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1913—2005),小说家。1913年10月10日出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不到1岁时,父亲在战争中阵亡,10岁时母亲去世,他随祖母迁往巴黎。曾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933年跟随立体派画家安德烈·洛特(André Lhote)学习绘画。1936年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战争的残酷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1939年5月被德军俘虏,5个月后,他成功越狱,回国参加了抵抗运动。战后,他游历了很多国家,1946年开始在比利牛斯山脉定居,一边种植葡萄一边写作。他一生创作了十多部作品,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5年在巴黎逝世。
他早期的作品有:《作假者》(Le Tricheur,1945)、《钢丝绳》(La Corde raide,1947)、《格列佛》(Gulliver,1952)、《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1954)等。第一部重要作品《风,重建巴洛克屏风的企图》(Le Vent,tentative de restitution d’un retable baroque,1957)由一系列连续的画面组成,故事情节退居其次。小说的主题“风”似乎在故事开始之前即已经开始,在故事结束之后仍未结束。小说中的叙述声音试图重建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人物的历史。他于次年又出版了《草》(L’Herbe,1958)。这两部小说奠定了西蒙的写作风格:独特的句子节奏和有限的叙述视角。这一时期他加入了新小说大本营的午夜出版社,当时该出版社聚集了萨洛特、布托、罗伯-格里耶和班热等一批实验性作家。
20世纪60年代,西蒙相继创作了四部小说,标志着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大历史成为小说的重要主题,通过某个人物不确定的回忆展现出来。《佛兰德公路》(La Route des Flandres,1960)在重复的战争意象中展示了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生存状况的悲剧性。《大酒店》(La Palace,1962)取材于其西班牙内战的经历,这是西蒙第一次尝试将文字与图画进行嫁接。整部小说无头无尾,讲述的不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朦胧飘忽的印象,人物形象模糊,情节亦不明确。《历史》(Histoire,1967)曾获得美第奇文学奖,书名包含着双重意义:大历史与叙述者的个人经历;西班牙内战和佛兰德战役等大历史构成了故事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构成了故事内容。《法萨尔之役》(La Bataille de Pharsale,1969)巧妙地使用了蒙太奇手法。此外《盲人奥利翁》(Orion aveugle,1970)从17世纪画家普桑的同名画作出发,是对绘画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受结构主义和瑟里齐研讨会的影响,西蒙更加追求技法与结构的创新,粘贴法成为其重要的写作手段,这与作家早年的习画经历不无关系。《导体》(Les Corps conducteurs,1971)、《三联画》(Triptyques,1973)和《直观教学课》(Leçon des choses,1975)的文本包含了对各种素材的描写,如斑驳的墙壁、照片、招贴画、电影胶片、课本、病人、口号与文学话语、色情场面等。
20世纪80年代标志着西蒙创作的顶峰:《农事诗》(Les Géorgiques,1981)和《洋槐》(L’Acacia,1989)是这一时期的两部代表作品。《农事诗》讲述母亲先辈的故事,具有多重交织的时间性;《洋槐》则融合了对父亲的回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两部作品像是拼图游戏,叙述者不断怀疑“发生过什么?”个人的回忆、家族的传说、各种感觉和风景描写交织在一起,既有哀歌的感伤又有史诗的壮阔。被作者称为“回忆的肖像”的《植物园》(Le Jardin des Plantes,1997)以新的形式继续讲述自己的一生:作品由长短不一的片断拼接而成,代表着在动荡的世纪中零乱的一生。
在语言上,西蒙善于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充斥着插入语和离题话,语言成为一种真正的“导体”,传递着感觉、气味、光线。其语言风格与普鲁斯特相似,但其作品结构更接近绘画。受早年学画经历的影响,他的文字传达着对颜色、形状、材质的敏感,人物存在于某个瞬间、某种感觉、某种回想。断断续续、并列而置的文字不再遵循语言的线性,多种声音、多重视角的突兀转换造成文本的不确定性。土地、元素、性、衰老、死亡构成其作品的重要主题,战争与大历史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他的小说中多次出现父子或先辈与后代面临的相似处境,在相隔多年的同一地点经历相似的战争,通过历史的循环、战争的反复表达人类处境的荒诞。他试图寻找一种“感觉的逻辑”,认为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对自然的感知扩展到全部感知。在写作中,一种自我显现的方式将风景的本质、人的本质、艺术的本质这三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西蒙的创作逐渐从虚构向现实转变。他认为作家不必杜撰,而是可以到回忆中汲取写作源泉,借助家庭回忆、个人回忆甚至回忆的回忆来复活尘封的过去,产生一种“记忆的效果”。但是其作品的回忆是一种笔调而非某种自传形式,它不是关于一个人的回忆,而是无限广大的时空中的一种回忆。作品的神话背景增添了文本的厚重,人物形象达到一种神话、史诗般的高度,展现了世界整体的瓦解与僵化。如《风》的叙述者倾听他人的回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回忆同样陌生。回忆连接着两种现实:一种是可触摸、可捕捉的现实,带有某种物质性,镶嵌在时间、空间、语言与传统之中;另一种是纯象征的现实,承载着一个故事。作家从可感触的现实出发,构建他的“回忆之境”。
西蒙善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细微真实的美,在作品中交织历史的残酷与自然的安宁。但其作品也因文笔艰深、形式怪异而读者寥寥,加之作家处世低调,一直不为大众熟知。198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的创作得到世界的肯定。
《农事诗》
(Les Géorgiques)
《农事诗》(1981)是克洛德·西蒙的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讲述了母亲家族的一位先辈的生平与作者本人的经历。这位先辈名叫
