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问题不需要用高估经济增长解释

文摘   2024-12-04 09:24   广东  
有大佬说经济增长率一年高估3个点,3年经济增长率高估了10个点。这个调整能解决他模型中不匹配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个调整会带来更多数据匹配不上的问题。而当前经济困难也并不需要用增长率高估来解释。实际上很可能困难的根源就是经济“高增长”。

首先,虽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计算有错误的人很多,但是这些人通常并不认为中国的名义GDP计算存在明显错误。代表学者如伍晓鹰。如果接受这个观点,那么调整GDP增长率的时候,一般不调整名义GDP。
这样调整会带来一个问题。这两年中国GDP增长率比名义GDP增长率(就是直接用GDP数值算出来的那个)要高不少,即我们常说的“通货紧缩”。如果真把GDP增长率每年下调3个点,名义GDP增长率将超过GDP增长率,过去两年会变成通货膨胀。这显然与经济感受不同,尤其是考虑到现在经济压力就是通过通货紧缩感受到的。
我前几天就提到过,经济学大佬萨缪尔森在2004年就预言随着中国生产能力扩大,会出现实际GDP增长,实际收入下降的情况。实际收入下降本来就是由产量增长(实际GDP反映产量不反映价格)带来的:生产越多、产品越便宜、生产者越亏。如果把GDP增长率下调,反而没有这样的效果。
当前经济问题并不需要用经济增长被高估解释。压力本身就是当前经济结构下,经济高增长的产物。

至于疫情前后,经济增长和就业数据的对应关系不一样,这是也是正常的,因为疫情前后的资本投入不一样。
由于没有服务业(除金融、地产、基建)单独的资本支出数据,我这里用贷款的数据替代。贷款增长一般都是源自资本投资需求。


可以看到疫情之前,制造业和服务业(除金融、地产、基建)的贷款有一段非常低迷、增长非常慢的时期。由于资本投入没怎么增加,这个阶段经济产出的变化,跟劳动力变化的相关性会更大。
疫情后制造业和服务业(除金融、地产、基建)贷款大幅增长,资本投入上升,大量资金用来采购机器设备,这个时候经济增长对应的劳动力会减少。所以前后经济增长对应劳动力增长出现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疫情后出现了国际上著名的jobless growth。

自家笔记本
个人平台,平时想法研究记记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发消息私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