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观点:临近春节 建议做好配置安排

文摘   财经   2025-01-19 20:48   广东  

中国4季度GDP增长率达到5.4%,全年5.0%,大超预期。原本预期2024年4季度增长5.0%左右、全年增长4.9%左右。从数据上看,主要是出口和基建大超预期。

出口超预期主要是提前出口。因此大部分人不会对2025年的出口抱太大的期待。不过2025年出口最终还是有可能超预期。美国的消费品需求在2020-2021年的刺激政策支持下,一度超出正常水平很多,同期服务消费受到压制;随着美联储加息到高位,2023-2024年美国服务消费需求基本没受影响,但是消费品需求下降很快。到2025年美国消费品需求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回复正常水平,小幅上升,成为中国出口的拉动因素。

基建超预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今年2-3季度受资金限制,基建投资下降。随着资金限制的解除,部分2-3季度未能实现的投资最终在4季度完成,对基建形成较大拉动。其实可以理解成把2-3季度的GDP挪到4季度。除非出现重大事件,这种基建投资强度预计很难在2025年再次出现。

综合来看,2025年初经济形势上大概不能用乐观形容。不过如果真出现明显下滑事件,还是会有强力政策对冲。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核心CPI2024年下半年以来增速下降,在投资者预期之外。但是市场并没有显著转向宽松,只是回到1周前的水平。FedWatch预期2025年降息一次,只是时间提前。海外整体流动性环境依然偏紧。


股票

1周之后,国内投资者可能将有约1周多不能交易。这1周内可能会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包括不限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重大调整等。担心短期波动的投资者注意早做安排。

统计上来说,2月股市大盘行情大概率走牛,因为几乎每年年初的市场预期都很好。历史上全A指数只有2016年和2018年的2月跌过。一般而言2月成长股表现更好。

如果出现较大调整,赚取短线收益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建仓。担忧春节期间波动风险的投资者可以等节后再操作。

债券

目前货币政策主基调依然宽松,短期内预计不会有重大调整,不过需警惕海外突发黑天鹅的风险溢出,如通胀突变、政策突变等

当前利率已经非常低,利率继续下降的预期存在,长期债券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从海外长债市场以往的长期经验看,债券市场的长期品种可能缺乏长期持有的价值,突然下跌的风险不小。

如果海外需求突然下滑,最终传导到国内,恶化国内需求。预计到时候会有更为宽松强力的政策。目前国内政策储备较为充足。


海外

1周之后,国内投资者可能将有约1周多不能交易。这1周内可能会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包括不限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重大调整等。担心短期波动的投资者注意早做安排。

美国财政扩张再次加速,服务业PMI和利率屡创新高。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再次出现资金流入美国,美国资本市场回报上升的情况。甚至不排除美联储上调利率。对于持有美国资产的投资者,或可以适当保持仓位。

由于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有不少海外资金转向中国资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内服务业企业占比很高,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预期都比A股美股更为稳健。当前可以考虑抄底港股资产不过短期内全球投资者预期或不稳定,港股波动可能会较大。

自家笔记本
个人平台,平时想法研究记记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发消息私聊。
 最新文章