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文研读书”第59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神圣政治与中古转型:《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研读会”。《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一书的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隆国作引言,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寅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彭小瑜、黄春高,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云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田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高波,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包倩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志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吴靖远、李文丹出席并参与讨论。
研读会伊始,李隆国老师对本书的内容和用意进行了澄清,并对其中古史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中国现代的中古史建立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而他采取“以国学之法治西学”,以求实现历史学方法上的“无问东西”。中国中古史中的一个重大讨论,是南北朝的历史出口问题,即中国历史是怎样走出南北朝的?经由这个问题向欧洲迁移,我们就会发现,欧洲不是一个南北问题,而是一个东西的问题:政治的、军事的东罗马帝国和宗教的、文化的西罗马帝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某种意义上说,中古早期的政治正统在欧洲东部,形成的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而西部则形成了一个以罗马城和罗马教会为中心的基督教罗马世界——它走向分裂,皇帝消失,但积极的一面在于它以“分而合之”的方式重新塑造了大一统,超越了政治上的认同而形成了宗教和文化上的认同。公元800年,查理曼称帝之后,东西部的历史重新合流为罗马帝国,进入我们熟悉的中古盛期和晚期。《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增加了对延续一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一阶段的探讨,带来了与传统欧洲史叙述不一样的视角。同时,李隆国老师还提出本书存在的未竟之处:其一,西部独特的基督教罗马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色?其二,若视政治的正统位于东部,是否意味着研究者应当学习希腊语,从而向研究拜占庭的同行学习欧洲政治史?
▴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作者:李隆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接着,彭小瑜老师从民国时期的西洋史研究著作出发,以民国学者对外国史不求甚解与李隆国老师此书之细致相比照,反映着中国学术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世界的态度的变化。他重点讨论了本书第十章,这一章主要探讨了政府对社会秩序所作的贡献。“保护穷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济贫或慈善事业,而是通过建立一个正义与和平的秩序,来抵御天灾人祸。他指出,本章内容强化了政治观念而相对弱化了宗教的作用,主要讨论的是国王和贵族通过何种政治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贯彻教会“爱穷人”的训导与社会理想。其次,彭小瑜老师还关注到书中对“克洛维为什么会成功”的讨论,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过去的教科书中对这段欧洲中世纪早期历史的研究范式,具有充分的史料细节。当下史学界比较关注国王、贵族、教会这三方势力之间的协调,而非将这段历史描述为纯粹的黑暗社会,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发展状况也并不必然落于拜占庭。而最后,是西欧抓住了一个历史机会,还是拜占庭丢失了一个历史机会?这是两条不同的探讨路径。
▴
博纳济贫院创办人Guigone de Salins
和 Nicolas Rolin的雕像
Hospices de Beaune,France
黄春高老师以三个短语概括了李隆国老师的研究。其一,是“聪明人的笨功夫”。借助对多门欧洲语言的把握,基于史料派前家的考据遗风,李隆国老师对史料有着细微的爬梳、考订、辨析。并且,本书所涉的每一个问题,都试图与已有的学术成果产生对话。其二,是“中国人的外国史”。从外国史的角度,本书表现出与国际学术界建立的勾连,既在加洛林政治领域达到了国际顶尖的研究水准,又找到了自己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尽管是研究外国史,但其提问是从中国史上的“同化”问题展开,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视野和思考。其三,是“现代人的古代史”。本书延续了前贤们的学术思想,并未抛弃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关注,这是中国史学界第一部围绕中世纪早期或者罗马帝国晚期政治史的专著,也是第一部关注加洛林政治史的专著。此外,黄春高老师也指出本书中没有讲明的一些地方,例如到底何为“神圣”?是宗教还是血统还是其他?最后,他进一步追问,在所谓“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之前,国家是一种什么存在?在3到9世纪的转变当中,人们如何在政治观念以及政治实践当中建立和表达所谓的神圣的罗马帝国?其基督教化的本质意义和实现过程又是怎样的?
▴
加洛林王朝家族树
12世纪手稿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Ms. lat. fol. 295 80v.
