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的颓废症候

文化   文化   2024-12-11 18:15   北京  




伴随着以工业革命为标识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开启,理性的价值越发深入人心。人们普遍相信,理性原则的广泛运用不仅能够带来物质生活上的便利和富足,更重要的是,某种意义上能够让人化身为“神”,揭开外部自然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的双重奥秘。19世纪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似乎也在不断印证着这一设想的合理性。在工业革命开启的西方现代社会的初始阶段,对人类自身掌控力的这种乐观设想,曾是抚慰信仰危机带给人们的精神创痛的一副“强心剂”。然而,伴随工业文明进程的推进,在由理性构建的秩序井然的现代生活的表象之下,一种深深的“不适”暗潮涌动,搅扰人心。物质越来越丰裕,人心却越来越苦闷、茫然;体格越来越健硕,心力却越来越衰微、虚空。当绝大多数人陶醉在科学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和物质的繁荣之中时,一些先锋作家、艺术家却以远超同代人的感受力与洞察力洞悉了机械化、集中化、专门化的现代大机器生产所必然衍生出的诸多负面效应:现代大机器生产的组织模式,使流水线上的个体成了巨大机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格渐趋模糊,人的存在渐趋“物化”;规模化、批量化的工业生产决定了其所生产的产品及其所提供的服务趋于一种制式化的平庸;在貌似丰裕的生活中,人的日常情感经验趋于平淡,个体在短暂而又虚假的满足中被时时袭过的虚空和倦怠吞没。
“颓废”,归根到底不过是“对现实生活之无意义本相的洞悉与确认”的结果。作为一种生命-精神状态,“颓废”的产生其实与一种悲观主义世界观息息相关。这种世界观很大程度上源自19世纪主要由科学技术的勃兴所引发的哲学、宗教、文化领域的巨变。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阐释,实验病理学对生命之病理性症候的揭示,均极大地消解了传统文学中“人”的崇高性意涵。而尼采“反基督”的思想立场和“上帝已死”的断喝则进一步削弱了科学时代宗教信仰给予人们的精神慰藉。人之崇高性意涵的消减,宗教之精神慰藉效用的失落,哲学之先验世界的崩塌,共同引发了时代的精神危机。意义的消弭,价值的倾覆,信仰的失落,使人在上下求索的精神自救中遍尝焦虑、恐惧与绝望。

作为现代哲学家,尼采长期关注现代社会中的“颓废”问题。他认为,生活本身的无意义乃是生活的本质,它决定了现代人从根本上无法逃避颓废的命运。面对此种个体生存困境,他倡导一种英雄主义的超越精神去不断地进行个体生命价值的创造,以此来对抗由对生活本身之无意义本相的痛苦体察而引发的绝望、厌世的颓废感,将颓废视为生活的刺激物,而非要去逃避的疾病,使其迫使我们不仅要去面对存在的现实本身,而且要去创造价值。这意味着对尼采而言,“颓废”不仅是一种病理性的生命症候或精神困境,还标识了一种价值选择或曰价值判断——它同时指涉了传统价值的沦陷与崭新价值的崛起。换言之,“颓废”不再仅仅指涉由无意义的生活本质而导致的悲观主义厌世体验,而更指涉一种拒绝向无意义的生活屈服,创造个人生命价值的英雄主义抗争精神。而要真正实现这种“英雄主义式”的“颓废”的价值选择,尼采认为,就必须完成对传统价值体系——以“客观真理”(上帝)为核心建立的社会伦理规则和传统宗教道德——的颠覆。尼采由此将对传统伦理规则和宗教道德体系的颠覆作为实现“颓废”的价值选择的必经之路。

与尼采针对“颓废”所提出的哲学式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以波德莱尔为先驱和旗手的文学领域的颓废主义作家并不致力于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以其艺术家的敏锐直觉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学式的“应对方式”——“反常”。

“反常”是颓废主义作家之美学趣味的核心特征。在此,“常”指正常、常态、常规……说到底,就是指构筑现代文明的基石,即“理性”本身。因此,颓废主义作家的所谓“反常”其实就是“反理性”的代名词。颓废主义作家以艺术直觉对抗启蒙理性,以感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体会“人”: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基于此,他们认为理性在借助语言对人作出明晰化、合理性的解释和规定的同时,忽视和遮蔽了那些理性尚不能作清晰辨识的人性中神秘莫测的部分;即帮助人认识自身的理性反而很大程度上遮蔽、缩减、异化了人性。因此,颓废主义作家对那些反常、病态、怪诞、诡异、恐怖、神秘的人、事、物的美学兴趣,很大程度上正是以质疑和反叛代表着常规、明晰、规范的理性为逻辑出发点的。