让-皮埃尔·拉孔布·圣米歇尔,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据史料记载,他年轻时是一名贵族,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成为国民公会议员,后来成长为一名将军,与一位坚定的保皇派女子结婚。将军的弟弟则拥护王权,被依法处决。这个源远流长的家族的秘密逐渐重见天日的过程造就了小说的悲剧性和悬念。与这段家族传奇交织的是作者本人的经历:从一名少年成长为西班牙内战的志愿者,从一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士兵再到年老的作家。
《农事诗》并不是一部重建真实的传记作品。作者围绕两大主题组织素材——战争与土地,宏大的历史成为永恒的重复。战争∕土地这组主题是由人物原型提供的:将军喜爱种植与养马,从军期间一直指挥部下开荒、种地和养马,四季的更替支配着城堡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决定了作品章节的分配,每一章有自己的季节。宏大的历史也是循环的:反复的战争、相同的战场,似乎自然与文明遵守着同样的法则。文中的人物没有名字,只用人称代词“他”来指示,代表祖先的“他”与代表作者的“他”在文中混淆使用。相隔一个半世纪的两代人在同一个战场作战,面对同样的风景,查阅同样的资料:后辈阅读祖先写下的文字。相似的情境和写作造成这种巧妙的融合。叙述者以史料中的只字片语为线索,借助于自己的亲身经历重建先辈的生活:例如叙述者年少时观看的一场演出使他“看到”先辈怎样在贝藏松歌剧院与第一个妻子结识,1939—1940年严寒的冬天使他想象先辈经历的战争,自身的衰老使他深切体会到先辈年迈时的感受。而历史是不为人的意志所决定的:祖先留下的文字表达了他对家族后辈的希望,他的雕像在后世流落,家道衰落及后辈的所作所为,使他的雄心壮志终成幻影。
《农事诗》改变了历史小说按照编年顺序、表现传统价值观念的模式,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看待大历史、阅读大历史。
《洋槐》
(L’Acacia)
《洋槐》(1989)是克洛德·西蒙继《农事诗》关于母亲家族的回忆之后关于父亲的回忆。作品开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为背景,三个戴着黑纱的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在一个烈士陵园寻找一名阵亡士兵的坟墓。小说结尾时,一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归来的年轻人注视着窗外颤动的洋槐枝叶,开始写作。在这两个场景之间讲述的是作者家族的历史和自己开始作家生涯的历程。叙述者的父亲是汝拉山脉一户农家的孩子,在两个姐姐的帮助下进入圣西尔军校,认识了叙述者的母亲,一个出生于上层社会的女孩,当时正在各大豪华场所百无聊赖地消磨青春。他们订婚十年以后,父亲获得上校军衔,才得以冲破两个家庭的阻力,与母亲成婚。父亲在婚后度过了四年的幸福生活,于1914年8月27日在前线阵亡。小说开篇戴着黑纱的三个女人就是叙述者的母亲和两个姑姑。叙述者通过父亲多年间从各处寄给未婚妻的明信片回顾父亲的经历。同时他也讲述了童年时期寻找父亲坟墓、青年时期无所事事、学习绘画、旅游、经历战争的磨练、重回平常生活、开始写作的经历。
《洋槐》像是一个拼图游戏,两次世界大战、1937年的欧洲危机以及作者对父母的回忆在文中交替出现。小说中依次出现的人物都身份不明,只用人称代词或迂回说法来指代,在读者面前渐渐形成一幅图景,交织着作者的个人回忆、家族传说、各种感觉和风景。小说人物无名无姓,但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图像与回声,人物形象具有一种撼人的力量。某些主题反复出现,在文中扩张、变形。结构复杂的长句,表现着各种细微的感觉与细节;相似的地点、时间和事件使宏大的历史变为一种无目的的重复。
西蒙在这部小说中没有通过杜撰,而是借助家庭回忆、个人回忆甚至回忆的回忆来复活尘封的过去。此前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在《洋槐》中再度出现,似乎这些虚构人物都重返各自的“历史”模型。各种细节,如普通的明信片,虽然微不足道却是过去最好的见证。西蒙说,他的创作产生了变化,虚构成分之所以变少,只是出于作品布局的需要,他只想讲好故事与回忆,描绘事物与图像。他的父母是这个世纪的普通人,但是他的父亲社会地位的上升、漫长的婚约、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这些内容在他看来比虚构故事要感人得多。
西蒙称《洋槐》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曾想给小说加一个副标题“情感教育”。小说结尾,叙述者面对一张白纸开始写作,则是西蒙对他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普鲁斯特的致敬。
本文选自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法国卷)》
杨国政 秦海鹰 主编
ISBN 978-7-301-31333-6
定价:168.00元(精装)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
丛书编委会主任:刘意青
刘意青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燕京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学与人文教育、英国18世纪文学、英美19世纪小说、《圣经》文学和加拿大文学。翻译、撰写和主编了多部著作,如《<圣经>的文学阐释》《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第四版)、《<圣经>文学阐释教程》等。
主编简介:
杨国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法国自传文学、法国18世纪文学等。曾参与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卢梭的自传作品》,译著《自传契约》《社会契约论》,主编《传记文学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外国文学研究》(法国文学研究)等。
秦海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法国作家与中国。出版专著Segalen et la Chine(《谢阁兰与中国》),译著《碑》《希腊思想的起源》《艺术之名》《方法:思想观念》等。
相关阅读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美国卷)
刘建华 主编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西班牙卷)
王军 主编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英国卷 )
张世耘主编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西班牙语美洲卷)
王军 主编
北大外文学堂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PUPWAIWEN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这本好书!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