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刚学到的心理学技巧
文化
职场
2023-06-08 16:16
广东
亲爱的朋友们,给大家介绍一个极为实用的心理学技巧----今天分享的这个,我是觉得你们今天就能够用得上。其实不难,比如一本小说,当你看进去,走入了故事里,你会发现,你想停都停不下来。这是什么?这是“蔡加尼克效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做一件事或者任务的时候,当你开了个头但却没有收尾,这时候你会对未完成的任务感到不舒服。不舒服怎么办?那你只能回去完成任务,然后为它画上一个句号。极端一点的就是网络小说,那些爽文一旦人坑,人呢,就要变得心心念念咯。其他类型的书,效果就相对差一些,但“蔡加尼克效应”依然在发挥着影响。基于“蔡加尼克效应”的运用,我每次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要做的并不是停下来,而是找了下一本书先读上几页,读出了一点感觉之后,我才会停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样我就会更快的想回来读那本书。这个效应真的很有用,比如我还用在写作上,当我写完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立刻找来下一篇文章,先对其进行构思或者粗劣的思考,简单在文档上写上几行文字,这时候我才让自己放心的停下来。发生过这样的事,比如前一天晚上,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再完成了下一篇文章的构思才去休息,结果我夜里居然梦到我还在写这篇文章,早上起来的第一瞬间,我满脑子都是“要去把文章写完”,因为我当时脑子里产生了好多有意思的想法,正急不可耐想要他们都写下来呢。这样的做法极好,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够维持的持续写作的兴趣。得嘞,那么你想想看,你可以不可以把这个效应运用在自己生活中呢?比如,完成某个任务之后不急着结束,而是先给下个任务开个“头”再结束?1、高中的时候,你为某个难题冥思苦想着,铃声响了,没办法,你只能先去吃午饭(或者上体育课),于是乎,吃饭期间你也还在想着这个题目,很想快点吃完就回来继续解题,有没有这样的事?2、试卷你做到一半,结果因故停顿,你会很想回去完成整个试卷。3、有人跟你说一句话,结果欲言又止,“这个事情我是怎么看的……算了吧,不重要,不说了。”,你会说,“别呀,说下去”,对方说到一半的话,反而勾起了你的倾听欲。4、某本小说你看到一半,但不得不睡觉了,因为不继续睡,你可能会猝死,因为这已经是熬夜的极限,但第二天,你一时间,还是会立马扑到小说中去,因为“那个故事还没有看完”。对于网络小说读者来说,他们每天都在发生着恐怖的“蔡加尼克效应”,直到他们用了十天半个月终于看完整几百万字的小说。上面的这些例子,只是为了帮助大家可以更好的“举一反三”罢了,多几个例子,相信你看完,可以联想到生活中更多的实际运用,并融入到自己的行动时间之中。在“蔡加尼克效应”的基础上,我们再说一个相关效应“酝酿效应”——这两个效应可以叠加使用。伯特兰·罗素如是说:“我发现,如果我写比较艰深的题目,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地加以构思,尽我所能地用几个小时或几天来构思,最后命令自己不去想它,任它在暗地里自行滋长。几个月后,当我再想到这个题目时,却发现文章的内容已经全部完成了。以前我没发现这个办法,老是因为没有进展而连续忧愁几个月。忧愁并不能解决问题,那几个月的忧愁就等于白费。现在我可以将这几个月用在其它的消遣上了。”我自身在写作的时候,也有意无意的用到酝酿效应,甚至是主动运用。比如,平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都尽量绞尽脑汁的去想,脑子就炸就尽力去把脑子想炸,最后实在想不出什么点子之后,我才让自己停歇。所以,我有很多稿子都是写了一半或者写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我的思考也经常是“中断性质”的——因为我当时实在是想不出下去或者写不下去了。以前我以为这样会导致浪费,但后来我发现这些思考或者曾经没写完的东西并不全被浪费掉了,而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惊喜。比如,我在思考某个新问题的时候,思考到了某个环节,于是乎,以前思考未完成的判断此时就轰隆在脑中爆炸,迅速的接洽了——不妨坦白,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我原先想分享的就只有“蔡加尼克效应”,只是在思考过程中“酝酿效应”在我脑中不自觉的浮现了,于是有了这次的结合。以前的不少文章其实都是这样写的:由于平时思考得多,所以“处处留债”,留着许许多多的“思考未完成”,于是乎,在很多时候,你只要有一个可以写的思考点就可以在电脑上写下去,结果写着写着,以前思考过的那些东西会不时的跳出来,这样的文章写起来就很舒服。我们回到罗素的话语之中,想要达成这个酝酿效应,最关键的是什么?我在话语中重点标示了,几个关键处:写比较艰深的题目…….努力地加以构思…….尽我所能地用几个小时或几天来构思。其一,你思考或者攻克的是难题——至少经得起几个小时的集中思考吧?其二,你确实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且用力的思考——几个小时甚至是连续几天。酝酿效应为什么会发挥作用?其实是人脑的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所以,集中且“用力”思考这种方式,就是把你所要解决的问题深深的打进你的潜意识里。你只有在你所要解决的难题上死去活来,把自己搞得很痛苦的样子——类似于在思考上进行“自虐”,你的潜意识看到你是如此的痛苦不堪,它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就会说,“儿呀,可把你娘心疼的嘞,这事儿啊,你解决不了,让娘来接手吧,你且歇歇吧。”进行“自虐式思考”,就是一种表演,是为了引起潜意识的注意;就是为了让它“心疼”你,帮你把你所困扰的难题接受过去。换句话说,潜意识是我们的接盘侠——但是要让它接盘,我们也得付出一些努力或代价不是?这代价就是,通过用力思考的方式触发潜意识,从而把难题输送到潜意识中去。所以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需要艰难决策的大问题、大课题或者大项目、艰难的题目。那么,面对小问题呢?可别看了尾就忘了头,面对一些日常问题、日常任务,我们说了,可以采用的是“蔡加尼克效应”呀。分享到此结束,不知你能否在本次分享中get到点什么?可以在评论里简单说说你的所思所想。或者给你一个题目:看了本次分享的两个效应,你可以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哪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