田耕老师重点讨论了本书中与自身学术经验紧密关联的第四章和第七章,涉及国家统治与演进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他指出,法兰克帝国的维系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统治家族,也即韦伯(Max Weber)意义上的家产制关系,通过封国的方式来实现。二是族的问题,标示着法兰克人的统治力量。书的第七章谈到了罗马人,他们既不是法兰克人的同族,但又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法兰克人的统治对象。专著揭示出如果仅仅以这两种族群身份之间的差别来判定统治的性质和稳定性是有问题的,其关系实际要复杂许多。三是国的问题。除了疆域,还涉及用以承认其权威性的帝号。国家的性质是什么?李隆国老师使用了“轻”和“重”的比喻,讨论帝号作为一种历史和观念的遗产。平衡轻重关系的欲求带来了自我权威化的动力,促使查理曼创生了一个一定程度上偏离原本罗马观念的帝号。田耕老师认为,李隆国老师呈现了一个很丰富的政治史的分析,一方面,本书结构性地从法兰克王和西部罗马与拜占庭、教宗以及蛮族诸王等的关系来理解“神圣的罗马帝国”的意义,名号变动的语义考察是表征。另一方面,本书也致力于从疆域和族群,即统治对象的角度来论证,“神圣的罗马帝国”的边界的虚实所在,“族群生成”(ethnogenesis)是表征。当然,本书还包含了一个古代晚期以降名号和治权的谱系考察,这是第三个纵贯的历史维度。三个方面都是政治史分析的典型路径,其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和社会科学对话的可能,对反思“帝国”和“帝制”关系、“帝权”与“王权”关系等国家学说命题尤其有启发。
▴
Painted illustration of the quaternion eagle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painted by Jost de Negker,1510
陈志远老师介绍了中国和日本学界受到“古代晚期”研究范式的启发,在中国中古史领域提出的若干议题:一是北族入主中原和佛教传入前后,文化之断裂与延续的讨论。二是君主名号的多元性:西方的帝号问题背后,存在着教会及其他政治体之间相互博弈和拉锯的过程,指向了皇权性质的问题。但在中国史研究中,帝号主要被视作政治宣传工具,仍是较为扁平单一的理解。三是中华帝国的崩解和东亚秩序的构建。从宗教的角度考察中西古代历史,陈志远老师认为二者较大的差异在于宗教与政治间的关系:在君士坦丁皈依后,罗马帝国有一个与教会长期共存的历史;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从汉末至西晋,其处境都非常边缘,尚未形成成熟的教会组织。南朝和北朝,二者各自运用不同思路(菩萨戒和终末救世),建立起佛教版的神圣化君权解释。虽然中国佛教不存在类似罗马教廷的机构设置,但同样拥有对教团独立性的追求,唐代西明寺这样的国家大寺差可比拟。相较于欧洲中世纪人人信教的社会总体状况,中国存在划分僧俗两界的、非常活跃的居士群体,又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信仰生态。居士佛教与寺院体制的互动,可以成为政—教关系之外,观察中古史的另一线索。
▴
《梵网经菩萨戒本》
鸠摩罗什译
北宋时期刊本
高波老师接着进行发言。“以国学治西学”的定位是李隆国老师一以贯之的。“本国人治本国史”与“本国人治外国史”两者有着不同的难度与评判标准,应当放在学术的整理结构与生成过程中来讨论其意义。尽管中国和欧洲文明具有异质性,但包括罗马史在内的西方古代文明与现代中国的形成存在内在的关联。近代以来,西洋上古史的种种观念,内在地参与了中国史传统的建构。同时,西洋史学研究传统的厚度和丰富度更大,一个历史事件会有数代学者反复进行不同的解释。因此,高波老师认为,罗马史研究有助于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看待罗马乃至西方文明的定见,也应当是中国人文学的必修课。中西古代史之间有诸多可供比照之处,例如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周的衰亡,以及中国近代面临的古典文明的衰亡。同时二者也存在诸多差异,比如从戴克里先改革到查理曼帝国兴起反复出现的“双帝并立”情形,古代中国史学传统总是要赋予王朝与帝王唯一性或正统性,那么如何解释欧洲的这些兄弟皇帝的存在?如果在历史比较中不能平衡地吸纳那些非大一统的观念,可能会导致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生产性。最后,高波老师提出,期待李隆国老师未来能将拜占庭帝国作为一条明线展开研究,以及揭示近代以来罗马史叙述与中国史研究的丰富关联。
▴
四帝共治雕像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短暂休息过后,吴靖远老师继续发言。他指出,李隆国老师选择以传世文献为贯彻专著的主体史料。政治文化的转型问题都无法脱离历史书写的拷贝,而学者应当关注的核心在于使用这些历史书写的拷贝可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通过古代晚期到中世纪的历史书写材料,本书试图探讨史学史上的三个著名的国家衰亡或转型命题。吴靖远老师着重讨论了第二章之中与他本人研究非常切近的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55—120)其人。虽然塔西佗与欧洲中世纪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但李隆国老师仍然将他带入本书的讨论,体现了古罗马历史中的一些永恒命题。塔西佗曾关注的演说术的衰退,及其连带的史学整体的退化,是当时东罗马帝制时期的一个严肃的课题。书中对于塔西佗的论述,不仅为罗马史研究提供参照,也包含着一种情怀,即:一位历史书写者,在面对复杂政治环境时会抱持什么样的心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关照,能够给相关的历史学者带来非常强烈的亲切感。
