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次讲授“英文学术写作”这门课时,我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描述对学术写作的感受。在我收到的回答里,出现最多的是:
学术写作是困难的。(Academic writing is difficult.)
具体的困难之处,来自面对不熟悉的文体:
学术写作真的与我十几年写作文的经历不同,以前最爱写散文,夹杂着写些议论文、记叙文。所以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文章写得很散,导师说读起来“像写作文似的”。(ZF,环境工程专业)
来自对语言不能准确表达思想的担忧:
我认为学术写作像是编写算法,算法中每一条指令都有明确含义,而学术论文中每一句话也应当准确无误地传达作者的观点。然而,有时候我反复思考和推敲,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所想” 和“ 所写” 之间似乎总存在着无形的gap。(Vince, 人工智能专业)
来自在浩瀚文献中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我试着问学生们: 学术写作有没有简单和容易的部分? 教室内鸦雀无声。许久, 有同学小心翼翼地说: 或许结构是相对简单的? 学术写作感觉有一定的规律。
这是很好的直觉。我鼓励同学们继续思考, 试着跳出学术写作的框框, 和其他类型的写作比一比, 甚至和其他的创造性活动比一比。同学们你一言, 我一语, 从中又发现了不少学术写作相对简单和容易的部分。
写小说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虚拟世界, 散文需要美, 这些都需要写作本身的变化, 需要不落俗套。学术写作是科学研究的文字载体, 不需要过多的创新。
已经发表出来的东西就摆在那里了, 总可以依葫芦画瓢。
学术写作可以反复修改, 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不像画画, 比如一张国画, 一旦落笔, 就要接受水墨的随机性。
你看, 仅仅是泡一壶茶的功夫, 我们就跳出了在“困难” 这个框架下思考学术写作, 关注到了它相对“容易” “简单” 的方面。
学术写作不那么强调修辞和文采, 这个“ 易” 的反面就是学术写作对精确性、逻辑性要求极高的“难”; 学术写作有那么多可供学习、借鉴的模本, 这个“ 易” 的反面就是学术写作不容忍抄袭, 对原创性要求极高的“ 难”; 学术写作可以反复修改, 这个“易” 的反面就是我们要接受终稿不完美的“ 难”。可见, 难易相倚、相生、相成。难和易本就是统一的。
关于同学们对学术写作的感受, 我还收到了这样的回答:
学术写作是个漫长的历程, 一篇文章从写作到发表少则数月,长则数年。这种文体似乎又要求我们退居幕后、隐藏自我、追求客观。想象一下数码相机产生以前要在暗室里冲洗照片的胶卷时代, 我们是不是能在小黑屋里待上很久? 孤独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也曾在黑暗中摸索着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英文论文, 但投稿之后一年的经历更新了我的认知: 学术写作并不孤独。我们以往的写作(无论母语还是外语), 得到一个分数和几句评语, 往往意味着一次写作的终结; 而当学术文章写就, 通常会经历一个同行评审的过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很陌生的体验。审稿人通常会对文章的价值和不足给出很具体的评价, 提供详尽的修改建议,对已完成的修改给出反馈。在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中, 我们得以与学术共同体对话, 逐渐熟悉本学科的话语体系。而最终发表出来的文章, 看上去是个体或团队独立的劳动成果, 实则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 也代表了集体智慧所能达到的一种高度。
还想提到一个我印象很深的表述: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 我们一点优势也没有。
用不是母语的一门外语从事学术写作的确不容易。课上的同学们曾用一些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英文写作的看法。
我们或许都曾为自己英文写作中的二语写作者身份感到过困扰。在一次学术会议中, 肯·海兰德( Ken Hyland) 教授的一席话对我有很大启发。他说, 在学术写作中, 没有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区别, 只有专家写作者和新手写作者的差别。后来我常常想到这句话, 它于朴素之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那么, 专家写作者和新手写作者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呢? 当学生能写出基本通顺且合乎语法的句子后, 经过了严格学术写作训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学术写作是可教的吗? 学术写作中哪些技能经过学习可以获得明显的进步, 而哪些功夫的提升非经历岁月不可?