在颓废主义作家以“反理性”为基本逻辑出发点的各式“反常”的先锋实验中,始终高涨的“疾病”书写的热情与兴趣最为引人注目。病态的主人公乃19世纪西方颓废主义最鲜明的标牌。典型的颓废主义作品主人公通常是一个偏离常规的病人,而罹患神经过敏、歇斯底里、疯狂等精神性症状则是其最为常见的身份特质。龚古尔兄弟笔下的热曼妮·拉瑟顿、福楼拜笔下的萨朗波、于斯曼笔下的德泽森特、王尔德笔下的莎乐美、约瑟芬·佩拉丹笔下的克莱尔·拉尼娜等,这些行为怪诞的颓废主义主人公时常被一种神经质的癫狂所占据。在颓废主义作品中涌现出的一系列病态的反常者中,出场频次最高的人物形象当数被于斯曼描述为“不朽的歇斯底里的女神,被诅咒的美丽”的莎乐美。福楼拜、马拉美、于斯曼、王尔德等颓废主义作家都在这位最初来自《圣经》故事中的犹太公主身上获取过创作的灵感,其中,王尔德在其独幕剧《莎乐美》中塑造的莎乐美形象最深入人心。在这部剧中,王尔德通过对从性病态(性欲亢进、歇斯底里)发展到性变态(恋尸癖)的莎乐美形象的唯美主义式的呈现,将爱与残忍、美与死亡、性欲与疾病、甜蜜与恐怖等联系起来,斩断了古典主义审美的逻辑链条,创造了崭新的“颓废”审美。

颓废主义作家以迷恋“疾病”的颓废主人公形象建构了颓废主义最为鲜明独特的标识。他们通过确立“疾病”之于布尔乔亚式“健康”的优越地位,彰显其蔑视、疏离和反叛平庸化的布尔乔亚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的个人主义精英立场;他们在逾越常规的非理性生命状态中探索和创造崭新的美,带来了开启“反思”的“震惊”效应,由此彻底颠覆了古典主义的审美范式;他们将从浪漫派的“忧郁”发展而来的神经质的“怨怒”作为颓废主人公的情感底色,以精神分裂作为其常见的病理学症状,以“反自然”的行为与心理作为其唯美-颓废生活的特征,精确地描绘出以啜饮自由感为唯一生存理想的颓废者形象。在颓废主义作家笔下,不仅“疾病”的丑陋在文学隐喻中得到诗化与美化,而且在传统视角下始终显得阴暗霉浊的“疾病”开始呈现出积极的意义或价值——“病”强化了敏感,“痛”开启了反思,人生因此获得丰富与完善。

与自然主义作家处理“疾病”问题时的病理学意义上的科学分析不同,颓废主义作家主要是以美学的眼光审视“疾病”。他们乐于忠实地描绘疾病之最丑陋污秽的细节,展现出对于丑陋、病态事物的感觉上的迷恋。对颓废主义作家而言,“疾病”的医学名称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疾病所包含的隐喻性的诗学意味:作为一种隐喻,疾病——不管有没有明确的医学命名——本身代表了被传统理性以常规、健康、清晰、标准、节制等名义遮蔽、贬低、污名化了的人性中神秘莫测的那些部分。很多时候颓废主义作家也并不清楚这神秘的“疾病”中有些什么,但对他们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信念:必须摘下理性为人置办的各种看上去“健康”靓丽的面具,拂去理性倾覆在生命之上的诸多话语硬壳,使长久以来因被贬黜而屈居于阴暗角落备受屈辱的生命的“疾病/反常”部分赤裸裸地呈现在自由的阳光下与真切的感觉中。以处理“疾病”问题时的这种美学视角为基本出发点,颓废主义作家以其反常、另类的先锋实验,努力缝合被传统理性切割的人性碎片,光大在平庸与虚空中日益颓靡-颓唐-颓陷的生命之火。


本文选自/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

(第六卷)颓废主义

蒋承勇 杨希 著

现代社会高度技术化、 组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对主体性的压抑与剥蚀。现代消费社会的这一负面效应与西方现代文明对“个人自由”的崇尚存在着的巨大的冲突与悖论,落实到个体的生命体验层面, 即有一种倦怠无力的现代“颓废感”。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本成果有显著的创新性,对理解现代性进程中的“颓废”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蒋承勇,四川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工程”首席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十余种。曾5次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长期从事西方文学思潮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著名专家。
杨希,文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曾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蒋承勇 总主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总主编介绍

蒋承勇,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现代文化视野中的西方文学》《英国小说发展史》《人性探微——蒋承勇教授讲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等十余种。长期从事西方文学思潮与人文传统研究。


推荐阅读

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六卷,共7册)

申丹 王邦维 总主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共八卷)

吴笛 总主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第二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二等奖


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共六卷)

刘建军 总主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

杨慧林 主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意义》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阿拉伯文学史(共四卷)

仲跻昆 著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第二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一等奖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大外文学堂

pupwaiwen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这本好书!


“在看”我吗?

北大外文学堂
Better reading,better living!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外文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