▴
Marcus Claudius Tacitus, the Emperor
Marble
275—276 CE
Inv. Nos. MR 558 / Ma 1147
Paris, Louvre Museum
包倩怡老师主要从三个史学问题来阐述自己的阅读体会。首先是西罗马帝国的衰亡问题,该问题之重大,使其成为欧洲中世纪研究者都无法逾越的话题。李隆国老师对于这部分历史事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时间跨度之大,王朝更迭之频繁,制度变化之显著,在他的笔下得到了繁简得当、描叙清晰的展现。以往我们读到的西方文献当中,对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往往包含着缅怀的心态,而本书在提到帝权归还东罗马帝国时,则赋予了476年废黜奥古斯都路斯的奥多瓦克(Odoacer,435-493)以某种英雄主义的色彩。这显示出李隆国老师与欧美学术传统所不同的观察。接着,书中以不小的篇幅讨论了西罗马帝国灭亡相关的历史记忆,将这一事件及其影响分析得非常透彻。其次是帝号演变的问题。本书第七章在总结了学界的共识之后,对当时的帝号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展现出名号泛化与简化中东西共主的色彩。最后是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名称的使用。包倩怡老师认为,教宗大格里高利(Gregory the Great, 590-604在任)并没有十分认可“神圣的罗马帝国”这一名号,因而其在位期间也没有频繁地使用,现存文本中的也主要是其针对军事状况而写。
▴
Coin of Odoacer
477,British Museum
李云飞老师指出,本书应当称为“四史合一”,既是西方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著作,也包含着很多西方史学史和学术研究发展史的内容。欧洲3到9世纪历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并非没有原因,这个阶段被学术界视为中西方两种不同政治传统的分叉,甚至是第一次大分流。李云飞老师总结了本书的两个成就。一方面,是注重考察多种类型文献的细微之处,特别是对不同抄本流传演变和差异深入揣摩,力求创新,做到了马克垚先生所倡导的“不被西方学者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在史料和史实基础之上,对复杂的政治事件尝试总结规律、概括模式、把握线索,便于读者理解,展现了跳出史实细节的理论化努力。此外,本书语言表达独特,简洁有力,值得倡导。具体而论,西部帝国的田制、兵役制度、赋税制度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深耕。罗马帝国曾经有庞大的常备军,16世纪以来欧洲也积极重建常备军,但加洛林帝国在强盛时期也未能建立常备军,这一制度缺席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帝国创建和维系有着深远影响。在神圣政治形成的过程中,加洛林君主将自己的宫廷神圣化,这是否体现了加洛林君主试图将神圣话语从教宗转移到自己一边?
▴
Equestrian statue of Bartolomeo Colleoni
created by Andrea del Verrocchio
Venice, Italy
李文丹老师认为,本书最大的创造性之一是将神圣罗马帝国的概念贯穿欧洲早期政治的始终。对于“神圣罗马帝国”这个称呼,长期以来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都存在一种刻板印象,就是将其与巴巴罗萨(Barbarossa,约1122-1190)联系在一起。然而,人们往往只被“神圣”之“名”吸引,而没有考虑它的“实”。本书在第九章就讨论了如何认定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问题,实际上与研究者自身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诉求相关。李文丹老师总结了当下神圣罗马帝国研究的三个取向,一是弱化民族的视角,取而代之的是欧洲甚至是加洛林的视角;二是结构主义史学的复兴;三是从过去对中央集权与君主集中制的兴趣,转化为对合作、协商、共识的研究,公共仪式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
研读会现场
如何理解加洛林时代的神圣化?一方面,李隆国老师通过区分历史阶段,展现了皇帝与教宗的相互扶持与帝国神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运用了年鉴学派的长时段观察方式,展现了神圣帝国的转型。最后,尽管加洛林帝国衰落,但神圣的罗马帝国得到了真正的形塑,许多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东西实际上保留了下来。本次研读会至此圆满结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李隆国 著
ISBN 978-7-301-34884-0
定价:138.00元
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中古史和外国史学史。2009年出版《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并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