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披露的中国11月制造业PMI为50.3,延续了10月的升势,继续向上。制造业新订单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大幅上升。考虑到11月全球主要国家的PMI初值普遍偏弱,中国制造业PMI当前回升,国内需求或有明显修复。这说明一方面政策的影响可能还在,另一方面相关政策很可能已经激起了居民和企业的信心。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来看,10月工业企业利润相对9月也开始出现反弹。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已回到上半年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他行业相对上半年的盈利水平依然稍低。PMI与企业利润相关性较高,从11月制造业PMI看,11月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上升。
不过最近几天海外陆续有坏消息披露,国际需求的前景不太明朗。未来外贸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首先,全球主要国家的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普遍表现不佳,接下来很快披露终值,预计最终结果也不会太理想。
就在几天前,韩国央行意外下调利率。韩国因为其外向型经济受全球需求影响非常大,被称为国际经济的“金丝雀”。这次韩国率先降息,可以视为一个领先的信号。降息可能是明年各个国家的主要经济议题。
而印度的3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下滑至5.4%,大幅不及预期,也加大了投资者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担忧。
另外,明年美国新任总统上任,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上有更多的行动。预计会对中国外贸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
目前许多投资者都在关注12月中国相关经济会议可能推出什么样的政策。特别是明年赤字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考虑到很多外需不确定性要等明年才能明确,国内的相关决策时间可能会押后,有不少预测认为今年12月的经济政策有可能再次低于预期。
股票
从当前发布的数据看,在政策支持和乐观情绪拉动下,今年4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投资者目前对12月即将发布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明年的财政赤字增加,总体上乐观。短期内股市或有积极表现。
但是中长期风险特别是外需风险也在眼前。在风险正式显现前,政策方面保持克制的可能性也很大。当前投资者对财政政策可能过度乐观。
短期内价值板块可能会受制于国内外近期略微收紧的流动性环境,不过偏紧的环境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成长板块的国内投资者仍较为活跃,建议关注小盘股及受益于财政政策的设备类及消费相关板块。
债券
随着政策预期逐步收敛,债券收益的预期有望趋稳。目前货币政策主基调依然宽松,年内预计不会有重大调整,不过需警惕海外突发黑天鹅的风险溢出,如通胀突变、政策突变等。
如果海外需求突然下滑,最终传导到国内,恶化国内需求。预计到时候会有更为宽松强力的政策。目前国内政策储备较为充足。
海外
近40年美联储的操作都较有前瞻性,往往在经济下行前就开始降息。由于此时基本面尚未开始恶化,同时货币流动性开始宽松,因此过去40年中美联储开始降息后半年资本市场一般都会上涨。但常常在开始降息半年后,随着基本面逐渐显示出疲态,美股开始下跌。
由于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目前有不少海外资金转向中国资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内服务业企业占比很高,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预期都比A股美股更为稳健。
当前可以考虑抄底港股稳健性较高的资产。不过短期内全球投资者预期或不稳定,港股波动可能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