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纯粹公司制,虹桥正瀚的理想与坚持

创业   其他   2025-01-10 17:31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观 点 | 王 正
作 者|晨 玉 (微信ID:ZCY961217)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聊起公司制律所,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虹桥正瀚”)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2005年,上海虹桥律师事务所与上海正瀚律师事务所正式合并,2011年,虹桥正瀚选择踏上“纯粹公司制”(Pure Lockstep)道路,并在而后的13年时间里毫不动摇地坚持前行。


事实证明,虹桥正瀚的“纯粹公司制”探索,让他们在法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前,仍然能稳步前行,持续保持争议解决行业领先的地位,成为了一体化管理的标杆律所。

在深度探寻公司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虹桥正瀚发生了哪些故事?他们所坚持的纯粹计点制又为律所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改变?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在哲响直播间对谈了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律师,和他聊了聊虹桥正瀚的公司制理想与坚持。

今天将访谈实录,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

本期直播实录嘉宾:


王正,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以下问答内容由王正律师在哲响直播间谈话实录整理)




关于计点制的尝试,我国律所的起步算是比较早——在1997年,就已经有律所开始使用纯粹的计点模式了,自此之后,行业内对于这一制度的讨论与实践更是络绎不绝。

当然,不少律所在尝试、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了律所的发展状况,对计点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但虹桥正瀚有些不同,从事务所设立时就考虑公司制,并在2011年确定使用“纯粹计点制”后坚持至今,这是行业里非常少见的。请问,虹桥正瀚的纯粹计点制及完全一体化的公司制管理究竟是什么,如何建立起来?



纯粹计点制(Pure Lockstep),如同字面意思,就是完全锁定脚步,这个制度曾经被英国魔圈所采纳。纯粹的计点制仅以合伙人的年限作为点数的衡量标准,资历越深,点数越高,而每点收益的基础,都是事务所的利润。


在虹桥正瀚,每一位刚刚晋升的权益合伙人都有10点初始点数,每年只要评价合格,就有固定4点的增加,一直到50点封顶。合伙人增长点数,不会因为业绩、表现突出而改变,也就是说,大部分合伙人的点数都是匀速增长,不会有额外的特别奖励。


虹桥正瀚之所以会选择纯粹计点制,是为了解决律师行业长久以来个人或小团队的工作模式,让任何案件都能集全所之力争取最好效果,这对虹桥正瀚长期处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具有重大价值,也突破了传统提成制的“唯创收论”,彻底使整个律所组织完全一体化运作。

要知道,中国律师行业中不乏明星,很多律师的个人能力都很强,但从律所的角度来看,要想对律界精英进行统一管理却很难,这也就造成了律所内部关系的松散,难以实现统筹运营及风险控制,更无法实现律所系统性的发展和传承。

在我们看来,虹桥正瀚不应该是属于某一位律师的律所,更应该是一个属于所有成员的平台。我们希望在律所内部律师们可以抱团取暖,助力彼此成长,整体提升收益。

为此,虹桥正瀚围绕纯粹计点为核心,设立了一系列一体化公司制的管理模式——

比如,所有的收益和客户资源都归律所所有,律所没有任何案源费、提成等概念,对合伙人也没有数据化的业绩考核。所内合伙人没有自己的团队,整个律所就是一个大团队,结合案件性质、客户需求等要素,统一调配律所成员,以项目为单位,灵活组成服务团队,并根据案件需要随时整合、调配事务所资源。


如此来看,虹桥正瀚看似是个人数不多的“小所”,但基于完全一体化的公司制管理,通过将争议解决律师资源整合为一体,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在客户看来是一家真正的“大所”。这也是在纯粹计点制的推动之下,公司制模式的魅力所在。



尽管虹桥正瀚坚持纯粹计点制已经十余年了,但客观来说,计点制尤其是纯粹计点制,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律所。因为这个制度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挑战,容易形成“大锅饭”就是其中之一。毕竟,这个制度的实施会对律所内部的价值观念和凝聚力形成一种挑战。请问虹桥正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都抱着一体化、公司制的初心,才会采纳纯粹计点制。但我们也会从制度管理个人理念两个维度出发,在律所内部深化律师个人利益与律所整体利益融合。

