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法律服务产品的变现密码?

创业   其他   2024-12-02 21:10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12月5日晚20:30 哲响直播间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 王振寰
欢迎预约直播
↓ ↓ ↓
作 者|梦 然 (微信ID:maybereal)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梦然。

法律服务产品,经过这几年的孵化、发展,已经顺利走完了产品启蒙阶段,日渐趋于成熟。

一方面,我们十分庆幸有越来越多的律师拥有了产品意识,但另一方面,面对不断涌现的产品,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法律服务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凤毛麟角,很难让客户心甘情愿地为之付费。

“专业领域相似,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做产品的律师同行越来越多,很难不撞车”当我们和律师聊起产品同质化这个话题时,他们也十分苦恼。

难道,律师与产品思维的碰撞,真的已经很难再擦出令人惊艳的火花了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产品同质化的核心原因在于,许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就陷入了“贪大求全”的误区,试图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如何在贴合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打造更加“小而美”的差异化法律产品?如何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通过市场验证完成变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创新研发适应市场的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点。



服务前置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在大多数行业的日常商业活动中,法律服务往往被视为“救火队员”的角色——客户只有当问题出现时,才会火急火燎地找律师。这种被动的服务模式,在律师行业几十年的发展中依旧很难改变。

如此模式下,一方面,律师的工作充满了“紧急事项”,加班成了常态,总是奔波于替客户解决问题的路上;另一方面,客户在遇到问题,也容易出现一时间找不到合适律师的“抓瞎”情况,不仅容易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可能导致客户在问题出现后遭受更大的损失。

而法律服务的前置化,不仅从源头上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也能让法律服务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

以B端企业客户为例,律师可以提前介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为企业提供合规和风控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让企业提前规避风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这种陪跑式法律服务产品的核心在于“陪伴”“预防”,它要求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还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从而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法律解决方案。

因此,产品创新可以从企业管理、风控合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这几个方面入手。这相对来说,是律师精力成本最低,且企业受益最大的创新路径。


一定有律师朋友吐槽说:“前置化的风控产品最难开拓市场,因为客户并不买账,他们会认为我没出事之前,不要花冤枉钱”

反过来想,这种认知不足的情况,的确会让律师在市场开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正是产品的机会所在。毕竟,产品包装和营销策略在于唤醒需求,通过挖掘客户痛点,进一步衍生出法律需求。

律师可以在在案例或分享中用负面例子教育客户,把法律服务前置化的理念传达给目标客户群体,展示法律服务前置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让客户的需求被唤醒,从而引起重视,产生购买欲望。


扩展服务的外延: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很多律师都会有个误区,认为律师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专业能力,常常会把工作局限在法律程序或书面材料中。

但律师真正的专业,应当是“专业为王”而不是“专业唯一”。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开始了法律专业之外的学习,无论是运营技巧还是跨界联盟,都是在打破传统思维,将自己发展为“多面手”,目的就是将法律服务与其他专业领域相结合,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律师需要深入了解所服务的行业领域,比如,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市场动态、竞争格局等。通过深入了解行业,将法律服务与该行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律师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需求,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例如,劳动法律师可以深入研究薪酬绩效管理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


财富管理律师往往都会去学习保险金融相关的知识,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家事律师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往往会面临大量的情感问题,因此具备心理疏导能力的家事律师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客户解决法律问题,还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律师的专业能力,在产品创新上更具备差异化,更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


其实对于客户而言,大多数需求都是多样化的,既有法律问题,也有非法律问题,因此,客户都更看重的是律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解决问题的性质。只要律师能够在某个领域展现出出众的专业能力,无论这个问题是否属于法律范畴,大概率都会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但这正是许多律师需要突破的卡点所在,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和技能体系,才能在律师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客户的不二选择。



极致细分定位:打造差异化产品

在法律服务市场中,产品细分才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律师需要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和市场需求,体现产品的差异化,才有可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需要强调的是,细分并不意味着律师要放弃其他市场或客户群体,而是将某一领域的产品做到极致。它要求律师在深入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选择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细分市场进行深耕细作。通过精细化运营和专业化服务,律师可以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口碑。

例如,在劳动法领域,我们可以将服务细分为薪酬绩效管理、员工离职管理、劳动争议解决等多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都可以成为律师打造成法律服务产品的切入点。


当然,除了锚定细分市场,律师在创新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牢牢抓住市场的走向

比如,客户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法律服务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业务占有率,律师需要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的倾向,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服务模式。

例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领域的律师就可以尝试打造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服务产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将技术与法律相结合,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比如,行业的趋势。律师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机会,敏锐地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增长点,找到那些尚未被充分满足的客户需求或痛点问题,并据此设计具有独特卖点的法律服务产品。


只有在细分市场中找准产品机会,才能实现法律服务的差异化竞争,这种差异化的产品不仅能够吸引目标客户群体的关注,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写在最后

最后特别想强调的是,在研发法律产品的过程中,希望律师们都走出参赛误区——我们做法律服务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参赛获奖,而是为了真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个人品牌,并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

产品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法律服务市场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紧跟市场的步伐和客户的需求变化,才能在法律市场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今天是12/2,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业务咨询 | 品牌合作 | 培训报名 | 商务对接 | 转载开白 
欢迎添加或电联咨询顾问-见叔

   联系电话:19136133707  微信号:DCLJ_1616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