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观点:即将进入数据真空期

文摘   财经   2024-12-29 22:38   广东  

上周末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制造业盈利相对上个月总体小幅反弹。轻工业盈利表现最好,上次轻工业11月盈利这么高还是2016年。资源类行业和重工业也有修复。不过细分的话,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表现相对不佳。比对最近几个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消费品价格变化在11月的表现,可能是今年的大规模促销工作逐渐走向尾声,消费者方向有变。下半年消费整体来说盈利有明显改善,政策指挥棒影响特别大,明年的振兴消费措施预计也会对相关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2023年经济普查,GDP上调主要源自算法调整,预计对今年各项增长率不会有影响。我曾经解释过,每年GDP实际上很多行业都是先估算一个增长率,再根据增长率反推GDP数值大小大概应该是多少,所以可以看到统计局很多数据都只有增长率,没有绝对金额;总数有金额而细分项没有金额。每5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才会真正去算GDP金额是多少。


股票

随着2025年临近,又即将到达数据真空期,即1月数据发布完后,直到3月为止,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有指导意义的数据。通常而言,1月股市大盘行情都不会太好,除非上一年是牛市或者上一年末发生重大预期逆转,但大部分时候也不会大跌;2月股市大盘行情大概率走牛,因为几乎每年年初的市场预期都很好。

今年4季度的情况预计基本不太可能出现超预期(不管哪个方向)。政策力度足够大,4季度经济应该能完成目标,主要数据大概都会在预期内。因此实际上现在已经进入数据真空期。预计1月可能出现一些波动,但整体不会太好或太差,除非海外突发风险事件。部分行业可能有波段性机会。

从“日历效益”看,2月应该会涨,历史上全A指数只有2016年和2018年的2月跌过。春节刚好在1月底,或可以考虑等节前或节后建仓。

债券

随着政策预期逐步收敛,债券收益的预期有望趋稳。目前货币政策主基调依然宽松,短期内预计不会有重大调整,不过需警惕海外突发黑天鹅的风险溢出,如通胀突变、政策突变等

当前利率已经非常低,利率继续下降的预期存在,长期债券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从海外长债市场以往的长期经验看,债券市场的长期品种可能缺乏长期持有的价值,突然下跌的风险不小。

如果海外需求突然下滑,最终传导到国内,恶化国内需求。预计到时候会有更为宽松强力的政策。目前国内政策储备较为充足。


海外

40年美联储的操作都较有前瞻性,往往在经济下行前就开始降息。由于此时基本面尚未开始恶化,同时货币流动性开始宽松,因此过去40年中美联储开始降息后半年资本市场一般都会上涨。但常常在开始降息半年后,随着基本面逐渐显示出疲态,美股开始下跌。

由于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目前有不少海外资金转向中国资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内服务业企业占比很高,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预期都比A股美股更为稳健。

当前可以考虑抄底港股稳健性较高的资产不过短期内全球投资者预期或不稳定,港股波动可能会较大。

自家笔记本
个人平台,平时想法研究记记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发消息私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