为什么要加强制度管理?因为大家虽然对共同发展的理念达成了共识,但是对很多具体事项如何落地的依然会存在观点差异,所以我们需要用制度的约束,确保战略的安排和执行不会出现偏差。

对于如何避免“大锅饭”这个问题,事实上在制度的影响下,已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发生。

一方面,能成为合伙人就意味着不仅是个人能力突出,其对事务所制度的认同、为事务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个人努力和积极程度也都相当高;另一方面,虹桥正瀚虽然没有对于合伙人创收业绩的考核,但合伙人每年都要进行述职,述职内容包括工作计时、办案效果、内部专业、市场活动、专业研究等多个维度。

纯粹计点制为律所及合伙人带来影响是双向的,如果个人出现短期状态不佳的情况,律所整体会为其托底,但如果合伙人持续表现不佳,那我们也会及时评估合伙人与律所的适配度,确保每一位合伙人所取得的点数都能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所处的位置相匹配,也有更为极端的情况,律所会和相应合伙人商议更换平台发展。

为什么要建立个人理念?作为人合组织,制度只是保障律所运营管理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公司制、一体化律所来说,所有律师对律所发展价值、理念的共识更为重要。所以,每一位合伙人应当拥有自律、包容的主人翁意识。

自律方面,在虹桥正瀚,律所整体收益影响着律师个人的收益,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实现共同的收益提升。所以只有团结一心,一致向前才能实现更好的“共同创收”。

包容方面,是人就一定会有疲惫的时刻,律师不应该是“只会工作的机器”。因此,律所的合伙人之间也会对彼此的工作节奏有一定的理解和包容。我们认可律师一时的状态不佳,也接受个人对于工作节奏的调整。



众所周知,律所的组建不只是单纯的人员拼凑,要想实现持续成长与传承,更需要找到能够拥有价值共识的律师伙伴同行。但现在大多数律所都需要“规模增长”,虹桥正瀚是如何看待规模化的问题,是否有考虑过扩张?



志同道合者可遇不可求,在虹桥正瀚纯粹计点制与公司制的坚持下,我们注定只能和“一小部分人”聚在一起。所以,一直以来,虹桥正瀚的规模都控制在60名律师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合伙人都是做律师第一天起,就加入了虹桥正瀚。

任何制度都有其优劣,在虹桥正瀚最初明确的战略方向中,我们就把“专业品质”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希望的是,外部视角下,虹桥正瀚是一家有着顶尖专业形象,专注于疑难复杂争议解决的律所;内部视角下,事务所是一家合伙人人均营收、律师营收都在业内领先的律所。因此,虹桥正瀚不会采取“快速规模化”的策略。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从律所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规模化一定是最直接的方式,规模的扩张能够帮助律所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切入市场。所以,面对律师行业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虹桥正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也面临了不小的挑战。

为此,我们选择从专业入手,面向客户提供极致的专业和服务,聚焦“争议解决”领域。作出这样的决定原因无外乎有二:

一是因为市场竞争,从法律服务整体的竞争环境看,我们无法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全方位的市场竞争中去,集中力量聚集一个赛道,才是实现优势最大化的选择。

二是因为专业优势,在复杂争议解决这个领域,虹桥正瀚不论是历史积累、团队培养还是专业能力的沉淀,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一领域形成明显优势,目前虹桥正瀚已经成为了一家业内领先的争议解决律所。

其实,战略的确定是一个放弃的过程,其中最大的挑战不是确定我们要做什么,而是要明确不做什么。为了保证律所的专业化建设,推动大家做出取舍,我们也成立了业务管理中信、业务筛选委员会,帮助律所内部进行业务的沟通、考量和筛选。

写在最后


据虹桥正瀚官方数据,2023年,虹桥正瀚在办案件总标的超过2536亿元,68位专业人员,人均在办案件标的37亿元。


在外界看来,这样的成绩是亮眼的,但所有成就的背后,是虹桥正瀚不一样的选择和坚守。在社会、行业环境相对浮躁的今天,能够沉下心来专注自身的态度,或许也是虹桥正瀚律师们的人生选择——极简、极致、无我

纯粹的计点制和完全一体化的公司制,就是为了实现 “抛开杂念,全情投入,把事情做到极致”。



今天是1/10,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 品牌矩阵 -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