这些问题, 在备课、上课、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时会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慢慢地写成了文字, 于是有了这样一本基于课堂讲义的《学术写作十讲》。
本书第一至六讲为读者、论证、组织、流动、炼句和用词。这六讲的次序安排意在说明: 写学术文章, 整体的读者定位、行文逻辑和组织运思要先于局部的选词炼句和流畅通达; 第七、八讲两讲为征引和数据。征引是学术文章的显著特征, 正确而有效地征引他人文献在学术写作中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 还有数据评述, 这类写作多用于需要亲自采集数据的实证性文章。读者可以把第七、八讲两讲和前面六讲并置起来, 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来学习, 也可以把这两讲融入前六讲大的体系之中, 思考征引与数据在文章整体的论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第九讲介绍了学术写作的工具, 第十讲介绍了写作的心法, 一个是向外所求,一个是向内所求, 一个是真效率, 一个是慢功夫。每讲后面的练习, 取自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 书后附学生作业的示例供读者参考。
这门课已经教了很多年, 越教越有劲头, 我想这功劳在学术写作本身。它让我们有机会接近和成为知识的源头, 并在源头活水的浸润中, 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杜 垚
2022 年岁末
本书作者简介
主题图书
学术写作十讲
杜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78.00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提炼了学术写作的十大核心要素:读者、论证、组织、流动、炼句、用词、征引、数据、工具以及日常。基于作者授课讲义的十讲内容,涵盖了学术写作逻辑、结构、语言等重要技能,也有作者对于学术生涯与日常行为、学术语言与生活语言、学术写作与个人成长的真诚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术写作正是那源源不断的活水,让每一位愿意接近和成为知识源头的人, 都能在源头活水的浸润和滋养中, 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
目录
推荐阅读
书名 | 定价 | 著译者 |
---|---|---|
大学英语写作(第二版) | 36 | 娄瑞娟,訾缨,史宝辉 著 |
大学英语循序渐进写作教程 | 25 | 李凤芝 著 |
俄语写作 | 65 | 赵红 ,杜布阔娃 著 |
俄语应用文写作 | 55 | 周海燕 著 |
俄语专业八级统测指南与模拟训练(上)(阅读、写作、语法、词汇) | 35 | 王铭玉 著 |
法律英语写作教程 | 68 | 张法连 著 |
高级合同写作与翻译 | 58 | 李克兴 著, 无 译 |
高级英文写作教程:论文写作(第二版) | 20 | 冯幼民 著 |
高级英语写作(第二版) | 68 | 郭继荣 著 |
国际社交文书写作:英汉双语版 | 38 | 张庆 著 |
韩国语写作(第二版) | 47 | 林从纲,金龙 著 |
韩国语写作基础与实践 | 29 | 金龙,林从纲 著 |
基础英语写作(第二版) | 36 | 陈法春 著 |
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贸易(中文版)-(国家地理阅读与写作训练丛书) | 20 | Susan Marlow 著, 李晓纬 译 |
日语写作 | 25 | 金勋 著 |
商品供给(中文版)-(国家地理阅读与写作训练丛书) | 20 | Stephen Thomas 著, 李湲 译 |
商务沟通与写作(第6版)(上) | 48 | Rebecca E. Burnett 著 |
商务沟通与写作(第6版)(下) | 38 | Rebecca E. Burnett 著 |
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与翻译(第二版) | 58 | 林静 编著 |
新编大学英语写作教程(第二册) | 28 | 马冬 著 |
新编法语应用文写作 | 39 | 杨明丽,丛莉 著 |
新编韩国语写作 | 39 | 金长善,李炳一,韩菁 著 |
新编日语本科论文写作指导(第二版) | 48 | 刘小珊、聂中华 著 |
新世纪英语写作教程(第二版) | 69 | 常红梅 主编 |
学术论文写作手册(第8版)(英文影印版) | 79 | Anthony C. Winkler, McCuen-Metherell 著 |
学术写作十讲 | 78 | 杜垚 著 |
学术写作与规范 | 68 | 刘红 著 |
燕归集——北京大学创意写作优秀作品选.短篇小说集 | 98 | 金永兵 主编 |
应用韩国语写作 | 33 | 任晓丽 等 著 |
英汉对比与英语写作 | 32 | 何伟 著 |
英语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第三版) | 46 | 李正栓 著 |
英语写作: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 49 | 傅似逸 著 |
英语写作教程:以内容为依托(上册) | 32 | 邹涛,张杨 著 |
英语写作教程:以内容为依托(下册) | 26 | 邹涛,张扬 著 |
英语写作原版影印系列丛书—公司管理写作策略 | 38 | 盖尔,加里森 著 |
在兹集——北京大学创意写作优秀作品选(中篇小说卷) | 108 | 金永兵 主编 |
职场英语写作(第7版)(下) | 28 | Donald H. Cunningham, Elizabeth O. Smith 著 |
最新商务报告写作(第9版)(下) | 48 | Daniel G. Riordan 著 |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大外文学堂
pupwaiwen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这本好书!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