈现的执业风格与状态也各不相同。先说说西南F4(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都说西南人民具备与生俱来的松弛感,”随地大小躺“都是常有的事。的确,西南地区的律师明显没有沿海地区那么卷,这里很多律师并不会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对待业务竞争也相对佛系,地域环境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安逸感,确实会让西南地区的律师们没有特别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总体来看,西南区域的律师执业压力相对不算太大,甚至还有不少律师“有钱就休息,没钱才做事”,松弛感十足。而在西北地区,因为区域内律师数量少而市场需求大,因此当地的律师业务其实是非常饱和的,日子也相对好过。在我身边,近两年来,能够实习期满就立刻独立执业的律师,绝大多数都是西北地区的律师,而且他们也确实不愁案源。哲响服务的几个西北地区的律师团队,每年的业务回款情况也都比较理想,即使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因为服务的企业业务更传统,发展更稳健,因此,相对来说支付能力反而更强更稳定。律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但能收得起律师费,同时业务难度也相对不高,从执业环境上来讲更为轻松。中原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当地律师的执业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原地区的律师环境是非常典型的熟人社会,这里的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传统道德和职业操守,表现出朴实、勇敢、勤劳、进取的精神品质,因此更注重律师的个人口碑。我们明显感觉到中原地区的律师们对品牌营销这个领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也正基于此,在他们看来,对客户的真诚、对业务的钻研、对执业的勤奋,才是一种更高明的营销手段。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律师,业务类型是最丰富最多元的,各地的紧密相连,让律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安徽人更愿意去江苏找律师,江浙地区更青睐上海的律师,可以说,长三角地区非常发达的2小时经济圈让交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既便利了客户对律师的选择,也便利了律师对更广范围内客户的服务。
我们常常开玩笑,上海律师到杭州办业务高铁一天能往返,而乌鲁木齐律师出差开了几个小时车都还没离开乌市。
因此,这里的律师虽然竞争压力更大,但相对来说业务水平更高,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会更加紧密,为法治建设贡献了不少的力量。谈及律师行业的发展及现状时,我们往往会给出相对笼统的感知,但事实上,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发展程度区别、人口密度差异,不同区域的法律服务市场往往会有不一样的发展现状。
律师群体作为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无论是在哪个地区,无论当地的执业环境如何,都需要因地制宜,以最契合的姿态参与其中。以上观察不一定对,欢迎律师朋友们评论区反馈与指正。
- 哲响帮推 -
好朋友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
将在1月4日举办
产业转移与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大会
如果你对此话题感兴趣
欢迎扫描海报二维码,线下参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